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理論實踐

保護紅樹林 算好長久賬(現場評論)

鄒 翔
2024年04月02日09: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長期價值之間的關系

來到福建省廈門市下潭尾紅樹林公園時,當地氣溫驟降。紅樹植物一般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低溫天氣會對它們產生影響嗎?對於筆者的疑惑,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教授楊盛昌說:“不會,下潭尾紅樹林公園修復的樹種均比較耐寒。”自信的回答,源自系統科學的修復舉措。

20多年前,由於圍墾、水產無序養殖等人類活動影響,下潭尾原生紅樹林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系統急劇退化。為讓紅樹林重新“扎根”,科研工作者付出艱辛努力。大量試驗選擇樹種,攻克種植專利技術,定期進行生態監測和養護……以系統思維綜合施治,方能推進生態修復,再造“海上森林”。

再造“海上森林”,看上去是道種樹題,實際上關乎整片海洋生態。紅樹林是淨化海水的“過濾器”,也是“魚蝦樂園”“鳥類天堂”。得益於生態修復,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內的魚類、貝類、蝦蟹類和多毛類生物顯著增加,生物量分別較公園建設前提高2.99倍、4.76倍、1.19倍和2.8倍。作為保障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綠色緩沖帶,紅樹林還能抵御台風、風暴潮等海洋災害。下潭尾紅樹林生態減災案例被收入自然資源部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聯合發布的《海岸帶生態減災協同增效國際案例集》。郁郁蔥蔥的紅樹林中,鳥兒翩躚起舞,潮間帶生物盎然生長。事實証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保護生態環境的正外部效應是巨大的。從之前“來了都會被海水臭味熏走”,到如今的廈門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和網紅打卡點,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建成並向市民開放后年接待人次超150萬。更顯著的改變是,紅樹林所處的廈門環東海域的生態修復,帶動附近整體投資和人居環境實現質的提升,助推一個個現代化產業園區在周邊新城拔地而起。高品質生態環境為高品質生活創造良好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彰顯了高水平生態治理修復的價值。

生態保護修復是一個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下潭尾紅樹林公園建設啟動之初,有村民覺得種樹沒有養殖賺錢,擔心會影響收入。為讓工程順利進行,專家背著便攜式投影儀來到村庄,向村民宣傳海洋生態保護的意義,介紹紅樹林的價值,並從長遠視角出發講解紅樹林能帶來的穩定可持續的收益,配合各方努力,最終贏得村民支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長期價值之間的關系,讓“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調動更多人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生態文明建設的內生動力。

站在下潭尾紅樹林公園的觀景台,滿目皆是怡人的青翠,眼前的紅樹林就像一塊塊翡翠鑲嵌在碧海藍天之間。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更好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無疑將為美麗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本報評論部編輯)

《 人民日報 》( 2024年04月02日 第 05 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