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 | 埃及農業教授莫漢納和中國東營的不解之緣

2024年04月23日09: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外國友人見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 造福人民

今年4月,黃河保護法正式施行一周年。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持續推進落實,黃河流域生態面貌煥然一新。許多在沿黃省區工作、學習的外國友人在點滴生活日常中親歷當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感受悠遠厚重的黃河文化魅力,見証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讓更多國家獲得農業機械化帶來的便利”

本報記者  王  者

天剛蒙蒙亮,埃及農業專家哈尼·莫漢納便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來到位於山東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一頭扎進鹽鹼地現代農機基礎構件智能創制車間,抄起扳手,准備調試正在設計階段的新型鹽鹼地播種機。這幾天,他正忙著對播種機進行觸土部件的結構優化與疲勞試驗,“通過不斷改進,機械的性能將更適應鹽鹼地土壤的現實生產環境。”

今年48歲的莫漢納曾是埃及國家研究中心的一名農業工程教授,在農業機械等領域已工作20余年,是一位鹽鹼地治理專家。“埃及國土總面積約96%是沙漠,多年的工作經驗讓我對鹽鹼地等土地再熟悉不過。”2012年以來,他先后10次到訪中國。去年10月,作為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全職引進的農業工程高層次人才,莫漢納來到東營市工作。目前,他是黃三角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研究院非洲農業工程研究所所長,主要負責智能農業機械裝備的研發。

“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糧”,一則民諺道出了曾經在鹽鹼地種糧的艱辛。東營市地處黃河三角洲,屬濱海鹽鹼類型區,是世界利用難度最大的三角洲型鹽鹼地之一。近年來,東營市不斷推進鹽鹼地綜合治理與科學利用,鹽鹼耕地佔比降至約60%。莫漢納在埃及有過大型農場顧問的從業經歷,對不同類型土壤的綜合利用頗有經驗,他深知這個成果來之不易。“在東營,我看到了農業機械科技的進步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因地制宜開展鹽鹼地農業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已被寫入黃河保護法,對促進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來到東營后,莫漢納便馬不停蹄地投入智能農業機械裝備的研發工作中,時常一整天泡在鹽鹼地裡,實地測試裝備的應用效率。為了更好地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前些日子,他又與中國專家一道為鹽鹼地機械化作業編制標准,明確鹽鹼地耕作可使用的合適農機類型。“我們的工作就是為鹽鹼地量身定制農業機械,利用科技的手段推進現代農業在鹽鹼地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幫助農民提升作物產量並獲得更多收入。”莫漢納說。

談起未來,莫漢納有一個願望——助力黃三角智能農機裝備產業研究院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機構,將東營的智能農機裝備技術帶去埃及以及非洲其他國家,“讓更多國家獲得農業機械化帶來的便利。”

“這裡的基礎設施和設備非常棒,可以制作很多類型的現代農機裝備。我們可以通過研究院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人員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研發、制造產品並推廣出去。”為此,他組建了一支農業工程領域高層次專家團隊,以此增進各方在農業機械技術、農業經營等領域的經驗分享和學習。“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推動包括埃及在內的非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中國加強交流,在耐鹽鹼作物種植、種業培育等方面開展更多合作。”莫漢納充滿期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23日 18 版)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