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美麗山東建設,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
1月15日,榮成市好運角旅游度假區北部海濱公園,游客在沙灘上賞海景、觀海鷗。(王福東)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2023年,山東縱深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開局起勢,全省3186個項目扎實推進,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不斷提升。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抓實抓好降碳減污擴綠,扎實推進美麗山東建設,打造綠色低碳發展高地,並從強化節能降碳、深化污染防治、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等方面作出具體部署,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列出“施工圖”和任務清單。
能源領域是降碳減污的主戰場。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栩委員認為,報告提出的探索“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模式,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的客觀需要,也是提升可再生能源開發消納水平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的必然選擇。華能山東公司擬在東部沿海區域,高質量開發建設日照風光火熱燃氫儲一體化基地、膠東半島風光火核儲一體化基地,並統籌考慮電力熱力“源網荷儲”系統平衡和抽水蓄能、綠氫“制儲輸用”一體化項目實施條件,研究打造集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存量煤電、重型燃機、抽水蓄能及制氫項目為一體,以綠色能源為主、低碳清潔火電和多種儲能方式調峰、智能化智慧化運維的多能互補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為我省“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探索道路。
破解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兩難”悖論,必須探索適應行業特性的減排方式。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委員認為,報告提出“一業一策”推進高碳行業減排,有助於高碳行業結合自身實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侯軍表示,推動高碳行業減排,需要相關責任企業全面落實綠色低碳發展主體責任,把環保工作提升到企業生存發展重要基礎保障的高度來認識,堅持全流程環保治理、全過程推進實施、全方位實施創新,切實解決環保突出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東營打造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在東營市委書記楊國強代表看來,東營工業基礎雄厚,突出抓好石化產業“減油增化”、延鏈強鏈,做大做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就能不斷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我們將科學推進節能降碳,積極規劃建設零碳產業園、零碳工廠,加快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同時聚力開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關鍵技術攻關,扎實推進重點示范項目建設,不斷豐富應用場景,打造CCUS全產業鏈示范基地。”楊國強說。
在肥城經濟開發區,坐落著一個神奇的儲能電站,不燒煤、不燒天然氣,而是通過地下千米的廢棄鹽穴將空氣壓縮實現儲能,被稱為超大號“城市充電寶”。報告中提到要建成肥城鹽穴壓縮空氣項目。肥城市市長范長征代表表示,落實這一工作部署,肥城今年力爭盡快實現中儲國能300兆瓦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並網發電,加快建設中能建350兆瓦、中電建2×300兆瓦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和壓縮空氣儲能裝備制造基地等項目,著力構建“前端擴能建穴—中端鹽穴儲能—后端建網延鏈”生態鏈條,聚力打造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新型儲能示范基地、千兆瓦級鹽穴儲能基地。
藍天碧水淨土是人民群眾的深切期盼。在基層工作二十多年,濟南市槐蔭區中大槐樹街道裕園社區黨委書記劉雲香代表對此深有感觸。她說,自2020年裕園社區開始推行垃圾分類以來,大多數居民已養成“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的好習慣。她建議,政府應建立財政持續投入保障機制,加大在垃圾分類方面的財政投入力度,同時加強宣傳,通過生活垃圾分類激勵約束等,進一步激發公眾參與積極性。
為了讓人民群眾在生態環境領域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侯翠榮表示,將對全省16市開展第三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再集中解決一批突出問題,聚焦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噪聲、油煙、惡臭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同時強化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污染協同治理,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綠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美麗中國的主基調。沂南縣境內沂汶蒙三河匯流,山地、平原、丘陵各佔三分之一。近年來,沂南縣搶抓國家實施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重大機遇,投資10.25億元實施了森林提質、世界地質公園、小流域水土流失、土地整治和水土保持四大單元10項具體工程,沂南還獲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看到報告中“實施沂蒙山、萊州灣、大運河、小清河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的部署,沂南縣縣長冉凡亞代表說,將持續跟進抓好前期保護修復項目的后期管護運營,鞏固提升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著力形成具有沂南特色的生態保護修復治理模式。
生態保護修復離不開技術支撐。“報告中提出,建好北方海洋環境應急處置中心、黃海海洋輻射監測基地,這些都是針對我省當前生態保護過程中的一些關鍵問題提出的,是出於生態安全考慮作出的重要部署。”列席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潘光建議,在做好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同時,要更加重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發揮好各地養護觀測站的作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常青 於新悅 陳曉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