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關注博山琉璃大師孫雲毅:鑽研探索 創新傳承

2024年04月15日0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孫雲毅——

鑽研探索 創新傳承

本報記者 王 者

孫雲毅(中)在和同事交流琉璃制作技藝。王旭輝攝

【絕活看點】

40多年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孫雲毅在傳承博山琉璃吹制藝術手法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研究,熟練掌握博山雞油黃與雞肝石琉璃燒制技藝。2021年,他主持的“雞油黃、雞肝石琉璃色相穩定性深入研發”項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步入位於山東淄博市博山區的孫雲毅琉璃工作室,一件件雞油黃琉璃藝術品擺滿展架,光澤晶瑩。花瓶、茶杯,琳琅滿目﹔各式題材的作品寓意美好,栩栩如生……

雞油黃是瓷器釉色名的一種,因其獨特的色澤和油潤度而得名。應用雞油黃的琉璃藝術品潤如玉、聲如磬,流光溢彩,很是精美。

離開工作室,沿著小巷步行,循著窯爐轟鳴的聲響,記者走進孫雲毅的琉璃燒制工坊。

隻見孫雲毅拿起吹管,將吹管伸進1300多攝氏度高溫的坩堝。他挺直身板,攪動吹管,抬手一抻,將吹管取出,吹管的一端裹滿火紅的琉璃溶液。

之后,孫雲毅拿著吹管,站上板凳,深吸一口氣,鼓起腮幫子,對著吹管的一頭用力吹氣,吹管另一頭的琉璃溶液瞬間鼓起,形成一個飽滿的圓形。

伴隨溫度降低,火紅的琉璃逐漸變為深紅色,此時,孫雲毅取來搓板等工具拍打塑形,再用其他工具將其搓圓,最后,再用葫蘆鉗將它剪下來,一件雞油黃琉璃的半成品初現雛形。吹制是琉璃工藝品制作過程中的關鍵一步。“琉璃的形狀都是靠‘吹’出來的。”孫雲毅介紹,琉璃工藝品制作的每個步驟都得一氣呵成,容不得半點馬虎。

從小跟隨父輩學習琉璃的制作方法,孫雲毅始終在探索實踐的路上不斷前行。琉璃制作需要在高溫環境下進行,夏天時,工坊內溫度時常超過40攝氏度,冬天時,室內外溫差較大,額頭上的汗水到室外一下就變得冰涼……“隻有吃得了苦、沉得下心,才能掌握好這門手藝。”孫雲毅說。

雞油黃琉璃的半成品呈現紅色,不帶一絲黃色。“來,咱去退溫爐前瞧瞧。”看到記者眼中的疑惑,孫雲毅把記者帶到退溫爐前。打開爐壁,爐內,幾件琉璃制品泛著黃色。“成型后的琉璃制品,要放入退溫爐中,經過十幾個小時退溫,琉璃表面顏色才會變為黃色。”孫雲毅說。

顏色改變的秘訣,藏在原料裡。俯下身子,孫雲毅從一旁的料斗中抓起一把原料,放在手中反復揉搓。他手上的原料由數十種材料攪拌而成,顏色發黃,猶如細沙。多年來,孫雲毅不斷調整原料的配方來提高燒制的質量,並融入符合環保要求的新材料。2013年,孫雲毅主持的“一種雞油黃琉璃的生產方法及玻璃以及基於此玻璃的浮雕加工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退溫之后,雞油黃琉璃的制作還要經過打磨與繪制兩道工序。通過磨輪打磨、拋光,雞油黃琉璃變得外壁光滑、質地堅硬,但因此時的琉璃表面光滑,無法直接上色,孫雲毅需要在外壁鐫刻圖案,隨后對圖案進行上色,一件雞油黃琉璃作品才算制作完成。“琉璃制作過程復雜,隻有不斷鑽研,才能不斷精進手藝。”孫雲毅說。

前不久,博山區舉辦琉璃藝術周活動,孫雲毅專門設計了一款特色琉璃擺件展出。在設計這款作品的過程中,孫雲毅還體會到科技進步對於琉璃制作的推動。“過去,想看一看手稿上的作品到底什麼樣,都要用窯爐燒制出來,比較耗時耗力。”孫雲毅說,“如今,有3D打印技術的幫助,燒制前就可以看到手稿轉換而來的參照作品。在科技進步的助力下,這門手藝一定能不斷傳承、發揚光大。”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15日 第 06 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