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城因才而興  才因城而幸——濰坊傾一城之誠意與人才雙向奔赴

2024年05月14日10:13 |
小字號

城因才而興,才因城而幸,濰坊是一座愛才敬才的城市。何以見得?從一組組招才引智的場景中可見一斑——

“山大濰坊日”招聘現場 王曉光 攝

“山東大學濰坊日”活動期間,市委書記劉運以一封寫給山大的“情書”作真情告白:“讓濰坊的最美風華與山大學子的最好年華深情相擁,惟願濰坊成為各位青年才俊成功路上的一個機遇、一次選擇……”而此前不久,劉運在北京大學以《詩和遠方 就在濰坊》為題作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宣講,向廣大學子發出誠摯邀約。去年以來,劉運率隊先后到北京大學、上海交大、西安交大、西北工大、南航等24所高校對接,畫下招才引智的“同心圓”。根據2024年濰坊市政府工作報告,將新引進高校畢業生8萬人以上、高端人才1000人以上,新入選省級以上重點人才80人以上。

“我願在濰坊與珠海兩個城市之間構建一條人才鏈,為推動濰坊與珠海科創產業互動、高端人才交流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從濰坊走出去的高端科創人才,也是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顏軍,作為今年濰坊市“兩會”的特邀代表之一,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引鳳來棲,更要留鳳長棲。“我們將牢固樹立人才優先的發展理念,全方位完善引才聚才政策、拓展育才興才路徑、搭建留才儲才平台、優化愛才惜才生態、提升重才用才成效,讓廣大英才在濰坊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年初,濰坊發布的《致全市廣大專家人才的一封信》以滿滿誠意傳遞出全力支持人才干事創業的鮮明態度。

城市和人才的最好關系,向來是共同成長、相互成就。濰坊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傾一城之誠意,表達識才、尊才、重才、惜才之情,可以說,當前的濰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能夠成就人才。

濰坊與人才雙向奔赴,發展與夢想同頻共振。

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

——想施展自己的才華抱負?濰坊有資源有平台。

被譽為“大國重器”的濰坊動力裝備制造業,已經進一步夯牢了引領全球的實力。濰柴集團建成內燃機與動力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全球“燈塔工廠”,居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榜首﹔歌爾集團居全國VR50強榜首﹔豪邁集團成為世界最大輪胎模具研發與制造基地。

濰坊是中國農業產業化的發祥地,全國唯一的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落戶於此。濰坊擁有全國蔬菜質量標准中心、全國畜牧屠宰質量標准創新中心、國家現代蔬菜種業創新創業基地等一大批國家級平台,農業龍頭企業3100多家,農產品遠銷141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連續5年突破百億。

在科技創新、產業培育等領域濰坊完成了新的“躍升”,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新增數量和總數全省“三連冠”,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了59%,推動新型工業化、壯大新質生產力的勢能正強勁。

加速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濰坊按照“大平台-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規劃思路,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省產研院共建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與山東大學、嶗山實驗室共建水動力平台等,致力打造高水平學科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現代農業山東省實驗室建設成效明顯,已引進研發人員648人,其中博士173人,2項成果世界領先。

濰坊人才公園

——想擁有獲得感?濰坊的人才新政很給力。

濰坊健全完善了以人才新政30條為核心的“1+N”政策體系,出台加強重點產業人才支撐的16條措施和15項個性化產業人才支持政策,形成了“普惠性+量身定制”的特色人才制度體系。

推行高層次人才“創新在高校、干事在企業”的“雙落戶”制度。目前濰坊學院、濰坊科技學院已與17家企業共享引進高層次人才23名。

探索完善綠色通道、窗口服務、專員服務、鳶都惠才卡“四位一體”服務模式。目前已發放“鳶都惠才卡”2184張,人才持卡可享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23類、32項綠色通道服務。

深入實施人才安居工程。籌建人才公寓1.1萬余套,入住人才1.27萬人。建成濰坊人才公園,加快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

人才政策不斷“更新迭代”。對全職引進的有重要影響力的科學家和頂尖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生活補貼、5000萬元項目資助、1億元政府性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支持。

濰坊既有“真金白銀”大手筆,亦有“真心實意”小細節。4月2日,在全市推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招商引資暨第四屆濰坊發展大會上,特意設置了2024濰坊高端人才交流對接及項目推介會,與會嘉賓人手三冊《濰坊市人才政策要點匯編》《2024年濰坊市重大科技攻關項目》《2024年度濰坊市“十大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人才需求目錄》。“我發現有幾項人才支持政策和補貼經費高於不少一線城市,從中不難看出濰坊對人才的重視。”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副教授齊建濤現場坦言。

濰坊先進光電芯片研究院

——想要更加舒心的宜居環境?更好濰坊滿足您。

濰坊生態環境好。詩畫濰坊,有綠水青山相伴,體會心與自然的交融。對環境要求很高的水鳥,濰坊有青頭潛鴨、西方秧雞、長嘴劍鸻、斑魚狗、水雉、白鷺等多種。“近年來,棲息在濰坊的鳥兒,無論數量還是種類,都越來越多。”我市攝影愛好者有很直觀的感受,他們用鏡頭記錄下了這座城市日益提高的生態環境質量。山東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國家綠色出行城市、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更是把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新高度。

濰坊人文環境好。濰坊道承齊魯、襟連海岱,八千年文脈悠長,六千年煌煌文明,兩千載北海名郡。而今天,全國版權示范城市、東亞文化之都、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國際和平城市、世界風箏都、中國畫都、金石之都……一張張金色的城市名片向世界講述更好濰坊文化故事。

城市能級活力不斷躍升。城市更新、海綿城市、清潔取暖三大國家級試點成效顯著,完成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任務,讓城市發展更有韌性。聚焦“Z世代”,鳳溪地萬物集夜市、青年創業市集、新青年音樂節、花花音樂節等各種青年時尚活動,彰顯青春時尚活力范﹔開展“3V”行動(回濰來濰留濰),建設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

心安之處即是家。濰坊不僅是一座需要人才的城市,更致力於打造一座人才需要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237萬人,擁有國家級重點人才144人、泰山系列人才333人、鳶都系列人才561人。(劉杰)

來源:濰坊融媒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