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臨沂主城區2905畝黃金地塊為綠“留白”

2024年06月21日09:09 | 來源:大眾日報 02版
小字號

在臨沂市蘭山區金雀山街道新東關A區西北角,一處口袋公園掩映在灌木與林木之中,用腳步丈量南北不過5步,東西也僅10多步。“口袋”雖小,也有各類健身器材4台,大小長椅容得下八九人在此休憩。

老城區樓宇密集商鋪林立,從商業角度考量可謂寸土寸金。近日,臨沂市將主城區37宗2905畝拆遷地塊變更為城市建設預留地,明確5年后再研究決定如何開發。黃金地塊為綠“留白”,其背后動因,是一度困擾著許多城市的共性問題:老城區更新增綠,增量空間從哪擠?

誰出地?誰出錢?

“建公園其實隻需要解決兩個問題:誰出地?誰出錢?”臨沂市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發展規劃科科長蔣芳說。

去年,臨沂市在主城區建設了311處口袋公園。6月14日,蔣芳翻開自己的工作筆記,梳理出幾類主要建設路徑:其一是“拆違建綠”,有些空閑地塊被違章建筑佔用,近年來,臨沂市在口袋公園建設啟動過程中,對這些違章臨時建筑集中拆除騰退出一批土地,為口袋公園提供了可選用地﹔其二是“留白增綠”,在城市更新過程中,一些老舊小區與城中村集中拆遷騰退,新地塊中預留了部分空間用於公園綠地建設﹔其三是“邊角增綠”,雖然老城區中大部分土地都已建成居民小區與商業街區,但街角處的綠化空間仍能找出十幾平方米甚至幾十平方米的平坦地塊。

“以新東關A區的口袋公園為例,以前是夾在居民小區與沿河道路間的綠化帶。我們採用邊角增綠的方式對這塊地進行改造建設,硬化了部分地面,增設了體育器材與長椅。”蔣芳說,這幾類建設路徑裡,所使用的地塊都是國有土地,由於產權明晰,園林部門隻需要完成地面整理,即可開工。

雖然臨沂的口袋公園都由當地財政出資建設,但如何更有效率地花錢,也需結合群眾需求細細考量。蔣芳介紹,業內通常將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以下的公園統稱為口袋公園,而臨沂近年來建設的口袋公園,面積數百平方米的佔大多數。“通過前期走訪調研我們發現,市民對於公園的要求並不復雜,能有綠蔭遮蔽陽光,能讓鄰裡朋友坐下聊天,能放下一張乒乓球台健身游玩,大多數時候花幾十萬元建一座小公園,就能同時滿足這些功能需求。”蔣芳說,“公園建設不講排場,重點考慮市民需求,才能用有限的財政資金建設更多家門口的公園。”

政府與市民“湊份子”

還有一類建設路徑,相比之前提到的三類復雜許多,蔣芳翻了翻工作筆記,形象地將其比喻為政府和市民“湊份子”。

幾年前,臨沂市主城區齊魯園小區沿沭河路段歸屬物業所有綠地管理不善,環境臟亂。2022年,齊魯園小區業委會找到蔣芳,提出想在這塊綠地上建設口袋公園。但園林部門經過現場調研發現,這塊綠地在土地性質上歸小區全體業主所有。

用業主土地建公園,在當地尚無先例。園林部門經過充分論証后,提出了“退線建綠”的方案,即由業主拿出部分小區綠地,再由園林部門拿出部分鄰近市政綠地,由政府出錢在小區旁共建一處口袋公園。為了打消業主對於土地問題的顧慮,蔣芳先后到該小區參加了十余次業委會會議,經過幾個月的政策說明,最后全體業主以99%的通過率,同意該口袋公園的建設。如今,這處口袋公園成了小區居民活動的好去處,日均接待市民300余人。

建設口袋公園,往往是政府與市民的“雙向奔赴”。對此,蘭山區蘭山街道溝上社區黨總支書記高鵬深有同感。

5月25日晚,夜幕剛剛落下,位於溝上社區的口袋公園親清園熱鬧起來。溝上社區毗鄰臨沂大學,周邊居民小區密布、食肆店鋪鱗次櫛比,卻缺少散步休憩的綠地公園。這幾年,臨沂市啟動口袋公園建設,高鵬也想在社區范圍內尋找合適的地塊開工。在為數不多的幾塊空地中,親清園所在的地塊最為合適,然而這塊地早在多年前就統一出讓給了臨近小區榮盛華府的開發商,按規劃屬於綠化用地。“當時我們用了半年時間與開發商協商,又花了不少力氣清理地上附著物,向小區居民講清政策,才獲得了動工許可。”高鵬說。

雖然建設過程並無多少波折,但高鵬有時也會想,如果在商業開發之初就給生態綠地留足空間,就更好了。

黃金地塊為綠“留白”

高鵬的期許,如今正在變為現實。

蘭山區鼓樓台小區位於臨沂老城核心區,距離近年來爆火的景區燈火蘭山新琅琊不夜街區僅200米。每當夜幕落下,周邊燈火通明,街巷游人如織。該小區西側仍有11畝空地,商業開發價值十分可觀。但近日,臨沂市發布主城區建設預留用地公告,明確表示這處黃金地塊5年內不再開發。

該公告信息顯示,臨沂市將主城區已拆遷補償地塊的五分之一土地,變更為城市建設預留地,作為綠蔭停車用地、生態用地,5年后再研究決定如何開發,為城市發展多預留公共空間。首批確定為建設預留用地的地塊共37宗2905畝。記者發現,這些地塊不少位於火車站、大學城、居民區等商業繁榮區域,可謂寸土寸金。

近日,臨沂市城市管理局還發出公告,邀請市民對主城區37宗城市預留地的綠化、美化和綜合利用提出建議。在備選用途中,不僅有建設綠蔭停車場、綠化苗圃、城市公園等常規選項,甚至還出現了低空經濟創新基地等,彰顯出城市管理者面向未來考慮城市規劃的遠見。(紀偉)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