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聚焦山東大學:漢籍合璧 文脈賡續

本報記者 王 沛
2024年01月16日09: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搜集整理流散的中華古籍,建立數據庫推動數字化利用

漢籍合璧 文脈賡續

本報記者 王 沛

圖為全球漢籍合璧工程部分出版成果。 山東大學供圖

古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由於種種原因,大量中國漢文古籍流散於境外,其中不乏中國大陸缺藏的版本和品種。2017年,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啟動,2018年,該工程被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作為國家重點文化工程列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山東大學是該工程的責任主體單位。

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旨在將境外所藏中華古文獻的全部情況調研摸清,進而對中國大陸缺藏的品種和版本進行復制、出版、整理和綜合性研究,從而完善中華古文獻的存藏體系,為國內文化建設和國際文化交流提供文獻支持。2023年,全球漢籍合璧工程出版了138種漢籍珍本、10種漢籍點校整理成果、2種漢籍與漢學研究著作。

匯集300多個學術團隊千余位專家學者

走進山東大學國際漢學研究中心古籍書庫,淡淡的書香扑面而來。細細看去,書籍按照經、史、子、集排布。全球漢籍合璧工程首席專家助理陳肖杉介紹,這是我國古代圖書的四部分類法。其中子部書籍主要涉及諸子百家思想及藝術、譜錄等,這也是全球漢籍合璧工程的起點——《子海》整理與研究。

為何從子部開始?上世紀60年代,諸子學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高亨任教於山東大學,結撰《先秦諸子研究文獻目錄》(手稿),交予山東大學董治安教授,子書整理與研究便成為山東大學傳統學術特長和研究方向。師承董治安,山東大學講座教授鄭杰文立志把子書整理與研究推向深入。2010年,他提出對境內外現存子部漢籍進行系統整理和研究,項目命名為“《子海》整理與研究”。當年6月,該項目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

2013年,陳肖杉考取山東大學研究生,開始參與相關項目。最開始,他隻能做一些基礎性比對工作,但是隨著對古籍的認識不斷深入,陳肖杉有了新的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整理古籍仿佛在與古人對話,我們有責任把這些瑰寶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

目驗、復制、整理研究……經過團隊共同努力,2013年11月,子海項目首批重大成果發布,出版了《子海珍本編》《子海精華編》。

基於子海項目的經驗,2014年,山東大學提出對境外經、史、子、集四部古文獻進行調查、復制、整理和綜合性研究,並建設各類相關數據庫。2017年,全球漢籍合璧工程正式啟動,工程包含調查編目、整理研究、數字化三大部分,共有300多個學術團隊共千余位專家學者參與其中,鄭杰文擔任首席專家。

調查團隊足跡遍布95個國家的1988家圖書館

書籍刊刻,不同版本特征各不相同。見得多了,陳肖杉逐漸熟悉了古籍鑒定。

“這張書頁的書口部分是白色的,叫做白口。”他說著,拿起一本書,是上課用的教具。古籍印刷后需對折裝訂,有的裝訂處會有一條黑色的細線,而到了明初,這條線加粗,被稱為大黑口。僅看裝訂線,也能初步判斷古籍年代。

但是,有些古籍也不好判斷。有一回,陳肖杉發現一本《說苑》,這是漢代劉向編纂的小說集,曾收藏這本書的清代藏書家黃丕烈認為這是宋本。“后來發現有幾頁被撕掉了。”陳肖杉說,缺失的那幾頁正是說明版本特征的書頁。

陳肖杉說:“每一本書都要編目人員親眼看過。”由於圖書館每日借閱量有上限,團隊成員有時需奔波幾小時才能看上四五本漢籍。調查編目團隊成員在全球各地奔走,足跡遍布五大洲95個國家的1988家圖書館,基本掌握了境外漢籍存藏情況,數量約為187.5萬部。

據介紹,團隊成員要對境外每一部書進行信息錄入,與境內古籍逐一對比,將所有流散於境外的古籍逐一登記,並編撰版本目錄。這個目錄與常見的目錄不同,是對書的特征進行詳細描述和記錄。“比如說行款,什麼字體,邊框有什麼特征,等等。”陳肖杉說。

研究對比后,產生了兩項成果:目錄編和珍本編。珍本編就是對缺藏版本進行高精度掃描,顏色等還原程度都很高,留下古籍數字化資料的同時,也避免古籍被過度使用,使其得到真正的保護。

工作量如此之大,如何組建調查編目團隊?據了解,全國有近30所高校和科研機構派人參與調查境外漢籍,其中從事調查編目的人員達420余人,其中既有高校教師,也有留學生和海外華人。

實際上,調查編目只是第一步。文獻若是存在底本不佳、校勘不精、訓釋訛誤等問題,研究工作便無法得出科學結論。因此,古籍需經初核、復核,初選、復選,才能確認是否具備復制的價值﹔經過專業、精細的校對,才能成為可信可靠的學術研究資料。

眼下,成員們正加速推進境外漢籍存藏數量的摸底調查,目前已經比對完成36萬多部漢籍編目工作,從中遴選並復制稀缺漢籍1600余種,其中260種已出版。

建立數據庫,推進漢籍數字化利用

每整理一本古籍,團隊成員都要盡力將其來龍去脈研究清楚。“每一本書都有故事。”陳肖杉說。

“保護利用好古籍,是我們的使命所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正在加入我們,共同努力,展現中華文明賡續綿延、生生不息的力量。”鄭杰文說。

今年,全球漢籍合璧工程還將目驗編纂或修訂完善境外漢籍版本目錄25萬條﹔對90個境外藏書機構進行進一步調查和溝通﹔復制1000部境內缺藏漢籍﹔新開展15種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境外漢籍的點校整理工作﹔新開展2項漢籍與漢學研究項目……

雖然任重道遠,但鄭杰文信心滿滿。為了讓古籍真貌永存,山東大學依靠數字化手段,建立了古籍數據庫。目前,山東大學已經與全球20余所圖書館或藏書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正在建立的全球漢籍目錄數據庫第一期錄入書目36萬余種,另有全球漢籍圖像數據庫、全球漢學研究論著數據庫也將同期推出。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5日 第 11 版)

(責編:鄭浦麗、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