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齊魯先鋒凝心聚力,流動黨旗兩地飄揚

2024年05月16日09:54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山東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與北京地緣相近、人員往來密切。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現有在京機構209個、商協會40余個,在京山東企業6119家﹔北京常住人口中,山東籍人員101萬人,在京山東籍的流動人員67萬,其中,流動黨員約1.6萬人。

近年來,圍繞推動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山東不斷加強在京流動黨員組織建設。中共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聚焦“流動黨旗 齊魯先鋒”黨建品牌,深入實施“強基、鑄魂、關愛、先鋒”四項工程,推動山東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建設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走出了一條流動黨員黨建新路子。

嚴密組織體系,流動黨員“風箏高飛不斷線”

針對流動黨員發現難、底數不清問題,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開發建設“燈塔黨建在線-在京流動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流動黨員信息數據庫,推行“四報”制度(流出必報批,流入必報到,日常必報告,返鄉必報備),協調流出地實時摸排黨員流出信息並進行線上推送。線下定期組織各級流動黨員黨組織,依托商協會等在京機構多渠道摸排流動黨員信息,對新流入黨員及時納入組織管理體系,力爭做到應納盡納,使每名黨員成為“永不斷線的風箏”。目前,山東共摸排在京流動黨員1.6萬名,基本實現流動黨員人數清、結構清、分布清、動態清。

黨員工作生活在哪裡,黨組織就覆蓋到哪裡。按照“應納盡納、方便靈活、多重有效”原則,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積極構建“流出地+流入地+行業+商協會+興趣愛好”的多重覆蓋組織體系,設立實體型和功能型兩類黨支部,流動黨員可以打破組織隸屬、區域和行業界限,同屬於多個黨組織,方便流動黨員就近就便參加組織生活。召開全省在京商協會等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座談會,大力推動“三新”領域建立健全黨組織,截止目前,全省共成立流動黨員黨組織765個,16市、136個縣(市、區)全部在京設立流動黨員黨委,成功建立起省-市-縣-支部的四級組織體系,並先后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建設的意見》和《山東在京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若干規定》等制度文件,不斷提升組織管理規范化水平。

與此同時,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還積極選優配強“領頭雁”,從離退休干部、在京商協會負責人等群體中,推薦選拔人品好、有威望、熱情高、有能力的黨員擔任流動黨員黨組織帶頭人,每年組織一次縣(市、區)流動黨員黨委書記“領頭雁”業務培訓,提高黨務工作和組織協調能力,推動形成“頭雁領航群雁飛”的良好局面。

加強思想引領,流動黨員“一顆紅心永向黨”

牢牢把握流動黨員黨組織的政治屬性,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才能不斷引導廣大流動黨員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先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通過線上線下結合、融入本職工作、融入日常生活等方式,持續強化理想信念和對黨忠誠教育,教育廣大流動黨員無論走到哪裡都要始終牢記“黨員身份”,忠誠於黨,為黨工作。

為了提升“學思想”效果,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深入實施“互聯網+黨建”工程,開通“空中大講堂”,定期邀請中央黨校教授為流動黨員進行線上授課,先后舉辦“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等講座直播﹔淄博、濰坊等市在京流動黨員黨委利用黨員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每周推送理論學習資料,並建立黨員學習電子檔案,讓流動黨員學習永不“掉線”。

借助首都北京的紅色資源優勢,積極創新“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形式。其中,“流動的黨旗、永恆的使命”系列教育活動,涵蓋參觀紅色基地、名師上黨課、征文演講等多種活動形式,切實引導廣大流動黨員永葆政治信仰不變色、政治方向不偏移、政治立場不動搖,使流動黨員“永葆政治本色”。

另外,為推動融入式“共建”,各級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廣泛與北京市有關方面簽訂“結對共建”協議,其中,臨沂市在京流動黨員黨委先后開展“街巷吹哨、黨員報到”等共建活動150余次,實現了與流入地黨組織的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抓。

增強組織凝聚力,打造流動黨員暖心之“家”

組織建設不能留在形式上,關鍵是要讓黨員有歸屬感,有向心力。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緊緊圍繞“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廣泛團結凝聚在京黨員群眾,打造流動黨員和務工群眾的溫馨之“家”。各基層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合理設置內設機構,重點設立人才聯絡站、金融服務站、法律服務站等服務機構,著力提升黨組織服務專業化水平。全省縣級以上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全部成立了法律服務站,聘請法律服務志願者135名,累計提供法律咨詢2000多人次、提供維權服務500多人次,有力維護了山東在京黨員群眾的合法權益。

圍繞異地就醫、就業、就學及老家辦事、照顧老人孩子、照看房屋等在京黨員群眾關心的問題,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建立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與流出地黨組織的溝通協調機制,雙向發力,共同解決流動黨員工作生活遇到的各方面難題。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各級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已為廣大山東在京黨員群眾協調解決看病難、出行難等事項超過7000人次。

發揮先鋒作用,助力京魯兩地發展

山東在京人員眾多、高端人才集中,近年來,各級在京流動黨員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引導在京黨員群眾當好維護穩定“安全員”、雙招雙引“聯絡員”、鄉村振興“施工員”。

2023年7月北京汛情發生后,工委第一時間動員廣大流動黨員捐款,成立防汛搶險志願隊,積極參與搶險救災,以實際行動詮釋黨員先鋒模范形象。

近年來,流動黨員黨組織日益成為人才項目雙向交流紐帶,在助推家鄉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鄉村振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山東各級流動黨員黨組織共成立“雙招雙引”工作站57個,圍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招引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大健康等產業項目1000余個,聯系服務在京院士123名,對接在京各行業高層次人才4800余人。

濟寧開展“引鳳還巢”行動,安丘實施“群雁反哺”行動,樂陵深入推進“風箏工程”,全力拓展在京人才引進、培養和服務渠道。為動員“雙帶”能力強的流動黨員返鄉任職、創業,安丘市組織51名流動黨員開展“我為家鄉農產品代言”活動,幫助村集體增收8萬余元﹔榮成市幫助在京大學畢業生回鄉創業,利用電商直播為榮成海產品打開銷路,單月營業額突破百萬元……

在各級流動黨員黨組織的引領號召下,山東省已有146名流動黨員返鄉任村“兩委”委員,400多名流動黨員回鄉創業,涌現出一批奉獻家鄉、回饋桑梓的先鋒模范,進一步拓展了山東省鄉村人才引進、培養和服務渠道,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了人才支持。

通過不斷探索,山東省委在京機構人員工委形成了新形勢下對流動黨員組織管理全覆蓋的新方法,打造出在流動狀態下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新路徑,“流動黨旗 齊魯先鋒”黨建品牌越傳越響,一面鮮紅的流動黨旗在京魯兩地高高飄揚。(喬姝 盛典)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