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越來越多魯企走出傳統業務模式舒適圈,尋找培育新的增長點

突圍“第二曲線”

2024年04月12日09:07 |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小字號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不斷涌現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沖擊著現有的產業面貌和競爭格局,不少企業尤其是傳統企業已經深刻感受到了前行道路上的空前壓力。山東傳統產業體量巨大、覆蓋廣泛,這種感受尤為深刻。要從淘汰的“泥淖”中抽身,獲得持續性增長,轉變發展思路是關鍵,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往哪轉?如何升?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走出傳統業務模式的舒適圈,尋找和培育“第二曲線”。

躲不開的生存壓力

清明假期,山東東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全顧不上休息:“德州正在等著我們給他們出‘套餐’,用來摸清規上企業到底排多少二氧化碳,如何來進行管理、降低碳排放。”

提起東華科技,或許讓人感到陌生,但是提起它的曾用名“東華水泥”,很多人都有所耳聞。坐落於淄博的東華科技,是全省單體水泥生產量最大、品種最全的企業。如今,這個“水泥大佬”正靠著東華雙碳平台闖蕩新的市場。

從水泥“跨界”做碳盤查、碳足跡,源於企業責任,更源自行業壓力。

水泥產業是傳統產業的典型代表,產能過剩問題十分突出。2023年,全國水泥產量20.23億噸,是近12年來最低水平。“全國的產能在40億噸左右,也就是說產能利用率僅在50%左右。”張全介紹。

更值得關注的是利潤。中國水泥協會預計,2023年水泥行業利潤約為320億元,已下滑至近16年最低水平,2024年水泥行情“困難依舊”。

承受行業性、周期性壓力的不僅是水泥行業,山東很有優勢的家電產業也承受著行業性的“缺氧”。在存量市場無法有效擴張的情況下,找到新的增長引擎至關重要。

慶幸的是,無論是東華科技還是海爾集團,都找到了帶給企業發展又一春的“第二曲線”。

對海爾而言,如今卡奧斯平台在工業領域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在分布式光伏、儲能等市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對東華科技而言,山東能源旗下18家公司以及淄博市的40家綠色工廠企業,已經全部進駐東華的雙碳平台,進行碳減排的管理和碳資產的盤活。

2022年,東華科技碳排放量超過239萬噸,2023年,這一數值降到了222萬噸,主動減碳17萬噸。“全國碳市場擴圍是大勢所趨,水泥建材行業會被納入其中。我們減掉的17萬噸碳排放,如果用全國碳市場一噸70元的價格來算,就是1000多萬元的新增長點。”張全說。

識別和培育“第二曲線”

從白色家電到工業互聯網,從水泥生產到碳管理平台,一切的發生看似是“水到渠成”。但事實上,准確識別並培育“第二曲線”非常考驗智慧。

“第二曲線”,通俗地理解,是企業在傳統業務接近上限的時候,進行多元化發展的新生力量。尋找和培育“第二曲線”,不是執著於如何強化現有的市場地位,而是要思考如何跳出現有的競爭。

在青島市即墨區,有一家低調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青島恆信塑膠有限公司。這是一家設計、研發、生產、銷售高端汽車內飾注塑件、集裝箱液體包裝袋的高新技術企業。如今,它靠著“非標產品”躋身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賽道。2018年,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項目招標中,恆信塑膠一舉中標,為國家大科學裝置繆子探測器(MD)研發生產超純水內襯層。

相較市面上常見的工業制成品,大科學裝置往往需要許多非標產品和設備,沒有現成的標准可以參照。但這,也恰恰有助於推動企業的創新發展。成功為繆子探測器研發生產超純水內襯層,幫恆信塑膠進一步打開了細分市場。

恆信塑膠的“第二曲線”源自“第一曲線”的延伸。與此同時,盯住自身需求和外部環境的機遇,從無到有開拓一條全新業務線,也是探尋“第二曲線”的方式。

金鑼集團,一家老牌肉制品生產加工企業。近年來,水處理技術逐漸成了該集團的新名片。“研究水處理技術,始於處理我們集團屠宰車間產生的污水。后來,隨著污水處理能力不斷提升,我們開始走出廠區,幫助全國各地的社區與企業治理污水。”金鑼水務工作人員徐真告訴記者。目前,金鑼集團的污水治理方案不僅在省內淄博、濟南等市推廣使用,在黑龍江、雲南等地也得到應用,還成功打開了國際市場。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催生新的市場機遇,比如綠色發展、數字經濟、未來產業等,都為企業尋找“第二曲線”提供了方向。

“晴天修屋頂”

培育“第二曲線”,意味著大量的資源投入。過早啟動,可能會加重企業的經營負擔﹔太晚啟動,又可能錯失挽救局面的最佳時機。培育“第二曲線”需要未雨綢繆,“晴天修屋頂”。

恆信塑膠進軍大科學裝置賽道時,傳統業務進展順利,擁有一大批穩定、長期的合作伙伴。穩定的收入之下,企業每年都安排盈利的30%、銷售收入的5%左右作為科研經費,近三年共進行了19個項目的研發,轉化成果14個。“收入支撐研發,研發開辟新賽道,新賽道帶來新收入。公司2019年的產值不到1億元,去年年底已經超過了3億元,企業的訂單計劃已經排到了今年6月。”恆信塑膠董事長姜法宏介紹。

在東華科技,鈣基新材料“碳中和”示范園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今年,東華科技的納米碳酸鈣功能材料項目實現突破。能在新材料賽道有所斬獲,張全認為,這得益於企業轉得及時:“如果說我今年才打算轉型,明年再投項目搞建設,那肯定來不及了。”今年,張全預計企業的利潤貢獻率將分成三部分,普通水泥佔三分之一,特種水泥和鈣基新材料各佔三分之一,水泥行業持續低迷對企業健康發展的不利影響不斷降低。

如今,東華科技又在調整產業結構了。“我們現在的結構是3+1,這個‘1’就是雙碳數字化。目前,我們的碳服務已經對外輸出,‘雙碳’大背景下,我們預測這一板塊會獲得大發展。”張全說。(陳曉婉 張曉帆 紀 偉)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