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藝考15年:當“趕考”成為歷史,家長和考生都鬆了一口氣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日,山東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統一考試陸續拉開大幕。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招生工作安排,2024年起,山東將不再允許高校跨省設置校考考點,所有高校藝術類專業校考工作均在學校所在地組織。這意味著,以往每到考試季,濟南、青島、濰坊的街頭上隨處可見背著畫板、樂器赴考的藝考生將成為歷史。
歷時15年,山東藝考基本實現統一考試
曾經,藝考是很多高中生走進大學的一條“捷徑”。根據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數據,2007年,山東藝考報名人數達到歷史極值,為16.9萬人。當時藝考火到什麼程度?每年從春節之后的大半個月時間裡,濟南、淄博、青島和濰坊考點周邊,幾乎都被身背畫板袋和馬扎的藝考生佔據。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本應是旅游淡季的這些北方城市,中低檔的酒店旅館基本一床難求。“濰坊當時是全省最大的考點,學校都統一安排住宿。”曾參加2007年藝考的王凱告訴海報新聞記者,當時自己有想報的學校在濟南考試,就需要一個人來濟南,那時網絡遠沒有現在發達,到了之后才發現考點周圍的酒店都爆滿,還是在同學介紹下,才找到一個由學校宿舍臨時改造的大通鋪床位,就這樣一晚上還得20塊錢。
2009年,山東率先對美術專業進行全省統考。此后,藝考政策不斷加碼。2017年6月,山東省教育考試院下發通知明確,2018年起,山東文學編導類專業實行全省統考。當時,業界專家普遍認為,這是藝考專業全面走向統考的一個信號。
2020年11月,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關於我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招生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的說明》,明確將通過三年的時間,在現有校級聯考的基礎上,將所有藝術類專業校級聯考改為省級統考。
今年11月,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關於印發山東省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確,2024年,山東省藝術類招生專業劃分為美術與設計類、書法類、舞蹈類、音樂類、播音與主持類、表(導)演類、戲曲類等7個類別。其中,美術與設計類、書法類、舞蹈類、音樂類、播音與主持類、表(導)演類實行省級統考﹔戲曲類專業實行省際聯考,省際聯考成績作為考生專業成績。
在考生普遍關心的校考方面,在2019年1月,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就曾專門發文明確,除經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2019年高校美術類一般不組織校考﹔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不再組織校考。
今年,《通知》又專門提到,2024年,所有高校藝術類專業校考工作均在學校所在地組織,不再跨省設置校考考點。和以往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可設置校考不同,2024年起,即使是這些高校,它們的大部分專業也不再設置校考。以山東為例,2024年,山東省僅山東藝術學院一所高校組織校考,而且隻有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雕塑兩個專業。
文化分“門檻”連年提高,閱卷、錄取都向普通文理類看齊
從2009年以來,山東藝術類專業考試改革頻頻。不難發現,這些改革最重要的目的一是促進考試公平公正,讓每個考生都憑實力進入理想的高校﹔二是讓考生是真正因為喜歡才去學藝術,而不是把藝考當做一個通往大學的捷徑。
數據顯示,受美術統考影響,2009年,山東美術類專業高考報名人數大幅下降。當年,山東省共有5.4萬考生參加當年美術類專業高考報名,較前一年減少3.65萬人,降幅達40%以上。此后十幾年,山東美術類專業高考報名人數一直維持在這個水平。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山東不再允許高校跨省設置校考考點,藝術類專業報名人數將進一步下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組織校考的專業在山東的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這比之前高出不少。
同樣,在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下發的《山東省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招生工作實施方案》中,考生專業課成績在綜合成績中的佔比進一步降低。其中,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舞蹈類、表(導)演類,綜合成績按照文化成績佔50%、專業成績佔50%計算﹔書法類綜合成績按照文化成績佔60%、專業成績佔40%計算﹔播音與主持類綜合成績按照文化成績佔70%、專業成績佔30%計算。
近年來,山東省藝術專業類別本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還不斷提高。按照相關規定,2024年,播音與主持類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書法類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的75%﹔舞蹈類、表(導)演類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的65%。實行省際聯考的戲曲類專業本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的65%。高職(專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與普通類二段線相同。
此外,很長時間以來,藝考圈裡不斷被曝出招生“黑幕”。而造成這些招生名額被“明碼標價”的主要原因就是招生工作不透明,院校權力過大,一些教授就能決定考生成績。全省統考則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這些“黑幕”的出現。海報新聞記者曾連續多年參加過山東美術統考閱卷開放日活動,全省十幾萬張試卷,每張都要經過確定樣卷、分檔、復審、標識檔次、評分、仲裁、統分等七步。
全省試卷經各地市招辦運輸到統一的試卷保管室后,進行清點和核對數量,然后會打亂地市順序重新擺放﹔隨后按要求鋪展試卷、評卷,經過根據檔次對照表分檔,復審專家審核、標識檔次等步驟﹔此后試卷將交回試卷保管室,為已標識檔次的試卷編寫臨時編號,掃描入電腦﹔最后評卷場地要為已標識檔次已編號的試卷打分,形成考生單科成績庫,並上報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最后,由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將考生的單科成績合成考生的總成績。這些閱卷步驟與普通文理類高考閱卷步驟幾乎如出一轍。
此外,藝術類專業的錄取也在向普通文理類錄取看齊。2018年,山東省對藝術類本科、專科批次的錄取,實行平行志願投檔,採用統一的綜合分計算公式。統考、聯考專業(專業類)實行平行志願,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願,考生理論上可以填報60個院校志願,大大增加了考生被錄取的概率。
考生和家長都是改革的受益者,有考生能省好幾萬元的趕考費
除了考試公平外,趕考費過高一直備受考生和家長吐槽。王凱說,自己當年光在趕考上花的就得近一萬塊。“我老家是威海的,那時候考試主要是在濟南、青島、濰坊、淄博四個城市間趕場。”王凱給海報新聞記者算了筆賬,那時考試時間近一個月,他幾乎五天就要換個城市,而且有的考點距離市區還挺遠,光在交通費就花了2000元,算上20多天的住宿每天100元,再加上每所學校報名費150-200元不等,一趟下來少說也得七八千元。
其實,美術只是眾多藝考專業中趕考花費較少的專業。2014年,海報新聞記者曾採訪過一位趕考的音樂生小王。他學的專業是排鼓,幾個鼓加起來重量高達55kg。陪同小王考試的有三個人分別是他的爸爸、堂哥和司機。當時藝考開始僅六天時間,但小王僅在樂器運輸方面的花銷就已經突破了1萬元。小王的父親說,整個藝考期間,幾人需要在濟南、濰坊、臨沂、聊城這些城市中來回轉。
不過,近年來,在實行統考之后,這些藝考生的趕考成本開始大幅降低。按照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的最新規定,除少數藝術類專業院校外,今年,絕大部分考生不再需要來回在多個城市奔波。(孫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