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副刊 | 濟寧南陽古鎮:運河明珠 夢中水鄉

孫現富
2024年01月13日09: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輕舟蕩漾在碧波之上,穿行在蘆葦叢中,偶爾遇到揺著小船的漁民。隨著湖面漸行漸寬,水流輕緩了許多。水天相連之處,綠蔭掩映之間,一座“漂浮”在湖面上的古城映入我們的眼帘——南陽古鎮到了。

南陽古鎮,是明清時期的運河名鎮,位於山東濟寧微山湖北端,由東西長三千五百米、南北寬五百米的主島和一百多個自然小島組成。縱橫交錯的水路網和大運河從鎮中心穿過,形成了“島在湖中浮、河在島中過、鎮在島上居”的獨特景觀。

從空中鳥瞰,南陽古鎮猶如一把多彩的琵琶鑲嵌在煙波浩渺的微山湖上。我們到的時候,古鎮剛剛下過一場小雨,天氣格外清爽。古鎮上的老街並不長,不足三米寬的青石板路,貫通古鎮中心繁華地帶。主街兩側為石壘台階,緊密相連的過街涼棚讓這裡“晴不見日,雨不漏水”。沿著崎嶇的小路向小巷深處走去,飛翹的檐角牆,青青的石板路,仔細看,石板路上還留有深深的車轍,歷經風雨的沖刷,依然保持著歲月的模樣。

“南陽古鎮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綻放在大運河上。”向導小崔就是古鎮人,娓娓道來古鎮的歷史。

是的,追溯起來,南陽古鎮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最初這裡只是一個小漁村,村上的人大多姓段,所以叫段家行。到了元代,隨著大運河的不斷開挖,南陽古鎮也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微風中,我登上延德橋,放眼運河岸邊,店鋪林立,匾額風雅,仿佛仍能感受到當年的興盛和繁華。來自南方載滿絲竹白米的船隻,桅檣林立,篷帆遮雲。如若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耳邊傳來的也許是吳儂軟語,也許是地道的京腔。清代詩人趙執信乘船沿運河南下,經過這裡寫下詩句:“歷歷千艘北上天,南音入耳總堪憐。微風忽逗吳儂語,卻憶昌亭夜喚船。”

世事更迭。隨著內河水運地位的邊緣化,加上經濟重心慢慢東移,南陽古鎮一度失去它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位,可也因此讓古鎮保留了難得的歷史風貌。如今,穿鎮而過的運河依然述說著漕運故事,古街石碑見証著往昔商貿的興盛,庭院小巷彌漫著古鎮人家的煙火,眾多游客來到這裡尋找夢中的水鄉。

在古鎮人的心裡,穿鎮而過的大運河是古鎮的血脈和靈魂。每一條街巷,每一座建筑,每一寸草木,都和它相伴,靜靜守候。直到今天,許多古鎮人家仍臨河而居。對於生活在古鎮上的人們來說,最愜意的事情就是枕著運河的波濤入眠。

清澈的微山湖水哺育著質朴的南陽人,浪涌的大運河水造就了南陽人。在狀元胡同,我感受到了南陽人的個性。十八歲那年,南陽才子馬西華進京科考。本以為把握滿滿,卻因沒給主考官送禮,最終試卷被調了包。名落孫山的馬西華悲憤不已,回到家鄉后臥病不起,含淚寫下一篇《錢賦》,對當時的社會弊端進行尖銳抨擊。后來為了紀念馬西華,鄉親們把他家所在的胡同稱作“狀元胡同”。

同樣和“錢”有關,與狀元胡同一路之隔的胡記錢庄,卻用百年歷史演繹了另外一個道理。創建於清代的胡記錢庄是南陽古鎮最早也是現存唯一的錢庄。走進四合院,后堂的一副對聯吸引了我:“待人寬三分是福,處世讓一步為高。”看似簡單的兩句話,折射的卻是朴素的哲理。據說這是胡氏家訓,也是胡記錢庄賴以生存的“法寶”。正是這份家訓的傳承,讓胡記錢庄成為“運河第一錢庄”。

在南陽古鎮,十家有八家都會經商開店。這和當地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當年這裡因水運之便,鎮上店鋪鱗次櫛比。山珍海味,本地特產,應有盡有。直到今日,鎮上依然店鋪林立。尤其是古鎮的一些特產,看似“土”,卻很有韻味。在一家店鋪,一束束干枯的蓮蓬,形態各異,別有一番意境。印象中齊白石先生畫過一幅《蓮蓬蜻蜓》:一隻蜻蜓,兩個蓮蓬,一動一靜,頗有意趣。因為喜歡這幅畫,我在這家店鋪裡忍不住精心挑選了幾枝蓮蓬。

結賬時,我夸贊店家大姐:“你們真厲害,把蓮蓬都做成了文化。”一句話像是說到了大姐的心坎裡,她笑著應答:“以前隻知道賣蓮藕,現在呢,荷葉茶、蓮心茶、藕粉,就連干枯的荷葉、蓮蓬,都成了工藝品。”

傍晚時分,我們走進古運河畔的順河村。八十多歲的胡奶奶正和老伴忙著炸藕盒,熱氣油香在這座古朴的庭院中彌漫開來。

順河村在南陽古鎮東頭,依河而建,是鎮上最具代表性的村庄。傳統的橫向院落與運河相垂直,形成前店后宅、下商上住的格局。村裡,很多人家都在沿街設置了入戶門樓,花草綠樹映襯之下顯得十分典雅。庭院之間有巷道連接,巷道盤繞迂回,可以直接通向南陽湖和大運河。至今,村裡人還保持著“河邊住,水上行”的生活習慣。

傳統文化是歷史名鎮不能脫離的“生命土壤”。在南陽古鎮,我驚喜地看到,在挖掘古鎮經濟價值的同時,仍然注重運河文化的獨特內涵,堅持“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把河湖景觀的水韻和漁家文化的風貌相融合,開發出多個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產品——漁家婚禮、魚鷹捕魚、觀荷放魚……不僅保留了歷史的記憶和文化的傳統,也為鄉村旅游發展注入了活力。

哨音悠悠,魚鷹飛翔,精彩的魚鷹表演開始了。湖面上,停泊著幾隻滿載魚鷹的小船。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漁民悠閑地坐在船頭,嘴裡一會兒吹哨,一會兒吆喝,好像在對魚鷹發號施令。幾十隻魚鷹“訓練有素”,不時在水面上游來游去。有的疾馳飛奔,尋覓魚兒的蹤跡﹔有的猛地來一個大翻身,扎入水中,沒過幾秒鐘,浮出水面的時候,已經叼上來一條鯉魚……這種魚鷹捉魚的作業方式,在南陽古鎮已經綿延數百年。不過,現在這已不再是漁民謀生的手段。漁民們旺季的時候捕魚,淡季的時候,就加入鎮上的旅游表演,向游客展現古老的運河文化。

如今站在湖畔,滿目碧水清波、鷗鷺翔集,還能不時看到小銀魚、毛刀魚調皮地跳躍翻滾,仿佛在和人們打著招呼。看到這樣的場景,陪同我們的當地朋友很是感慨。他說,如果不是政府當年踩下破壞式發展的“急剎車”,也許就沒有今天“漁舟唱晚”的美景了。曾經有一段時間,微山湖周邊重污染企業林立,昔日清澈的湖水快要變成“醬油湯”了。

一定要重現一湖清水!當地政府痛下決心,先是關停了湖周邊污染嚴重的企業,又通過清退養殖水域、清理湖區人工養殖設施等措施,終於還湖水一片清澈與安寧。

對此,本是古鎮人的向導小崔有著更深刻的感受。她家所在的村子從前都是以漁為生、以船為家。然而慢慢地情況發生了改變。“有段時間,看著湖水越來越渾,魚越捕越少,父親每天都發脾氣。聽說政府部門實施禁捕退捕,他二話沒說,主動地加入了護魚隊。”

和小崔的父親不同,漁民老杜最初對禁捕退捕政策還有些情緒。后來,政策宣講讓老杜逐漸動了心。看到鎮上組織漁民就業培訓、支持漁民就業創業、引導漁民轉產,老杜的疑慮徹底打消了。“以前,捕魚是為了謀生﹔現在,護魚是為了子孫。我們幾個打心眼裡支持,還參加了環保志願服務隊!”說罷,便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老杜說,他們的“環保志願服務隊”成員有一半過去都是漁民,現在都上岸定居,保護生態、保護魚類成了主業。說著,他打開了腰間的小喇叭,來了一段自編自唱的“數來寶”:“南陽鎮,大運河,保護魚類好處多……”

告別老杜,我的耳邊仿佛還回蕩著他那爽朗的笑聲。善良的南陽人不善言辭,但他們懂得一個道理,古鎮因水而建,因水而興,離開清澈的湖水,生活隻會變得越來越干涸。在他們心裡,守護一湖清水,不僅僅是保護一座古鎮,更是守護自己的生命。

蒼茫暮色中,夕陽正慢慢落入湖面,南陽古鎮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上,眼前的一切好似一幅年代久遠的水墨畫。畫中,湖面上,波光粼粼,漁歌點點﹔古鎮裡,街巷悠長,庭院深深。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3日 08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