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淄博大李家村:金銀花結出“致富果”

仲夏六月,萬物並秀,在淄博市高青縣大李家村的金銀花種植基地,一簇簇或白或黃的金銀花點綴在枝頭,在微風中輕輕搖曳。
“春生書記,快來看看俺這金銀花長得多好!”村民李秋芬正忙著採收金銀花,見到駐村第一書記李春生,她熱情招呼道。
大李家村是高青縣煙草專賣局第一書記派駐村,村裡有543戶1797人,由於村集體收入單一,年輕的村民大多外出務工,村裡多為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為了提高村民收入,大李家村自2021年起開始種植金銀花,村民們下了不少功夫,但是由於缺少經驗,成效並不理想。
“很多村民都打起退堂鼓,金銀花一度成為村裡的‘燙手花’。”回想起2023年10月剛到大李家村任職時的情況,李春生記憶猶新。
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李春生的心頭事。他走村訪戶,深入田間地頭,把金銀花種植、加工、銷售等各環節摸了個門清。經過深入分析,他找到了大李家村最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金銀花的品質問題和銷售問題。怎樣讓“金銀花”結出“致富果”呢?閉門造車不行,李春生與村委成員組織金銀花種植戶外出學習種植知識和加工技術。
圖為第一書記與村民交流金銀花種植情況
“這種白色的花苞最好早上採摘,用它做成花茶最合適了。” 李秋芬一邊採摘金銀花,一邊說,這些技巧都是她外出學習掌握的。“以前採摘都不分類,品相好的與品相一般的混在一起,根本賣不上價。現在分類採摘,每畝收入一下就多了4000多元。”她高興地說。
要想金銀花的品質好,分類採摘只是其一,晾晒也是關鍵一步。以前,村民們收獲的金銀花全都在露天晾晒,趕上陰雨天氣,金銀花受潮發霉,一年的辛苦勞動就白忙活了。
為了解決“靠天晾晒”問題,他們成立了金銀花加工合作社,發揮集體優勢,集中力量解決散戶種植無法解決的問題。他們引入了金銀花烘干設備,新鮮採摘的金銀花從田間地頭直接運往加工車間,24小時內就能脫水烘干,既高效又省勁。為了幫助村民們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高青縣煙草專賣局還派出志願服務隊,與村民們“結對子”,幫助完成採摘和晾晒工作。
圖為服務隊幫助大李家村採摘金銀花
靠著分類採摘和快速烘干,金銀花的品質問題解決了,銷售問題又如何解決呢?“要想金銀花賣得好,漂亮包裝少不了”。李春生又在金銀花的“顏值”上做起了文章。他查閱了金銀花的作用、療效,到縣城走訪廣告設計公司,動手設計了一款以健康茶飲為主題的金銀花禮盒。
“真是‘人靠衣服馬靠鞍’,金銀花也要靠包裝,有了好看的包裝,就是顯檔次,這回不愁賣了!”村民們端詳著禮盒,連連稱贊。可是李春生卻還有心事,隻有“顏值”變成“價值”,他才會放下心來。
他和村委商量,成立了金銀花營銷小隊,一部分隊員與農產品展廳、周邊鄉鎮企業對接,打通線下銷售渠道﹔還有一部分隊員開通直播賬號,進行線上推廣。線下、線上齊發力,大李家村的金銀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禮盒包裝的金銀花茶供不應求。現在的大李家村,已經形成了金銀花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鏈條,老人、婦女們在家門口找到了“新營生”,人均收入增加近2000元。
圖為大李家村生產的金銀花禮盒擺上商店貨架
大李家村曾經的“燙手花”變成名副其實的“金銀花”,村民們嘗到了致富的甜頭。李春生和村民們充滿信心,他們打算引進新設備,研制金銀花茶、金銀花顆粒、金銀花香包等產品,對金銀花進行深加工,讓金銀花結出更多更大的“致富果”。(李靜 劉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