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風口上的夜校,能否詩意地棲居?

顧玉雪 喬姝
2023年12月30日09:35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

在山東,夜校正在遍地開花。12月28日晚,濟南市圖書館推出的“濟圖YEAH歸人”市民夜校正式開課,峰時1.9萬人在線爭搶300個課程名額,多門課程分鐘內告罄,成為2023歲末濟南的一個現象級文化事件。

曾經承載著時代記憶的“夜校”,為什麼突然火爆?“遍地開花”,又是否會曇花一現?人民網記者走進山東夜校,帶您了解當下最時髦的“夜生活”所承載的當代青年願景。 

12月28日晚,“濟圖YEAH歸人”市民夜校正式開課。張有水攝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

在籌備濟南市首個官方夜校——“濟圖YEAH歸人”市民夜校項目時,濟南市圖書館發起了《如果你的城市有夜校,你會去上嘛?想學點啥?》調查問卷,了解民眾對於課程的選擇及意見。

“濟南人還是挺‘卷’的。”濟南市圖書館文化活動部主任李德虎發現,在兩千余份問卷回復中,視頻剪輯、辦公軟件使用、面試技巧、公文寫作等“職場必備技能課”最受青睞,其次是化妝、非遺手工、咖啡制作、瑜伽舞蹈等“興趣愛好”類課程。

濟南接踵而來的寒潮與暴雪,讓報名時間一再延遲,但課程設置和授課教師等“備菜”早已上齊。

“我們參照問卷中大家最感興趣的項目進行了課程設置。”李德虎介紹,授課老師基本來自駐濟高校,非遺類課程邀請了山東非遺傳承人授課,大部分課程的單節費用低於30元,並提供課后咨詢等后續服務。

從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學費,以及非遺手藝等不尋常的課程種類上,不難看出,相比於盈利,“濟圖YEAH歸人”的公益屬性、公共文化屬性更強。

“公共圖書館肩負著從事智力開發、開展社會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職能。”李德虎表示,“希望乘著夜校的東風,更加精准地對接市民的公共文化需求,豐富城市夜間文化生活,助力構建學習型社會。”

12月21日上午10點,“濟圖YEAH歸人”市民夜校正式啟動報名,端口開放后,峰時1.9萬人在線爭搶300個名額,其中,“零基礎美妝課”50秒告罄,“非遺手工課掐絲琺琅”1分鐘內滿員,“手機短視頻剪輯課”2分鐘內報滿。而此前,小紅書等社交平台就已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搶課攻略。

市民排隊辦理夜校入學手續。李德虎攝

“濟圖YEAH歸人”市民夜校的亮相,成為泉城濟南的一個熱搜話題。

“后疫情時代,許多人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希望通過各種渠道提升自己。”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訪問學者王小婷表示,官方夜校的公益屬性,就是為了幫助青年以低成本獲得種類豐富的課程服務。

“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對生活和工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大家都在想辦法增強自己的硬核實力。”山東藝術學院國際藝術交流學院化妝教研室主任宋陽開設的“零基礎美妝課”包括人物形象設計概論、護膚美妝常識等。宋陽認為,“報名夜校的學員中,增強技能、滿足興趣、社交需求等因素兼而有之。”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能讓年輕人在夜校裡踏踏實實待上一個半小時,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大師課白菜價”這麼簡單。

“上班不給力,職場人需要PlanB”,上夜校,是體驗向上生長與自我認同的一種方式。有人想重拾少年時的愛好,有人想用較低成本在眾多興趣中“試錯”,有人想建立初步的知識體系提升修養,有人想找尋精神家園、社交圈子。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都想學。”山東網友“愛生活的小陳”稱,夜校是“用長大后的經濟能力,慷慨宴請小時候的自己”。

“下班之后才是生活”,不為“拿証”,不求“考級”,純粹為了快樂而學習。28歲的濟南姑娘荔枝直抒胸臆,“我知道晚上早睡,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會更高,可我就是不願為了工作削減自己興趣愛好的時間。” 

“手機短視頻剪輯與拍攝”課堂,老師現場講解,台下學員動手操作。李德虎攝

在王小婷看來,夜校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傳播和交流的空間,承擔的重要使命是為民眾提供持續學習的資源和空間。帶有公益性質的夜校提供的“平價知識”,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的精神需求。

此前,濟南市圖書館開設的“夜讀空間”,除周一閉館外,每天開放到晚上十二點,工作人員表示,一直保持在高位運行狀態中,晚上10點之前基本座無虛席,總體上座率在80%以上。

除了濟南市圖書館這類公共文化場館開設的夜校外,不少官方公益夜校也在山東遍地開花——

在濟南洪家樓街道福潤社區,今年10月份開設的社區藝術夜校免費教授樂器演奏、瑜伽舞蹈、國畫等課程﹔在青島膠州鄉村夜校,育嬰師、面點師、電焊工、叉車、傳統秧歌、法律知識講堂“點餐式”培訓,蹚出鄉村振興新路徑﹔淄博市在各區縣普遍開設了女子夜校,設置了品位生活類、親子關系類、生活保健類等7大類課程,已累計送課1000余場次,惠及5萬余人。

夜校學員上台充當模特,老師現場展示化妝技法。王建元攝 

“夜校”走紅,更要走遠

官方夜校的強公共屬性,意味著可容納人數的有限,市民夜校課程搶課期間“一課難求”的火熱狀態,讓不少人看到了“學習坑位”供給缺口背后的機遇。

“謝不言”算是濟南最早嗅到“夜校”商機的人。10月底,他操盤的“濟南新青年夜校”賬號在某網絡平台發布了一系列與“夜校”話題有關的筆記。短短兩周,兩千多人被拉進了名為“濟南夜校”的微信群。“一個新來不到1月的實習生負責運營,兩個賬號一天能加滿微信群。”

在一篇推文中,“謝不言”毫不諱言自己的流量變現路徑:“……拿夜校這個話題去圈流量,再整合一下市場上的興趣培訓機構,說白了就是整合資源,空手套白狼,本質是個中介模式,做的是一個撮合生意。”

商業夜校的門檻,著實不高。當眾多年輕人被網絡上花樣繁多的夜校招生貼吸引時,他們中的部分人可能無意間上了一所引流的豪華郵輪。不少復刻模式、售賣商業課程的個人或機構,由於沒有官方背書或者專業的機構備案,不確定師資與學費流向,也被網友質疑。

“最近的夜校是什麼騙局嗎”,質疑網絡夜校貼的評論區裡,不少網友吐槽這些私人機構像草台班子的同時,坦言“如果不騙人,還挺想去”。

“人們對生命多樣性的追求從未停止,夜校學習的熱潮背后,體現了當代青年聚焦自我成長、豐富精神生活的普遍社會心態。”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鹿玉翠認為,“要想長期保留下去,要注意辦學機構的資質,全面規范現有夜校機構,不要砸了牌子。” 

咖啡品鑒與制作課。潘百尚攝 

目前來看,公立機構開設的公益性夜校課程尚未有效覆蓋目標受眾,“有心報名、無處報名”的受眾在把目光投向民間商業夜校時,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試錯成本﹔部分商業夜校“賺快錢”的運營思路,也會破壞行業生態,從而在輿論上過早地為“夜校熱”降溫。在未來,官方與民間兩個場域,或許可以探索如何發揮各自優勢相互補足,促進夜校的可持續發展。

大浪淘沙,“夜校”走紅,更要走遠。

長期以來,與少兒教育和老年大學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青年群體公共文化教育的大片空白。有行業人士認為,以興趣和自我成長為導向的夜校“出圈”,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實踐,更是學習型社會終身教育高速發展的足音。 

夜校學員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李德虎攝

學習型社會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隻有棲居的大地為個體提供充足養料和良好環境,才有持續健康的推動力。

起步階段的成人夜校,如何在學習型社會的“星空”下詩意地棲居,無疑需要對完善相關監管、優化政策環境、整合社會資源等進行更為深遠的思考。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