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山東分網

濰坊科技學院智能制造學院:“匠心智行黨建賦能” 四大工程助推一融雙高

2024年06月23日15:46 |
小字號

濰坊科技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黨支部立足學院實際、學科特色、學情特點和學生需求,打造“匠心智行、黨建賦能”黨建工作品牌。黨支部積極發揮引領作用,著力推進四大工程建設:以科學發展為基礎的“黨建引領守正聚力創新”工程,以教學改革為核心的“黨建賦能教學改革深化”工程,以科研創新為重點的“黨建促進科研創新突破”工程,以及以學生成才為目標的“黨建育人蓄積成長勢能”工程。

黨建引領守正創新“扎根”,著力謀劃工作思路和定位

堅持黨建引領,明晰發展思路,落實根本職責。提出“135”的工作思路,從教學改革、科研與社會服務、立德樹人等方面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建立健全“黨支部直接領導+黨小組具體落實+黨員全員參與”三級聯動、逐層引領的組織管理體系。落實書記第一責任人制度,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打造“黨小組建在業務團隊”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協調運行的組織管理體系。黨支部獲批山東省第二批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連年獲得校黨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23年度榮獲濰坊市五星級“先鋒”黨支部,團總支被評為“壽光市教育系統先進團組織”、校級“五四紅旗團總支”﹔在2022年壽光市委教育工委“黨建三個好”評選中,獲書記好黨課一等獎﹔黨員教師獲得山東省高校輔導員講黨史二、三等獎各一項。

黨建賦能教學改革“發芽”,努力打造學院教風和學風

圍繞“五個提升”建設標准,踐行“為黨育匠人、為國育英才”的初心和使命。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樹立“黨建研學相融合,助推升學就業雙落實”的工作理念,探索“黨建+雙創、理論+實踐”雙向雙軌型育人模式,搭建“一班五團”實踐平台,實現黨建工作與多元育人的深度融合。在課程建設、教研成果、學術競賽等方面成效顯著。先后獲校級線上優秀課程6門﹔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獲批省級教學研究項目6項﹔獲批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29項﹔獲批山東省高校課程聯盟優秀課程3門、建設省級一流課程3門、建設一流專業1個。

黨建助推科研創新“開花”,致力培育創新團隊和平台

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培優建強科研團隊。建有1個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壽光)農業科技與文化融合基地、1個山東省高校特色實驗室1個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2個濰坊市重點實驗室,“先進流體密封創新團隊”獲批山東省青年創新科技發展團隊。近年來連續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省自然基金項目6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50余項,科研獲獎11項。深化校企校政合作,打造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品牌。針對區域產業經濟需求,圍繞學校立足濰坊的辦學定位,積極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八合一”校企融合基地建設,其中濰柴現代產業學院立項濰坊市級、山東省級現代產業學院。

黨建育人蓄積勢能“結果”,全力促進學生成長和成才

黨建引領夯基礎,課程思政育匠人。構建“黨建+課程思政”匠心育人新模式,推動黨建與課程思政協同共進、相得益彰,實現黨建育人和課程育人“雙軌並行推進,四位一體融合”,開展“青藍工程”傳幫帶導師制活動,組織課程思政優秀教案評選及說課比賽,搭建課程案例庫,錄制思政微視頻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打造“匠心思政智造匠人”課程思政品牌。培養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形成教學梯隊。在山東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研究中心組織的“我與黨的二十大”課程思政短視頻比賽中。我院參賽作品《借青春之風與時卷舒》榮獲學生組二等獎,《復興之夢,夢在不息》《選擇》榮獲學生組三等獎。深入打造“六進”“六同”“六個一”思政育人品牌,圍繞“引領學生思想、陪伴學生成長、助力學生成才”的育人主題,建設線上線下兩個工作陣地,建強輔導員、政教骨干、學生骨干三支工作隊伍,聚焦思想引領、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心理咨詢四個主要問題,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

智能制造學院黨支部將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積極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相契合,做到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共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工作。(田會)

來源:濰坊科技學院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