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從“人治”到“智治”,“智慧應急”筑強山東安全管理防護網

2024年01月29日09:02 |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
小字號

“石牛山路一處窖井內監測到可燃氣體濃度異常!”日前,青島市應急管理局收到來自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發出的警報,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前往現場排查。原來,距離監測設備200米處的供熱主管道發生漏損導致周邊井內溫度升高,引起沼氣堆積觸發了燃氣監測設備報警。經搶修,管道故障得以及時排除。

這是凌晨5點發生在青島市李滄區的一幕,去年4月上線以來,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已成功報警2900余起。

燃氣是城市的“命脈”,僅在青島主城區,就有568公裡燃氣管網及地下相鄰空間,而燃氣在生產、運輸、使用過程中線長、點多、面廣,安全形勢嚴峻復雜。“不只是燃氣。當前城市在發展中各種風險源、風險點相互交織、相互作用,防范不及、應對不力就會傳導、疊加、演變、升級,小風險也會變成大挑戰。”省應急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面對管理對象多元且復雜的城市安全應急場景,山東深入實施“智慧應急”工程,著力提升風險感知、監測預警、監管執法、輔助指揮決策、實戰救援和社會動員能力,應急安全管理正變得更堅實更有韌性。

安全生產監管逐步從“人治”走向“智治”。重要時段、重要崗位的應急值守狀況會直接影響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能力,在東營,借助數字化手段,監管部門得以了解高危企業的停產復工真實狀態。“通過將應急部三項崗位人員數據庫、公安部人臉數據庫、山東省‘電眼工程’數據庫、東營市數字化安全監管平台等進行數據融合,應急管理部門可以智能判斷企業重點人員的身份合規性和重大節假日期間值班在崗情況。”東營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了解,數字監管平台能對企業負責人未到崗、復工期間關鍵崗位人員未到場、自動停/復工未報備等6類疑似違法行為開展報警、預警並分別推送至市、縣區、鎮街等應急管理部門。在濟南,“泉城安全”綜合監管平台對每個監管對象建立信息碼,包含基本信息、資質証件、隱患自查整改、部門檢查復查、隱患排查質量等11項內容,根據監管對象任務完成情況系統每天自動賦分,由好到差分別呈現“綠”“藍”“黃”“紅”四種顏色,尤其“紅碼”企業,會推送執法部門。據介紹,上述經驗做法已向全省推廣。

充分發揮“智慧”動員力量,可有效筑牢安全防線。推出《山東省安全生產舉報獎勵辦法》的同時,山東開發省級舉報投訴信息系統,實現了全流程線上辦理、實時跟蹤、精准統計、高效處置。2021年就已在“愛山東”APP正式上線運行的“安全生產舉報模塊”,具有隨手拍攝和上傳身邊事故隱患、非法違法行為圖片等功能,可隨時舉報相關案件。“系統分離群眾舉報和投訴,流轉過程中自動隱去舉報人員身份信息,消除群眾顧慮。”省安全舉報投訴中心副主任喬孟表示。截至2023年,全省累計受理有獎舉報6.3萬件、獎勵858.6萬元,走在全國前列。

關鍵涉災信息和應急資源信息融合應用,則帶來了應急指揮保障能力的提升。據介紹,近年來,山東持續推進關鍵涉災信息和應急資源信息融合應用,接入鐵塔、高速、省“一網統攬”平台視頻監控,匯聚全省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成果數據信息,健全完善應急資源“一張圖”。目前已接入相關部門承災體信息、預警信息等數據資源220余萬條,初步實現一圖匯聚展示﹔建設物資保障管理系統,具備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調撥運輸等功能,納入生活保障、搶險救援、醫療衛生、社會安全4大類應急物資3955種約9218萬件,實現應急物資實時查詢、動態管理、共建共享,為有效應對處置突發事件提供了信息支撐。

記者了解到,今年山東將進一步強化應急安全管理科技支撐,推動電力監測預警系統在直管行業領域深度應用,深化危化品、非煤礦山和工貿行業領域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建設,開展危化品企業重點區域安全風險智能化管控、安全生產視頻智能識別等試點工程,持續提升風險隱患監測預警能力。(付玉婷)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