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聚焦山東這位考古領隊,記錄考古發掘背后的故事

2024年01月13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聽考古領隊講述考古發掘背后的故事——

為中華文明圖譜勾勒精彩一筆

開欄的話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強調:“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回望波瀾壯闊的中華文明歷史,經史子集裡書寫著一脈相承的文字,水墨丹青中飽含著“弦歌不絕”的期待,龜甲木牘裡蘊藏著“思接千載”的心緒。放眼今日之中國,中華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機勃勃,神州大地升騰起“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氣象。

本版今起推出“講述·賡續歷史文脈 譜寫當代華章”系列人物報道,關注那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

山東城子崖遺址考古執行領隊張溯——

“觸摸陶片,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溫度”

本報記者 李 蕊

北風冷峭,在山東濟南市章丘區城子崖遺址發掘現場,張溯(見圖,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握著一把手鏟,小心翼翼地刮著土層,窸窸窣窣的聲響在周圍回蕩。

張溯

80后張溯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張溯笑言,自己是“陰差陽錯”地與考古結了緣。

“起初報考的是山東大學中文系,結果被調劑到考古專業。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考古過程跌宕起伏、生動有趣,實際上考古工作很平淡、枯燥。”張溯說。

為何能堅持?“從書本走向實踐,興趣油然而生。”張溯說,“上課時,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畫出一件件文物﹔大三實習時,我來到濟南月庄遺址,觸摸陶片,我感受到了歷史的溫度。”

橫貫齊魯大地的齊長城,沿泰沂山脈迤邐而行。2008年,山東啟動“齊長城資源調查項目”,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張溯參與其中。

“老鄉們稱當地的齊長城為‘野長城’。上山的路滿是荊棘,隻能請老鄉在前邊拿著鐮刀幫忙開路,我們背著二三十斤的物資翻山越嶺。”張溯回憶,有一次野外勘查,突然下起大雨,隻能臨時返程。一行人走到一處山澗,蹚著水前進,水淹沒了膝蓋,還隱約聽到了狼嚎,“一顆心提到了嗓子眼兒,從中午一直走到夜裡12點,才走出山。”

歷經一年時間,張溯與同行隊員基本厘清了齊長城泰沂山段的長度、路線、建筑方式、保存狀況。“正所謂‘欲學術之發達,必視學術為目的,而不視為手段而后可’,當發表出學術成果,我才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張溯說。

在張溯看來,考古發掘就像“開盲盒”。“由於每一處遺址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有時確實能開出‘驚喜’,但是,過程是漫長的,必須要有一種甘坐冷板凳的執著。”張溯說。

以城子崖遺址為代表的龍山文化,是繼仰韶文化之后我國新石器考古的又一大重要發現。目前,城子崖遺址已進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海岱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項目,張溯擔任此次發掘的考古執行領隊。

“發掘是在城址北部,遺址地層疊壓關系復雜、密度大。站在探方裡,就像看一處復雜的微縮景觀。”張溯介紹,這兩年,他們耐下心來、抽絲剝繭,細致分析每一個堆積單位究竟是怎麼形成的、有何特征,疊壓打破關系是怎樣的,再根據堆積特征和出土陶片分析其年代……

城子崖遺址發掘的另一難點,在於涉及多學科知識。張溯不但從書本中學,還會外出“拜師”學習。在工作中,張溯結識了一名山東大學在讀博士,恰巧在章丘區焦家遺址工作。“我會向他請教地理方面的知識,他也常來找我,探討對比兩個遺址的不同點。”張溯說。

“考古就是讓我們看見歷史的那雙‘眼睛’,讓我們明白人類是如何從漫漫歷史長河中行進至此。正因如此,才有了一代代考古人躬身田野、接續奮斗。”張溯說。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3日 05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