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魯企“出海”有何新招?

中間品如何更好開拓國際市場
近日,走進位於青島自貿片區的青島中集普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派忙碌景象,員工們正在組裝鋰電池儲能集成裝備,這些集成裝備是用於組建大型儲能項目的中間品。
“我們是一家主營鋰電池儲能集成裝備的公司,產品遠銷北美、澳大利亞等海外市場。”青島中集普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勝豐介紹,“得益於‘新三樣’出口的增長,公司訂單也持續增長,前段時間,我們生產的90組鋰電池儲能集成裝備在青島港裝船發往國外,取得了新年開門紅。”
中集普威是山東企業掘金全球中間品貿易市場的一個縮影。中間品指用於生產其他商品和服務的產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產品。隨著全球化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中間品作為鏈接產業上下游的紐帶,日益成為全球貿易的主體,佔全球貨物貿易的比重超過一半。
依靠深厚的產業基礎、齊全的工業門類,青島積極拓展中間品貿易,融入國際生產網絡,挖掘出口潛能,助企出海掘金。據青島海關統計,2023年青島中間品進出口值達到4960.4億元,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56.6%。從出口方面看,青島對馬來西亞、墨西哥出口汽車零配件類中間品、對印度出口鋼材類中間品,對越南出口電子元件類中間品等,都實現了兩位數以上增長。
“與最終品相比,中間品雖‘小’,但它在國外的市場空間可不小。”李勝豐說,“海外市場,已經成了我們的‘主戰場’。”
中間品貿易,對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不久前,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20多萬噸巴西鐵礦粉從“伯格苦菊”輪上接卸,直接裝上火車運往河北武安的煉鋼廠。
青島口岸是我國大宗商品的重要進口口岸之一,礦石、原油等進口量居全國港口前列。企業進口的鐵礦石一般用於生產建材、鋼板、鋼卷等鋼鐵制品,生產出來的成品大部分用於國內基礎建設及工業制造業。還有一部分經加工生產后,作為出口商品再銷往海外市場,成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中間品進口來看,青島作為重要的沿海城市,通過海運港口進口了大量原材料、零部件,為保障本市乃至全國各行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全球供應商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2023年,青島進口中間品2867億元,佔全市進口總值的70.9%。
在青島口岸,大宗商品通關便捷高效。以鐵礦石為例,黃島海關查檢二處查檢三科副科長張誠介紹,對進口鐵礦石,實施“先放后檢”模式,同時疊加“船鐵直轉”模式,壓縮通關時間達70%,平均單船節省搬倒費用50萬元到80萬元。
“憑借青島港密集的國際航線、快捷的裝卸效率和海關便利的通關物流監管,我司採購的進口鐵礦石得以快速通關,既為我們節約了時間成本,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生產成本的降低使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冀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原料部部長靳偉說。
面對廣闊的海外市場,中間品如何高效“趕海”是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為增加企業參與國際中間品貿易的底氣,青島提供多種優惠政策支持,更好地推動中間品貿易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近日,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506條液體黃金輪胎搭乘“海豐允誠”號輪自青島港發往國外。為了幫助企業降本增效,青島海關試點開展單耗管理改革,企業無需再按照內外銷產品分線生產。僅在管理成本上,賽輪集團每年可節省10萬余元。
除了政策支持,青島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副主任、青島市“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秘書長李光全認為,企業也應著重修煉內功,加大研發力度,實現自身技術與產品的創新和升級,打造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中間品,持續推動中間品貿易實現量的提升和質的飛躍。“隻有生產出更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間品,才能在貿易中掌握主動權,在各種挑戰和沖擊中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市場活力。”
在中間品貿易上,位於德州的禹王集團同樣多措並舉、加大開拓力度。3月15日,在美國阿納海姆會議中心舉辦的美國天然及有機產品博覽會上,禹王制藥的展位吸引了全球眾多客戶的目光。禹王集團總裁范書琴表示,參加這次展會,既宣傳推介了自己的新產品,也與全球供應商進行了交流,將促進公司對外出口再上新台階。
作為國家精制魚油原料生產基地、魚油制劑的主導企業,禹王制藥年加工魚油20000噸,軟膠囊100億粒,產品出口歐美、俄羅斯及東南亞市場。這次赴美趕會,搶佔國際市場,正是源於技術底氣。
走進禹王制藥生產車間,十級精餾、烘干定型、垂直供膠、抽樣檢測等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垂直供膠等先進技術的應用,讓魚油充分利用的同時,做到了全程封閉流通……
“我們投資上億元建立了1萬多平方米10萬級GMP潔淨生產車間,國家發明專利‘精制魚油分離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海洋多不飽和脂肪酸腦營養產業化關鍵技術項目’榮獲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禹王制藥總經理張建全介紹,公司成立專門的技術創新小組,致力於主打產品的工藝改進、技術創新等,先后攻克了醫藥級魚油等高含量魚油的低成本自產、量產技術,並在魚油提純方面不斷攻關。
產品質量贏得客戶青睞,多種營銷措施促進出口增長。面對當前國際形勢,禹王制藥不斷地通過優化展會參展模式、開拓線上貿易渠道、加強新品出口推介等措施,推動出口增長。張建全說,一季度出口預計完成1.8億元,同比增長18%。(白曉 賀瑩瑩 劉晶 白聰聰 楊鴻博)
陸海聯運通道為外貿發展“鋪路”
近日,在山東港口威海港,隨著“新金橋7”客滾輪的汽笛聲響徹夜空,中韓多式聯運(威海—仁川)整車運輸開啟了第5次試運行之旅。
“這次的商品主要來自廣州、義烏、威海等地,大多是箱包、衣物、日用品等跨境電商訂單。在仁川海港通關后,汎韓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員將駕車直接運往仁川機場,繼而發往日本大阪。”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威海分公司電商物流運營部副經理王建行介紹,之前貨物運到仁川機場是在18時左右,要等次日的航班﹔現在能在14時前送達,可以趕上當天下午的航班。相較以往,省去1次報關、4次裝卸及換車環節,物流時效提前一天。
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持續推進,為山東構建東連日韓、西接歐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深化對外開放格局帶來了新機遇。作為威海與仁川“四港聯動”的核心內容,整車運輸模式實現了國際海運與陸運、空運的緊密結合,在為中韓經貿合作探索新模式的同時,威海也由陸路交通末梢一躍成為銜接日韓與歐亞大陸的物流樞紐城市。
“中韓多式聯運(威海—仁川)整車運輸試運行結果顯示,整個流程縮短約5小時,物流成本降低約30%。”威海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交通運輸事務服務中心黨委書記於雪輝介紹,威海港也成為集齊集裝箱運輸、甩挂運輸、整車運輸等三種國際陸海聯運方式的港口。目前,中韓多式聯運(威海—仁川)整車運輸為每周一班。“根據企業需求,我們計劃把頻率提升為每周兩班或三班。”於雪輝說。
互聯互通互贏多式聯運,打通了國際物流新通道,助力企業擴展國際市場。“四港聯動”及試運行的多式聯運整車運輸,正有力推動威海醫療器械、打印機等優勢產業及重點企業參與產業全球化進程。阿裡速賣通、順豐國際、中外運以及韓國汎韓物流、趣天網等中韓企業,紛紛在威海布局跨境電商和物流項目,威海對韓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規模常年穩居全省第一。
“中韓多式聯運(威海—仁川)整車運輸,是多部門協同推進的一個集成式制度創新成果,有助於實現威海作為中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城市‘為國家試制度’的目的。”山東大學自貿區研究院首席教授劉文認為,“四港聯動”不僅有助於促進威海地方經濟發展,還能夠通過集聚效應和溢出效應,實現區域間的協同發展。
一子落,滿盤活。山東充分發揮山東港口承接南北、貫通東西、連接陸海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提升山東港口在國際物流供應鏈中的樞紐功能,持續增強資源配置和現代化航運服務能力。
3月11日,1900余台日本二手車在山東港口煙台港運輸“登船”,發運駛向遠東港口,標志著以煙台港為中轉樞紐的“日本-煙台-俄羅斯-蒙古”跨境海上滾裝運輸新通道正式啟用,煙台港日本二手車中轉業務實現零的突破。
“作業期間,我們結合日本客戶需求,提前對接船公司細化方案,採取多條線路同時作業的方式提高裝船效率。同時,強化生產作業、生產督導、設備保障、安全監控全流程全方位保障。”煙台港滾裝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駿表示,今年以來,依托山東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平台,煙台港以打造東北亞中轉樞紐港為目標,聚力加快商品車通道建設。
3月13日,一列由山東高速集團統籌運營的山東中歐班列“日韓陸海快線”,從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中鐵集裝箱青島中心站)順利發出。這趟班列貨物主要為汽車配件、瓷磚、商用空調零件等工業用品,共110個標准集裝箱,經韓國的仁川港啟運后海運至青島港黃島港區,卸船后由膠黃班列運至中鐵集裝箱青島中心站集結發運,將經由霍爾果斯口岸出境,預計8天后抵達哈薩克斯坦布倫代站。
今年,山東高速集團將充分發揮山東中歐班列優勢,高標准建設濟南、青島陸海聯動樞紐,著力推動區域協同,強化濟青班列聯動合作,著力推動多種運輸方式協同,創新發展TIR運輸、公鐵聯運、海鐵聯運等多式聯運,加快建設濟南集結中心二期、上合經貿產業園等樞紐支撐項目,加密境外節點網絡布局,做大做強國際物流大通道,助推打造全省對外貿易合作新平台。(陶相銀 常青 夏國棟 杜曉瑩)
“新三樣”出海,激活外貿新動能
3月19日,在東營大海科林光電有限公司無塵生產車間內,全自動智能制造生產線高速運轉,機械臂揮舞不停,各種設備馬力全開,經過激光劃片、焊接、疊焊等十幾道工序后,形成了一片片晶硅光伏組件。
“目前,我們企業日產能達到了1.2兆瓦。正在生產的N型電池組件,比原來的T型功率提高了10%,是國內較早生產這種產品的企業。”公司生產總監張春紅介紹,公司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客戶需求,持續創新研發,生產更加高效的光伏組件產品,產品出口到日本、美國、德國、羅馬尼亞等多個國家。目前,公司的生產訂單規模達到80多兆瓦,其中出口訂單佔到了75%,最大一筆訂單來自德國,訂單規模達到50兆瓦。
當前,“新三樣”成為外貿領域的熱詞,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走俏海外,釋放山東外貿增長新動能。據青島海關統計,2023年,山東“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9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3%。
作為全國外貿百強城市,威海“新三樣”出口增勢強勁。據威海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全市此類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01.8%,成為拉動外貿新的增長點。
3月18日,位於威海臨港區的山東良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廠區內,首批總價值1000萬元的30余台二手新能源汽車正陸續發往白俄羅斯。這不僅意味著威海實現二手車自營出口“零的突破”,也進一步開拓了全市“新三樣”出口范疇。山東良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認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使我國二手新能源車海外銷量持續攀升,公司還將繼續開拓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海外訂單的增長,離不開產品競爭力的持續提升。日照超毅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磷酸鐵鋰電池、高效太陽能儲能系統,光伏儲能電動汽車充電樁系統等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技術創新型企業。“今年主要在家用儲能、工商業儲能和充電樁專用儲能三個賽道發力。”日照超毅新能源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許兆帥介紹,他們根據不同地區的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的銷售和推廣。壁挂系列的小型家用儲能產品主要銷往非洲、東南亞等地區,工商業儲能產品則主要銷往國內和歐洲地區。“相較於其他公司,我們最大的優勢在於一體化制造與銷售,客戶可以在這裡集中採購,產品價格更低,服務更好,配套也更全面。”
對“新三樣”出口企業來說,在練好內功的同時,需要更重視全球市場,更加積極地展開深度國際貿易合作。作為日照重要的“新三樣”生產出口企業——山東藍晶易碳新能源有限公司已經發展成為滿足諸多領域微儲能系統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一體化供應商,商業版圖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不少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我們在墨西哥、美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設立了銷售店面。近幾年,海外市場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公司出口量逐年增加。”藍晶易碳總經理趙志峰說,公司將全力聚焦上合組織國家、金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需求,加大銷售力度。
“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需要企業的堅守和創新,也離不開各地政策的有力扶持。為保障“新三樣”產品穩定高效出口,各地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如今,外貿出口已成為東營大海科林光電有限公司重要的業務增長點。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積極搶抓國際貿易市場回暖,以及全球加強對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有利時機,組織銷售人員參加線下境外展會,全力“出海”搶訂單。“在商務部門的幫助下,企業想方設法在穩定原有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新的海外市場。針對不同地區的客戶,制訂不同規格的產品生產方案,在不同的市場進行精准投放,目前成效比較明顯。”張春紅說。
政企合力拓市場,鉚足干勁穩訂單。廣饒縣深入挖掘出口新增長點,從較為單一的原油進口、輪胎出口為主,向多種類進出口轉變,太陽能光伏、電解液等產品出口實現新突破,成為外貿重要增長點。同時,深化外資外貿促穩提質行動,大力培育壯大外貿主體,對出口企業“一企一策”進行服務,促進全縣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李明 栗晟皓 陶相銀)
二手車出口資質全面放開,經銷商躍躍欲試
山東企業尋機二手車出口
又一個出海新機遇全面放開!
近日,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公告,3月1日起,二手車出口資質全面放開。自2019年濟寧、青島等地成為國內首批“試點”城市以來,山東二手車出口取得顯著進展:2023年,山東省二手車出口數量2.2萬輛,出口金額5.8億美元,數量和金額均同比增長超過3倍。
傳統經銷商試水國際貿易
“僅去年一年時間,公司便出口了1560台二手車。而在2022年之前,我們公司還沒做過出口業務。”韓波是棗庄中安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二手車出口業務海外市場負責人,這個轉折要從韓波所在公司的二手車銷售數據監控平台說起。銷售數據監控平台顯示,喀什成為其公司二手車歷年轉籍量排名第一的城市。這意味著,距離4000多公裡的喀什,到棗庄拿車數量最多。
新疆喀什與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8個國家接壤或毗鄰,有紅其拉甫、卡拉蘇等5個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2022年,公司派韓波前往喀什考察,將業務開拓至中亞、西亞等市場。從2022年6月到2022年年底,公司通過喀什銷往中亞地區503台汽車,2023年這一數字達到1560台,並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開設了一家銷售展廳。
棗庄中安是近年來山東二手車出口業務迅速增長的一個縮影。2023年,山東二手車出口數量、出口金額均同比增長超過3倍,主要出口至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較上年增加37個。
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現在的比什凱克,做汽車出口生意的中國人得有三千人。”韓波說,“以前隻有幾十人。”這個變化發生在去年5月到10月之間,不足半年,涌入中亞地區的中國二手車經銷商數量井噴式增長。
韓波所在的公司,新能源汽車出口量佔比八成多,在他看來,“新能源車打價格戰,價格低到大家都要沒有利潤了。”
“當大家都在擠一條船上的時候,我們開辟別的通道。”這是棗庄中安總經理尹濤的下一步設想。“我們設展廳的目的,就是想直接面對消費者,這種模式利潤空間更大一些。再下一步,售后服務跟得上,我們可以和很多的國內合作企業共同完成,我們提供服務、場地,合作車企出口的車可以在我們這裡銷售,同時我們來做售后。”尹濤看到,國外二手車的售后服務是一片尚待挖掘的新市場。
尹濤還將目光投向了非洲市場。“一些非洲當地經銷商來我們市場實地考察過,他們更偏好價位不高的日系車、韓系車,1萬元人民幣左右的燃油車,或是國內下線的營運車輛,這些車輛價格便宜。”
中策汽車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強也瞅准了非洲市場,採取了銷售、售后“一條龍”服務的模式。
推動二手車出口高質量發展
新選手入場,這池春水又將如何攪動?作為山東試點企業之一的負責人,陳強認為,現在這個階段,二手車企比拼的根本還是獲客渠道,“誰有能力拿到更多的客戶信息,和客戶建立直接聯系,誰就能獲得更多訂單”。
去年11月初,省商務廳組織省內30余家企業赴迪拜等地開展二手車貿易專題對接活動,吸引近百家迪拜等地的汽車貿易企業參與“一對一”現場洽談,意向成交額超過3500萬美元。
一直從事二手車國內貿易的煙台富嘉車行參與了此次對接活動。“回來以后,一直與活動上認識的客戶保持溝通,目前,已經陸陸續續簽訂了合作意向書。”煙台富嘉車行執行董事王瀠說。伴隨著我國二手車出口資質全面放開,公司已經在馬不停蹄地准備材料申請資質。“公司測算了一下,我們的目標是每月出口50台左右。”
山東省二手車出口協會會長何兆廣說:“3月1日起,山東根據國家規定放開二手車許可,原來隻有4個市,現在全省16個市都可以做了,更多的企業有機會把目標放在海外,逐步擴大銷量。今年,協會計劃帶領會員企業再赴海外,洽談貿易,對接客戶。”
除了牽頭組織貿易洽談,研究制定二手車出口支持政策、簡化業務流程、組織二手車出口航運物流直客對接、舉辦山東省二手車出口專題培訓班……省商務廳還努力為二手車出口車企搭好台,讓企業登場“唱大戲”。省商務廳副廳長王紅表示,“商務廳將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山東省二手車出口實施方案》並認真加以實施,推動全省二手車出口高質量發展。”(都亞男 張環澤)
尋機跨境電商,魯企開拓海外市場
作為壓縮貿易中間環節,突破時空限制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已成為外貿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跨境電商如何助力魯企擁抱海外市場?近日,記者在濟寧、濰坊、泰安等地進行了探訪。
線上發力 “賣全球”更快捷
3月22日下午,在山東恆旺集團有限公司,隨著手機攝像頭開啟,車間秒變直播間,員工李會化身主播,用流利的英語,向泰國、馬來西亞市場的客戶推介起了濟寧工程機械。
這樣的場景每天都在恆旺集團上演。“2023年,我們公司營收9.1億元,其中跨境貿易達3.8億元,同比增長57.2%。”恆旺集團總經理劉小偉介紹,圍繞“互聯網+工程機械”,公司建立跨境電商運營中心,將產品賣到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結合全區產業發展情況推動跨境電商發展,通過‘走出去’延長發展鏈條、打造產業集群。”濟寧市任城區商務局局長張慶介紹,恆旺集團等企業布局公共海外倉,打通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營銷新渠道,帶動全區工程機械出口大幅增長。
3月19日,在位於泰安市泰山區的山東岱銀紡織服裝集團智能工廠車間,工人正在趕制一批定制西服,肩縫拼接、內襯設計,一道道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
“四天前,一位美國客人通過網絡定制了這批衣服,幾天之后這批衣服就會漂洋過海,最終送到客戶手中。”岱銀集團董事長趙煥臣介紹,今年公司加大跨境電商培育發展力度,發揮美國海外倉、深圳電商團隊等優勢,加快拓展海外市場,同時帶動泰安更多中小企業擴大外貿出口。
據了解,今年山東將聚焦石油裝備、農產品、化工、汽配等優勢產業以及東南亞、西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培育一批跨境電商交易平台、跨境電商知名品牌、山東品牌商品展示中心。
“找到轉型之路,多虧了跨境電商”
3月20日,在中程(臨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車間內的自動化生產線上,一件件鋁合金汽車工具箱成型下線。這批工具箱將銷售到美國市場。
中程機械是一家鋁材加工小型企業,主要生產建筑鋁型材門窗產品,一年營業額500萬元左右,受房地產下行壓力影響下滑嚴重。去年試水跨境電商,轉而生產出口類汽車用品。“這條自動化生產線是去年新上的,專做出口工具箱,我們馬上還要做鋁合金汽車坡道。去年,單是一款鋁合金工具箱就出口了20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陳子超說,找到轉型之路,多虧了跨境電商。
“我們在做跨境電商業務時,會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文化風俗、消費習慣等,歐美消費者動手能力強,他們時常會訂購一些鋁合金梯子、高蹺、工具箱、汽車坡道等產品,這些產品臨朐鋁型材企業生產起來並不難。我們利用這些信息,對接供應鏈企業去定向開發產品,市場反響不錯。”山東途易商貿有限公司開發項目部高級經理井俊杰介紹,去年一年,這類工具產品就銷售了近600萬元人民幣,而且當地中小企業轉型的意願強烈,不少企業已更新了設備和技術。
同樣,通過走跨境電商個性化定制的路子,岱銀集團實現產品出口額大幅增長。岱銀集團推進服裝智能改造,投資實施了雷諾西裝智能制造及國際化高級定制項目,全力促進服裝生產經營模式的轉型升級。趙煥臣介紹,高效的個性化定制服務讓團體訂單周期縮短25%,個人訂單實現7-15天交貨,業務已拓展到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海外接單、國內制作,這些高端定制的西裝佔到企業出口總量的10%。
中小企業試水面臨不少困難
雖然試水跨境電商取得不錯效果,但在推廣過程中仍面臨不少困難。
“跨境電商對於處在三四線城市的企業來說,還是新鮮事物。‘小富即安’的思維成為企業試水跨境電商的一塊‘絆腳石’。”福世博(濟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成說,他們經常與當地企業謀合作,一些本地傳統企業反應冷淡,不願意嘗試。事實上,一個小案例就能說明問題:產業園運營不久,福世博就幫當地的哈桑服飾新開辟了印尼市場,3個月新增銷售額超40萬元。
運營過程中的資金難題也難以回避。“回款周期長、資金佔壓大是跨境電商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讓不少企業對其‘敬而遠之’。”王成介紹,跨境電商回款周期因出口區域而不同,存在“T(物流時間)+14”天、“T+8”天等多種情況,不僅佔壓企業資金,也潛藏匯率、物流等方面風險。除此之外,交易數據難以留存在當地、小地方招不來外語人才、地緣沖突風險等問題,也阻礙著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
目前,汶上縣正在以福世博為主體,推動中國(濟寧)跨境電商綜試區先行區建設。汶上縣商務局局長徐保平介紹,下一步,將完善跨境電商產業發展專項支持政策,上線運行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台,集聚一批優質項目孵化、培育、進駐,擴大區域影響力。
當前,跨境電商在引領制造業品牌化、搶佔產業價值鏈高端、打造外貿新質生產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下一步,山東將以“跨境電商+產業帶”為抓手,著力做強服務鏈,助力跨境電商鏈條更順暢更高效。(王浩奇 張鵬 曹儒峰 袁進 張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