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濱州多措施防暑降溫:機械作業降低環衛工勞動強度

北方持續高溫,各地採取多種措施防暑降溫——
烈日下,為戶外勞動者提供保護
環衛工人——
機械作業降低勞動強度
本報記者 王 沛
6月10日上午10時,烈日灼灼,空氣悶熱,山東省濱州市市區溫度已達到35攝氏度。環衛工人位翠平頭戴安全帽,開著四季養護車,在馬路上暢行。
10日到13日當地出現連續高溫天氣。為此,濱州市及時啟動高溫天氣下環衛作業預案,全力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自進入6月份以來,濱州就靈活調整環衛工人作業時間及作業模式,盡量避免最高溫時段作業。高溫時段以快速保潔和機掃保潔為主,最大限度使用機械化作業替代人工作業。
濱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長馬建靖說,日最高氣溫達到35攝氏度以上、37攝氏度以下時,環衛工人採取換班輪休,電動四季養護車、電動快速撿拾車巡回沖洗、撿拾保潔,而且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日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以上時,道路保潔人員戶外作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4小時,11時至15時停止清掃保潔工作。
11時,溫度已超35攝氏度,位翠平就近來到一處環衛工人休息室避暑,這裡全天開放,空調開啟,涼爽舒適,還配有藿香正氣水、血壓計、體溫計及足夠的飲用水。接上一杯水,給手機充上電,位翠平說:“這裡真是個好地方,這樣的大熱天也不怕嘍!”
在濱州市區,這樣的環衛工人休息室共有12所,11時至15時高溫時段,環衛工人可前往休息室避暑休息。每人每月還會發放200元高溫補貼,發放月份為6、7、8月。
環衛工人中暑咋辦?巡查力度提上去,應急能力多培訓。濱州組織一線保潔管理中隊長,邀請專業醫生針對高溫中暑應急救護知識進行演練培訓,提升應急救護操作技能水平。
發現中暑隊員,將其抬到通風陰涼處﹔使用冷毛巾等輔助降溫﹔觀察中暑隊員,補充水分﹔重症中暑隊員,立即送醫院診治……濱州環衛網格隊長馬先華說,現在掌握了中暑應急救護知識,能更好應對突發狀況,巡檢車中也配備了藿香正氣水和飲用水,巡檢過程中發現隊員有中暑跡象,可及時處理。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13日 第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