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市福山區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協同發展新格局

“以前給燃油車研發一套轉向系統,大約需要18個月。現在,新能源汽車給我們的研發期限隻有9個月。”近日,在博世華域轉向系統(煙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生產主管郭吉月指著剛剛下線的轉向系統感慨。今年4月新上市的理想新車型,全部採用該款轉向系統。公司去年6月接到訂單,今年3月份便完成了產品的研發。
時間縮短一半,對研發和生產提出了挑戰。博世華域成立了包含上海、武漢、煙台等工廠在內的綜合研發團隊,其中煙台工廠負責上轉向系統和中間軸的研發。郭吉月每天早上到公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生產團隊在車間開會,解決技術難題。
“為了解決轉向噪聲問題,相關人員連續半個月加班加點。”郭吉月告訴記者,為了把各運動副之間的聲音降下來,研發團隊想出了增加預緊結構、調整壓緊間隙、添加潤滑油等一系列手段,甚至還專門編寫程序增加軟止點,終於將聲響降到55分貝,相當於一台電腦的分貝數。
博世華域轉向系統(煙台)有限公司由上汽和德國博世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建設。自建廠至今,博世華域不斷增資擴產延鏈,產值增長30倍,累計實現250億元。公司加大科技攻堅,積極推動傳統液壓轉向系統向新興電動轉向系統的轉型升級,目前已為十幾家新能源汽車提供轉向系統。
博世華域是煙台市福山區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雙輪驅動發展新格局的真實寫照。
汽車產業是煙台的傳統優勢產業,是煙台市重點打造的16條產業鏈之一。全市擁有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420余家,其中福山區汽車零部件工業企業207家,涵蓋轉向系統、電子線束等10大門類220余種產品,被評為“國家火炬計劃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煙台將全市汽車產業鏈領建園區放在福山區,汽車產業鏈鏈長制辦公室設在高新區福山園。
一方面,福山區積極引導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發展,目前,園區內博世華域、上汽變速器、坤泰等數十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已迅速完成產業升級轉型﹔另一方面,克服土地供需矛盾,高標准規劃8.6平方公裡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圍繞“大三電”核心部件等領域,高標准打造新能源汽車綜合示范園區。
去年11月,濰柴(煙台)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項目順利開工,為煙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補上了重要一環。福山區充分發揮項目的領航作用,招引落地項目11個,總投資770余億元,儲備了智能駕駛、正負極材料以及“小三電”等領域項目20多個,初步實現了“引進一個龍頭、拉起一個產業”的目標。
當下,總投資560億元建設的濰柴(煙台)新能源動力產業園,正快速推進,預計一期項目將於年底建成投產﹔創明圓柱鋰電池項目,一期建設已初具雛形,1至5號車間同步推進,明年上半年完工投產﹔國家智能商用車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及汽車研發試驗檢測認証基地項目,正在緊張有序施工……
為推動園區建設,福山區將濰柴(煙台)新能源動力產業園項目納入挂圖作戰體系。福山區委組織部從全區相關業務部門抽調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負責人階段性進駐專班集中辦公,統籌推進各環節審批和各要素保障等工作。“濰柴項目建設初期,項目進行到哪裡,臨時指揮部就搬到哪裡。”指揮部成員張洪瑤說。
傳統車企加速轉型,新能源汽車項目快速推進,汽車產業“雙輪驅動”良好發展格局正加快成型成勢。(董卿 從春龍 潘丹丹 楊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