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教育部公示擬同意山東設置康復大學

2024年05月16日09:59 | 來源:海報新聞
小字號

千呼萬喚,始出來!歷經數年,我國第一所以“康復”為名的大學,終於要來了。

5月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對24所擬同意設置的本科高校予以公示。其中,由山東省申報設立的公辦高校康復大學排在首位。

這也意味著,歷經多年籌建的康復大學,有望在近期正式獲教育部同意設立。

教育部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

何為康復大學?

據康復大學(籌)官網介紹,康復大學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山東省共同建設,是我國乃至世界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駐地為青島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說起康復大學的籌建歷程,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我們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山東人,那就是以“殘疾人作家”身份知名的張海迪。

早在10年前,彼時已在中國殘聯主席任上6年時間的張海迪,就提出了建立一所康復大學的設想。

作為殘疾人,更能體會殘疾人康復的重要性。張海迪曾經說過,“雖然這些年來,一些大學設立了康復專業,但是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還要建立更規范、高標准的康復學科,加快培養更多人才、引領康復事業向著更高水平、更高標准去發展,使更多殘疾人解脫痛苦,恢復功能,為他們融合社會創造條件。”

康復大學校園(圖源康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2015年,中國殘聯正式提出建設康復大學,此后,這一想法先后獲得青島市、山東省的積極響應。

2016年3月17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建設康復大學,培養康復專業技術人才”寫入規劃。

2016年8月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建設康復大學,加快康復高等教育發展和專業人才培養”被列為36項重點任務分工之一。

2017年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將“建設康復大學”作為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措施之一。

2021年3月12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正式發布,“建成康復大學”被寫入規劃。

先后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十四五”規劃以及多個國家級專項規劃,足見其重要性。“康復大學的建設得到了國務院領導同志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先后納入了‘十三五’和‘十四五’規劃,一所大學連續兩次納入國家規劃,這很少見。”2021年,張海迪在國新辦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如此表示。

2019年3月9日,經中國殘聯、山東省多次商議、研究和籌劃,正式確定康復大學落戶山東青島。2019年6月4日,教育部正式批復康復大學籌建。

一周后,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上,萬眾期待的康復大學(籌)正式揭牌。“大部分殘疾人都有迫切的康復需求,但是目前能夠提供的康復服務遠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殘疾人的康復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主要問題還在於相關人才缺乏。”張海迪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上表示。

“康復大學一定會為殘疾人帶來新的希望。”兩年后,同樣是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的現場,張海迪深情寄語康復大學的建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康復大學培養的人才一定能夠為殘疾人提供優質服務,為‘健康中國’建設作出貢獻。”

2020年3月,校區正式建設開工。據介紹,由國際著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高端設計。2021年3月17日,康復大學(籌)建設推進會在青島舉行。康復大學籌建的多年間,張海迪不僅數次在公開場合為其發聲、呼吁,更是多次來到青島,實地調研康復大學建設情況。

2023年6月25日,中國殘聯主席、康復大學建設推進領導小組組長張海迪赴青島調研推動康復大學建設工作(圖源康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作為康復大學建設推進領導小組組長,康復大學一直是張海迪的一個夢。她曾說,這是世界上唯一一所專門為殘疾人康復而建設的大學,它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護,“這所大學將培養康復醫生、輔助器具工程師等,將為殘疾人,為中國4400萬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提供更好服務,讓更多的殘疾人和家庭生活無憂。”

2023年9月,剛剛離開在任15年的中國殘聯主席崗位的張海迪在社交平台發文稱, “2008年,我從山東省作家協會到中國殘聯工作,一切從頭開始……15年來,殘疾人事業不斷發展進步,殘疾人的生活得到很多改善。我最高興的是推動建設了康復大學,它從無到有,拔地而起,美麗又現代。”

既然是中國第一所以康復命名的大學,且由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山東省共同建設,為何沒有命名為“中國康復大學”?

其實,張海迪也曾提出過這一建議。

2020年11月,張海迪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發言稱,建議將康復大學正式定名為“中國康復大學”。“康復大學是世界上第一所專門培養高層次康復人才的大學,從推動到建設寄托著千萬殘疾人和家庭的期望,也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康復大學理應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體現它所承載的使命與價值擔當,吸引更多的青年學子投身康復事業。康復大學一定會為生命的修復和重建,為健康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不過,教育部此前曾發文明確態度,由於《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規定》中明確,高等學校校名不冠以“中國”“中華”“國家”等字樣,因此康復大學命名須符合國家規定。

近年來,康復大學“去籌”建校的工作進展,一直格外引人注目。

2020年10月,全職引進美國德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周平教授康復工程團隊,簽約中國科學院蘇國輝院士團隊,籌建中的康復大學的高水平人才招聘工作正式啟動。

據康復大學(籌)官網信息顯示,至少已有包括院士團隊在內的180余位高層次人才加入其中。今年以來,康復大學的人才招聘活動更加密集,曾前往濟南、西安、蘭州、上海、杭州、長沙、武漢、天津等多地開展招聘活動,還曾赴日本。

2023年6月2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暨康復大學(籌)首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畢業典禮(圖源康復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

除了盡可能吸引人才加入,籌建中的康復大學還不斷加強對外交流合作。

2023年10月20日,籌建中的康復大學與山東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2023年12月,青島市中心醫院成為康復大學直屬附屬醫院,更名為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2024年3月25日,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雖然尚在籌建當中,但康復大學的研究生教育工作,早已開始。

2023年6月2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暨康復大學(籌)首屆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畢業典禮,在北京中國康復醫學研究中心舉行。據當時的公開報道,康復大學(籌)從2020年開始,在教育部的支持指導下,已與山東大學、首都醫科大學聯合招收培養博士研究生58名,與天津中醫藥大學聯合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5名。

2023年,又與青島大學聯合招收培養了30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今年則繼續與青島大學開展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隨著本次公示,關於康復大學,最引人關注的,恐怕莫過於,其今年是否招收本科生?

據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康復大學堅持學科交叉融合,積極構建以康復學科為引領,醫學、理學、工學為主體,管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等跨領域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康復學科專業體系。康復大學堅持以本科生教育為基礎,以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留學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為補充,規劃招生規模10000人,其中本科生5000人,研究生5000人。

2023年9月19日,教育部官網發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申報材料公示》。根據公示,康復大學(籌)申報了康復工程、運動康復、康復作業治療3個本科專業,學校辦學基本類型為公辦地方院校,主管部門顯示為“山東省”,首次舉辦本科教育年份確定在2024年。

這也意味著,康復大學的首次本科招生,或許很快就將成為現實。

“去籌”之后,首次本科招生計劃和情況如何?未來發展方向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張穩)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