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山東16市試點“住院免押金”背后:考慮逃費風控,多在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開展

2024年07月11日09:50 | 來源:海報新聞
小字號

市級醫療機構採用信用就醫方式、縣級醫療機構以直接取消住院押金為主,患者住院不再需要先行交費,減輕其墊資壓力和費用負擔……近日,濱州探索出的“承諾+誠信體系”兩種“住院免押金”路徑引發多家媒體關注。

事實上,自2012年6月開始,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山東省衛健委”)便在全省縣級及縣以下醫療機構推廣“先診療后付費”。海報新聞記者梳理山東省試點“住院免押金”相關內容發現,包括濱州在內,山東16地市均已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住院免押金”,但仍主要在縣級及以下醫療機構實施,“逃費”問題仍是該模式全面推進的最大障礙。

山東16地市均已推廣“先診療后付費”模式

記者梳理發現,自山東省衛健委推廣“先診療后付費”后,山東16地市陸續推行該模式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據媒體報道顯示,自2010年12月起,濟寧市兗州區中醫院在全國首創了“先診療后付費”模式。醫院不再要求有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的患者及危重病人等交醫療押金,隻需出院時繳納自付部分費用即可,確實困難、一時難以交醫療費用的居民,還可以和醫院簽訂還款協議,在1∼2年內還清即可。

在菏澤,自2012年7月1日起,即山東省衛健委推行該模式后,菏澤在縣及縣以下醫療機構全面推行“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患者入院不用交押金,隻需留下醫保或新農合証件,與醫院簽訂協議,出院時結算自付部分即可。

2014年7月,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發布公告,表示已實行了“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2015年,泰安市東平縣斑鳩店鎮衛生院推出“先診療后付費”惠民舉措﹔2021年11月1日開始,臨沂市費縣探沂鎮中心衛生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模式﹔此外,濟南、棗庄、煙台、德州、青島等16地市均在該模式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此前“先交費、后看病”的舊服務模式。

各地市推廣方式“五花八門”

記者注意到,盡管16地市都在按照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制定的政策對於“免押金住院”進行實踐,但由於每個地市情況不同、縣級及縣級以下的醫療機構眾多,所以形式上也不盡相同。

多數鄉鎮衛生院實施該模式時面向的對象為參保人員。比如,臨沂市費縣探沂鎮中心衛生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模式,患者住院時隻需要提供新農合証、身份証復印件,簽訂“先診療后付費”協議書,就可以住院。

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如煙台市芝罘區鳳凰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的“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則是面向參保職工(在職和退休職工)、城鎮居民患者,隻要及時繳納醫療保險費用,住院期間便無須交押金。

而在棗庄市嶧城區,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患者及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來醫院住院治療時,符合醫院“先住院后付費”政策的,在與醫院簽訂《住院治療費用結算協議書》之后,無需繳納住院押金。

記者在梳理時發現,近年來山東多地對“先診療后付費”進行了創新,諸如濱州、淄博、德州、青島等城市,均推行實施了用“信用額度”替代住院押金的模式。此舉不僅為資金緊張的住院患者提供了一些緩沖空間,也擴大了服務模式的覆蓋面。

比如,2023年青島市即墨區中醫醫院推出了“信用醫療”服務,與商業銀行合作,出台“信用就醫”產品。群眾通過適用的渠道申請開通信用就醫服務,在線申領信用額度,用於門診自費部分墊付。群眾確認服務協議條款后,系統自動審批,實時輸出審批結果,審批通過即可享受信用支付的線上小額信用消費貸款服務。

今年4月8日,淄博市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淄博醫保“信用支付”新聞發布會公開回應,凡是在淄博參加了基本醫保的市民,銀行可以根據參保情況,授予一定信用額度,用於就醫結算,從而實現“看病繳費免排隊、住院辦理免押金、出院回家免結算”。

“無押金住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梳理至此,山東16地市均已“涉及”這一早就提出的“住院免押金”,甚至創新性地推出了用“信用額度”來抵押金的模式。

從“先付費再看病”到“先診療后付費”,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流程的變化,其實是一種模式創新、管理創新,體現了醫療服務的進步和對患者便利性的考慮,有助於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行“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的醫療機構多為縣以下或者鎮衛生院,大型醫療機構少有涉及。山東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先診療后付費”全面推開具有一定難度,一是墊資的壓力比較大,二是大醫院還是擔心有逃費現象。

大型醫院的患者通常來自全省乃至全國各地,在推行“住院免押金”模式的過程中,存在著少數住院患者出院時“逃費”的情況。各地市的醫療機構也採取了提供身份証復印件、簽訂“先診療后付費”協議書、與銀行合作等各種方式加強保障,盡可能降低風險。以臨沂費縣舉例,費縣採取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與衛生管理部門之間聯網,為農民免費辦理二維碼電子新農合証,並採集照片建立臉譜識別系統,實現新農合報銷、健康檔案、就醫信息“一卡通”。

有專家指出,要實現患者、醫院以及社保機構的多贏,關鍵在於健全社保政策,實現醫保全覆蓋,不僅要提高醫保報銷比例,而且社保機構要及時向醫院兌付資金。此外,一些專家學者還指出,社保機構還應該承擔核准醫院費用是否合理的責任,對於明顯不合理的大處方,應該拒絕支付並且不得轉嫁給個人承擔。

有衛生行政部門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受社會征信體系、醫保報銷水平等條件限制,“先診療后付費”這種模式短期內還無法全面推行。不過,衛生部門正在積極總結試點經驗,希望更多的患者能早日得到這種實惠。(金立紅)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