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山東匯“好品”,擘畫特色產業齊魯新畫卷

周素錦
2024年01月27日09:33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推進區域公共品牌建設,山東省積極打造“好客山東、好品山東”品牌體系,專注於優化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努力推動眾多的地方特色產品成為金字招牌,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讓越來越多的“山東好品”走向更大舞台。

全球漁具80%來自中國山東,而其中有一半來自威海﹔全國每10件鵝肥肝產品,有7件來自山東臨朐﹔目前國內最大的靈芝種植基地在山東冠縣……齊魯大地的寶藏特產,共同為山東的特色產業發展譜寫出生動篇章。 

創新發展模式 推動產業利潤雙位數增長

鵝肝作為世界三大珍饈之首,口感細膩、味道鮮美,令人艷羨垂涎。實際上,國內市場上七成的鵝肥肝產自山東臨朐。

由於山東臨朐與法國朗德省處於同一緯度,氣候條件相似,滿足朗德鵝的養殖條件。1980年代,臨朐縣引進第一批純種朗德鵝種苗,自此以來朗德鵝正式在臨朐扎根,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存欄朗德鵝100萬隻,年出欄400萬隻,年產鵝肥肝5000噸,佔全國產量的70%,居全國首位和亞洲第一。

煎好的鵝肥肝,香嫩可口。臨朐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0年,臨朐縣畜牧業發展中心組織成立了臨朐縣鵝產業協會,形成“協會+企業+合作社+基地+養殖戶”的發展模式。通過制定行業標准,加強行業自律,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使企業的檔次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不斷提高。先后培育了尊潤聖羅捷、春冠、東大等眾多國內知名專業化朗德鵝養殖加工一體化企業25家,培育出“聖羅捷”“春冠”“西祥”等國內知名鵝肥肝品牌。

據介紹,臨朐縣生產的鵝肝醬、鵝肝醬、鵝肝醬等系列產品遠銷日本,歐洲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0余個省市的高檔飯店及高檔餐飲企業,鵝肥肝產品直供香港、澳門,遍及日本、韓國、東南亞等海外市場。

目前,臨朐現有鵝肥肝生產相關企業100余家,重點鵝肥肝深加工生產企業25家,全國2/3以上的鵝肥肝深加工企業位於臨朐。連續五年以來,產業利潤保持雙位數增長。 

發展特色產業 助推靈芝及其衍生品落地

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被譽為“靈芝之鄉”,全縣擁有靈芝大棚1萬余座,年產靈芝子實體、孢子粉1.2萬噸及靈芝盆景80萬余盆,靈芝產量和交易量分別約佔全國的50%和60%,是全國最大的靈芝種植和貿易基地。

冠縣靈芝。聊城市委宣傳部供圖。

冠縣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為靈芝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冠縣的靈芝種植業經過近40年的發展,規模由小漸大、產業由弱變強,靈芝已經成為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的特色產業。目前,冠縣已形成一條完整的靈芝產業發展鏈條,主要包括:靈芝品種研發、大棚養殖、園區化發展、產品深加工、科技研發、市場營銷、文化旅游、藝術創意產品等。

冠縣靈芝種植品種以赤芝、紫芝、鹿茸芝為主,種植方式為棚體袋料栽培。目前全縣靈芝種植面積突破萬畝,專業種植戶3000余戶,從業人員5萬余人,靈芝盆景佔全國的80%以上,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靈芝種植銷售集散地。保守估計,靈芝產業可為當地創造年產值25億元以上,萬余名農民群眾實現了增收致富。

近年來,冠縣的產業價值鏈與產品附加值都有了顯著的提升,其中特色產業投資佔總投資比例達91.4%,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了27萬元/人,吸納就業人數為8000余人,每年接待游客125.6萬人次。

2023年11月,靈芝被正式納入“藥食同源”物質目錄,這將為靈芝及其衍生產品的生產提供更為科學、規范的依據和指導。下一步,冠縣將繼續布局靈芝高端深加工全產業鏈,培育靈芝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集聚區,打造全國最大的靈芝交易平台,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靈芝百億產業集群的規劃目標。 

抓住發展機遇 搶佔新興產業高地

全世界80%的漁具產自中國山東,半數產自威海,而能夠使這個產業迅速擁有國際市場話語權的“國之重器”正是材料之王——碳纖維。

碳纖維是一種高強度高模量纖維,其含碳量在90%以上。相比其他纖維材料,碳纖維具有出色的耐高溫性能,在所有化纖中居於領先地位,被廣泛應用於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因其杰出的性能而得以被視為優良材料。

威海一家碳纖維生產企業的工作人員正在自動裁布機旁工作。徐向楠攝

寶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由生產傳統漁具轉型生產碳纖維復合材料的企業。作為全球碳纖維產業的第一家“黑燈工廠”,寶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研發制造高端超薄超低樹脂含量碳纖維預浸布,在業內高端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0%,產品廣泛用於航空航天、手機折疊屏等高端或新興產業領域,是目前國內碳纖維行業的領軍企業。

“國內高端碳纖維供不應求,拓展纖維公司的碳纖維產品型號全、科技含量高,市場非常緊缺。”寶威新材料總經理姜波介紹,“碳纖維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景廣闊,目前各地競速碳纖維產業發展,但威海擁有很強的技術優勢。”

作為全球重要的漁具生產基地,山東威海近年在產業鏈上“逆流挺進”,主攻碳纖維關鍵原料,培育了國內碳纖維新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形成了以該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和“生態圈”,搶佔新興產業高地。目前,威海市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現有規上企業52家,截至2023年10月,營業收入達57億元。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