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創新實施“租賃土地項目建設手續一類事”改革

“整個項目周期至少縮短了半年,為我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7月3日,在淄博市淄川區建陶產業園,山東九為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九為”)總經理劉立民指著眼前已見雛形的新廠區說,項目的快速推進得益於淄博市“租賃土地項目建設手續一類事”改革。
劉立民提到的項目是山東九為於2022年9月完成立項的鋁合金新材料生產研發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5.3億元,總佔地面積約187畝,其中一期項目佔地約111畝,主要建設兩個生產車間、綜合樓及配合設施。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我們迫切需要擴大產能。”劉立民介紹,但因為項目用地為租賃土地,相關部門無法以“山東九為”的名義辦理各項施工手續。
山東九為碰到的問題並非個例。按照以往的常規做法,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手續必須在土地使用權人名下進行,這意味著承租方無法使用租賃土地來辦理相關工程審批。
遵循慣例的話,山東九為需要先辦理過戶手續,完成一定投資額后,再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將影響項目進度。在劉立民一籌莫展之時,淄川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川速辦”項目服務團隊在開展常態化項目輔導過程中,了解到企業面臨的難題。
“了解情況后,我們第一時間協調發改、自然資源、住建等相關部門進行項目會診,研究分析《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條文以及相關政策文件,在咨詢上級部門和法律專家意見基礎上,出台《淄川區租賃土地工程建設項目建設手續辦理實施辦法(試行)》。”淄川區行政審批服務局企業服務專員王靖博介紹,實施辦法的出台不僅化解了土地閑置和拿地難的矛盾,還為投資人與土地使用權人不一致的復雜情況提供了解決方案。
去年9月,山東九為的新項目從准備材料到辦完建設手續,僅用13天。目前,項目一號廠房的鋼結構主體已經建成,即將試生產,年底實現全面投產。屆時,公司將年產25萬噸鋁合金模板和3000噸鋁制腳手架配件,預計年產值可達4億元。
5月31日,在區縣成功試點的基礎上,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淄博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印發《關於建設項目租賃土地辦理工程手續的實施辦法(試行)》,明確承租人可以自己的名義辦理項目手續,徹底解決了此類手續“能不能辦、找誰辦、怎麼辦”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圍繞“更好辦、更快辦”,整合部門資源,對項目立項、規劃、施工、驗收全鏈條集成辦理,從疏通“單環節”到打通“全鏈條”,實現從解決“一件事”向辦好“一類事”延伸。
與改革前相比,項目建設無須過戶土地,可為企業節省80%手續辦理時間、壓縮70%的用地成本。
總投資達2.7億元的淄博睿陽熱力有限公司鳳凰鎮工業集中發展區供熱三期項目,是淄博市臨淄區首個採用“租賃土地項目建設手續一類事”模式啟動的工程,涉及土地面積74.25畝。
“通過‘租賃土地項目建設手續一類事’這一模式,我們在最短時間內辦完了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手續,比預期至少節省了60天的時間。”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截至目前,通過“租賃土地項目建設手續一類事”改革,淄博市淄川區、臨淄區、桓台縣等區縣已盤活閑置土地450余畝,為13家企業節約用地成本1.36億元。(王佳聲 劉磊 喬秀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