章丘鄉村振興:抓住城鄉融合的“比較優勢”

“蔥生江南稱為蔥,生於章丘則為樹”,談起章丘,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大蔥。
沒有最高,隻有更高。在2023年舉行的章丘大蔥文化旅游節上,王金村蔥農宋光寶種出2.586米的“蔥王”,打破了2020年2.532米章丘大蔥“最長的蔥”吉尼斯世界紀錄,摘得“大蔥種植狀元”。
這是一根廣泛深入國內各大城市餐桌的大蔥。
章丘大蔥行銷全國各地。從北京的烤鴨店到湖南長沙、新疆烏魯木齊以及東北各大城市大飯店的配菜,都能見到章丘大蔥的身影。2023中國·章丘大蔥文化旅游節盒馬村揭牌,大蔥良種育繁推企業、深加工企業、銷售企業紛紛到場展示章丘大蔥產業的新發展……種植、銷售、三產融合等方面不斷突破,章丘大蔥正通過全產業鏈條讓蔥香飄更遠。
這是一根正在漂洋過海走向世界的大蔥。
習瀚生態農業科技(山東)有限公司生產的章丘大蔥,以超敏蛋白復合酶生物技術達到種植歷史上的突破,實現增加產量、提高品質。2022年已經實現對俄羅斯的出口,2023年推進和韓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出口合作。章丘大蔥實現出口創匯、走向世界的夢想。
章丘大蔥,一頭連著鄉村,一頭連著城市,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而以城帶鄉,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章丘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選擇。自2019年底,章丘區被確定為“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數年來,章丘區推進城鄉融合取得顯著成績。2023年11月28日上午,濟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章丘區在2021年、2022年濟南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連續兩年列第1位,先后獲評全省“鄉村振興示范縣”“堅決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先進縣”。2023年9月,獲農業農村部批准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
三澗溪村(資料片)
從公開數據看,章丘2023年三次產業構成比8.6:48.5:42.9,農業佔比貌似不高,但山東省三次產業結構為7.1︰39.1︰53.8,章丘比全省佔比高1.5個百分點。山東是農業大省,2023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到1.25萬億元、增長5.1%。章丘更是山東的農業強區,農業是章丘的財富、章丘的優勢、章丘的品牌。章丘總面積1719平方公裡,南部是山區、中部是平原、北部是灘區,耕地面積93萬多畝,2023年全年糧食總產量64.3萬噸,章丘大蔥、龍山小米、高官寨甜瓜等“八大名品”享譽全國……
章丘農業之強,既有老天爺幫忙,也有人努力。以大蔥為例,章丘種植戶宋光寶說:章丘大蔥之所以個頭高大,不僅源於經過章丘多代人提純復壯獲得的“大梧桐”的品種特性,還和章丘的氣候、灌溉水源和獨到栽培方式密切相關。在地理位置上,章丘地處泰沂山脈北麓與黃河之間,南部屬魯西隆起區,北部為濟陽凹陷區,位於泰沂山地及山前沖積扇與華北沖積平原交界地帶,泉水眾多,主要灌溉水源為發源於百脈泉群的繡江河,水質清純,富含鍶、偏硅酸等微量元素。此外,章丘具有58萬畝富硒土壤的天然優勢。在氣候上,章丘夏熱冬冷,春秋氣溫適中,其中夏季多雨濕潤,冬春氣候干旱,格外符合大蔥生長發育周期的節律性需要。同時,深開溝、高培土的傳統栽培模式也是保証大蔥長高的訣竅。
章丘農業之強,更是因為緊緊抓住章丘臨近城區的優勢,做好城鄉融合文章。農業是鄉村主業,城鄉融合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事關農業產品的銷路,而沒有銷路,就沒有出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在其著作《大國大城》中說: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高度集中在少數都市圈是共同現象。縣域經濟如何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縣城經濟隻有通過交通、網絡和大城市建立聯系,使縣城成為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一部分,才會有未來。
山東省的縣域經濟發展印証了這樣的道理。高青的紐瀾地牛肉,通過建設“盒馬市”,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曹縣以電商等網絡經濟和許多城市建立起密切的聯系,“漢服”佔據國內市場四成份額,木材加工遠銷歐洲非洲南美洲﹔壽光以“北菜南運”和“南菜北運”,在許多大城市蔬菜市場佔據重要份額。菏澤種牡丹,榨牡丹油,開發牡丹化妝品,賣牡丹畫,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巨野縣的牡丹畫畫師1.1萬人,一幅作品從千元到幾萬元不等,菏澤牡丹產品遠銷美國、法國、德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百脈泉公園(資料片)
而章丘和城市的聯系是天然的。濟南市章丘區有關國土規劃指出:“章丘區位於山東省中部,西鄰濟南市歷城區,東連淄博市,南交泰安市、濟南市萊蕪區,東北與鄒平縣接壤,西北隔黃河與濟陽縣相望。”章丘除了北面是黃河,其西面是濟南中心城區,南面是今天被稱作“省會城市副中心”“黃河流域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濟南市萊蕪區,東面是濟南都市圈第二經濟強市淄博,可謂“三城交匯之地”。這是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章丘在農業上大有作為。
“三城交匯之地”,是章丘的“比較優勢”,也是章丘農業發展的“市場基本盤”。濟南章丘區抓住這個“比較優勢”,順勢作為,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綱,不但做強種植業,而且統籌城鄉全面發展。
章丘按照“南部五鎮呈現山水風情、打造農文旅融合片區,北部六鎮凸顯田園風光、打造三產融合片區,中部七鎮彰顯優勢資源要素、打造城鄉融合片區”的總體思路,堅持一張藍圖、一套體系,突出示范樣板引領,統籌推動文明城區、美麗街鎮、宜居村居三級聯創,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后建設“東城畫廊”“杏花河韻”等示范片區10個以及“花樣垛庄”“齊魯古道”等精品線路6條,成功打造三澗溪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2024年,章丘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由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跨越。深化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抓好三澗溪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綜合體、山東戰略新興產業城等4個省級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棗園、官庄、普集3個小城鎮創新提升行動重點項目。
在淄博燒烤火的時候,章丘人“坐著高鐵去淄博吃燒烤”一度成為章丘人出行游玩的不二之選,坐著高鐵隻需最短22分鐘便可到達淄博,但淄博燒烤“三件套”中的小蔥可是用的章丘大蔥的蔥絲。
“淄博燒烤”這股熱火不僅帶動了兩地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兩地深度協同合作發展的熱潮。2023年4月8日,“章周同城,文旅先行”旅游推介大會在周村古商城順利舉辦。活動現場,章丘區和周村區分別對兩地的文旅資源進行推介並播放文旅宣傳片;野生動物世界、朱家峪景區、文昌湖多米漁樂島、周村古商城四家景區分別進行了現場推介,活動現場還發布了“章周同城”精品旅游線路。
作為“三城交匯之地”的章丘,北向“經濟流”的短板也在完善。今年3月8日,山東省政府網站公布《濟南都市圈發展規劃(2024-2030年)》。根據《規劃》,濟南都市圈推進重點毗鄰區域協同發展。強化毗鄰縣(市、區)合作,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的發展新模式。支持濟南市章丘區—鄒平市—淄博市周村區等探索跨市域毗鄰縣(市、區)一體化發展路徑。
濟南都市圈規劃提出了“三個發展軸”規劃,有利於章丘進一步強化省內“市場基本盤”。濟南都市圈推進濟淄、濟泰、沿黃軸線展開,章丘向淄博、向泰安、向黃河沿線拓展城鄉融合步伐加快。北向跨越黃河的路也來了,2024年3月11日,總投資35億的G308文石線黃河公鐵兩用大橋及連接線工程開始開展環評等前期工作。
章丘城鄉融合需要更深視野,需要繼續拓展“基本盤”之外的市場。2024年章丘區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作為全省對外開放強縣,章丘努力拓展市場空間,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姿態、狀態,積極融入國家對外開放大局,強化區域協調發展意識,不斷擴大“朋友圈”。
鄉村振興是一項綜合課題,面臨的振興難題,一點也不比城市少。隻有以全面發展的舉措,才能打造好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比如,要有一個堅強的黨支部,有激發內生動力的產業、有人才和科技支撐、有符合當地實際的規劃、有好的生態環境等都很重要。其中,找准“比較優勢”十分關鍵。章丘鄉村振興路徑,發揮臨近城區的比較優勢,加強和國內大中小城市的經濟聯系,走出了一條廣闊的發展路徑,章丘大蔥、明水古城、泉城百花園田園綜合體項目、舜耕九州農業觀光項目……這都是城鄉融合重要的見証者。(周學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