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緊盯京津冀 上門招來“有研系”

2月18日,位於德州天衢新區的山東有研艾斯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有研艾斯”)無塵車間內,單晶硅棒被切割成1毫米厚的硅片,經過倒角、研磨、拋光等40余道工序后,准備出廠。在二樓辦公室,公司總經理閆志瑞正與技術人員就一客戶生產方案進行討論。
山東有研艾斯是省內唯一生產12英寸大硅片的企業,生產線一期總投資25億元,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從8英寸躍升到12英寸,不僅是‘個頭’的變化。硅片直徑越大,對生產技術、工藝、設備、原材料等要求就越高。山東有研艾斯攻克了單晶微缺陷、硅片平整度、表面沾污等關鍵技術難題。”閆志瑞說,目前,12英寸大硅片已在國內外多家知名集成電路制造企業開展產品驗証,今年下半年月產能預計達到7萬—8萬片。
德州是中國有研科技集團在全國投資布局規模最大、業務領域最廣的科技成果轉化基地,自2018年落戶德州以來,截至去年底已投資超97億元,建設了七大“有研系”項目,涉及大尺寸硅片、高純濺射靶材等領域,4個項目陸續投產。以此為依托,天衢新區又集中引進了毫米波雷達、液晶顯示屏制造、消費電子產品等10多個項目。目前,德州已成為全國重要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加快發展,“一線產業”在三線城市快速崛起。
回想產業從無到有的過程,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元同感觸頗深:“2018年,我們了解到有研集成電路用大尺寸硅片項目的信息后,研判認為這個項目有長期的技術儲備和現成的市場網絡,又是央企團隊,項目質量比較好。”王元同說,招商團隊及時跟進,與項目方進行密切聯系,詳細了解項目方訴求,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招商方案。
“看著兄弟單位在德州發展很好,當初承諾的政策都及時兌現,所以我們也來了。”去年9月,有研億金集成電路用高純濺射靶材項目在天衢新區通線量產。“講誠信,重服務,效率高”,這是有研億金新材料(山東)有限公司總經理滕海濤最直觀的感受。
投資持續加碼,服務必須要加碼跟上。“有研系”不少人才是從北京來到德州全職工作的,但受社保繳納地、個人檔案等限制,無法享受到當地的各類人才政策補貼。針對這一痛點,德州出台《人才政策“破格權”實施細則》,不久前,山東有研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和山東有研艾斯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均被納入首批享受人才政策“破格權”用人單位名單。“有了‘破格權’,團隊成員就能享受到當地的很多人才政策,這不是簡單的收入或待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德州惜才、愛才、護才的真心實意。”閆志瑞說。
德州始終將高水平開放、高質量招商引資,當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2023年,德州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開展招商活動和見証簽約22次,簽約合同內資額居全省第3位。
“上門招商就是爭取主動,全市主動上門對接項目、‘請進來’推動項目。”德州市投資促進局黨組書記、局長蔡潤說,接下來,德州將繼續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鏈,“走出去、請進來”,拓展高質量招商引資。(賀瑩瑩 韓哲 梁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