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家文:做一棵青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在古人眼裡,挺拔的青竹是堅韌的象征,其不畏艱難險阻,以破土破石的毅力扎根於大地上。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審計部的苑家文就是一個像青竹一般的人,他滿懷執著與熱情,深深扎根在自己熱愛的崗位上。
1995年,財會專業畢業的苑家文來到青州卷煙廠財務處工作。在那個電算化還不發達的年代,財務做賬還是用手工賬本,面對紛繁復雜的數據,需要反復核對、校驗,確保准確無誤才能填入表格。苑家文總是格外認真,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記錄每一筆款項的來龍去脈,一沓又一沓參差不齊的原始單據也被他裝訂得格外整齊。“要想在財務工作上有所成就,急於求成是萬萬不行的,必須踏踏實實做好手頭每一件小事。”苑家文說。
隨著科技發展,算盤、手工賬本被逐漸取代,苑家文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卻從未改變。他先后在材料主管、成本主管、報表主管、財務處副處長崗位歷練,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積累了豐富的財務管理工作經驗,猶如一棵青竹,心無旁騖地向下扎根。
2006年,因工作需要,苑家文被調至山東中煙審計部。審計工作周期長、強度大,涉及業務廣、部門多,難度也就更大。然而工作任務越重、工作越繁忙,苑家文越是敢啃硬骨頭。他常常與自己較勁,不肯放過一個知識盲區,把每個審計項目都當成一個全新的挑戰,學習政策法規、研究環節流程、判斷重點方向、貫穿大數據思維、預計審計結果,每一項苑家文都要下苦功夫,把各個事項弄懂學通。憑借這股韌勁兒,苑家文逐步成為審計工作的“多面手”。
苑家文的辦公桌下面總是放著一個行李箱,行李箱的把手早已被磨得發亮。這個小小的行李箱裡,裝的是審計人的另一個“家”。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審計人員有大量外出審計任務,除了執行企業內部審計任務,苑家文多次被抽調參加國家局組織的巡視和審計等工作。面對繁雜的工作任務,四處奔波、加班加點成了“家常便飯”,苑家文從無一句怨言。移動儲存設備、筆記本電腦、幾套換洗衣服、一雙運動鞋……小行李箱裡是苑家文出差的全部家當,隨時准備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苑家文獲評山東省內部審計工作先進個人,多次獲省委組織部、省審計廳、省內審協會等書面通報表彰。
從年少青蔥到鬢角微白,轉眼間,苑家文在財務審計崗位上已經走過了28個春秋。他猶如一棵青竹,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穩扎穩打,以實際行動激勵著身邊的人。(秦華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