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旅游健康

東風散為雨,雨潤杏花開

2024年02月19日09:5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據新華社天津電 (記者周潤健)“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見龍”,北京時間2月19日12時13分迎來雨水節氣,“東風解凍,散而為雨”。

到了雨水節氣,太陽的直射點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北半球接收的日光每天都在增加,所以氣溫逐漸回升。來自海洋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逐漸向北進發,與北方的冷空氣相遇,在內地形成降雨。

這時的降雨多為細密如針的小雨或毛毛細雨,飄飄洒洒,散落在河流湖泊,留下點點微波。在水汽氤氳中,山河朗潤起來,天地也更加明淨。這種如絲如縷、如煙似霧的春雨,歷代文人雅士筆下多有描繪。杜甫說,“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秦觀說,“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千百年后,朱自清說,“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陰雨頻頻的早春,雖有少許清寒,可南方的杏花已經陸續綻開。唐代詩人羅隱感嘆,“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民俗學者、天津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來華表示,“風有約,花不誤,年年歲歲不相負”,雨水節氣的花信風依次是菜花、杏花和李花。在民間傳說農歷十二個月令的代表花中,杏花是二月的當令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初春斜飛的細雨中,一樹樹杏花帶雨,更顯嬌柔。遠望去,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宋代詩人楊萬裡在詩中寫道:“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

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墨客爭相吟誦獨佔風流的杏花。宋代詩人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一詩寫得尤其美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叫賣杏花之聲,預示著春回大地,可謂是“午夢醒來,小窗人靜,春在賣花聲裡”。

花開花落,雨潤風輕。在這個早春時節,不妨約上三五好友,出門走一走,吹吹風,賞賞花。觀杏花開時的多姿多彩,感杏花落時的繽紛絢麗,體味“楊柳依依江水生,杏花如雪落無聲”的詩情畫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2月19日 第 11 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