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網紅城市的治理“密碼”

——看淄博張店如何讓社會治理更精准更高效更可感

2023年12月03日09:19 |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初冬時節,寒潮來襲,淄博市張店區八大局便民市場裡,往來游客依然不少,商家熱情招呼,買賣依舊不錯。

八大局由兩條主要街道組成,南北向街道長670米,東西向街道長580米。街道雖不長,但今年“五一”假期,進出八大局人數達到峰值,最多的一天達到26.5萬。而整個張店區,戶籍人口58萬,“五一”假期張店區日均人流量達100萬。

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作為淄博主城區,張店人口密度高,各方利益訴求復雜多元,市民“12345”熱線投訴量長期佔據全市四分之一,過去群眾滿意度排名在淄博五區三縣及兩個功能區中連年墊底,基層社會治理面臨嚴峻考驗。

但事實証明,持續構建網格化、標准化、數字化、法治化“四化”社會治理體系的張店,不僅經受住了非常考驗,也逐漸探索出了把糾紛“吸附”在基層、讓矛盾化解於群眾家門口的新機制,讓社會治理更精准、更高效、更可感。臨近年底,一個好消息傳來:今年淄博市群眾滿意度測評,張店提升4個位次。作為社會治理矛盾集中的中心城區,這樣的成績殊為難得。

在社會治理上激發新效能,張店何以能?

訴求一站收 治理更智慧

綜合指揮平台“一張網”統攬大街小巷

走進張店區市民訴求服務中心,科技感十足的“智慧駕駛艙”引人注目。

覆蓋一整面牆的屏幕,中間部分是張店全域網格地圖,工作人員隨手圈出一塊區域,立即彈出區域內人口數、適齡兒童數等信息。“以往教體局進行學區劃片,入戶走訪費時費力,有了這個功能事半功倍!”張店區委政法委副書記趙榮海說。

話音未落,屏幕上彈出一條預警信息:37名市民集中反映,天悅小區東側道路上學放學高峰期車輛擁堵,反映工單數39件。

經過“智慧駕駛艙”態勢實時感知,這條信息被認定為高頻事件,平台賦予緊急程度最高的紅色,立即派單至相關部門和鎮辦進行處理,有關部門30分鐘內趕到現場,快速解決問題。

張店區市民訴求服務中心科技感十足的“智慧駕駛艙”。

基層社會治理,最忌力量分散、各自為戰。張店區委書記郭慶說,張店將區綜治中心升級打造成區市民訴求服務中心,整合69個涉民部門、13個重點行業專業調委會,形成集“矛盾訴求糾紛收集、分流處置、分析研判、指揮調度”等功能於一體的“一站式”工作平台。全區8個鎮(街道)、149個社區(村)同步設立市民訴求服務中心(站)。在此基礎上,“智慧駕駛艙”將警源、訴源、訪源三大源頭,12345熱線、民情速遞二維碼等8個通道訴求一口匯聚、實時展示。

改革順利推進的關鍵在於數據賦能。過去,不少張店市民投訴,從樓下燒烤店飄來的油煙味嗆鼻子,關著窗戶都能聞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淄博燒烤最火爆時,全市燒烤店超過1600家,張店區超過300家。但自從有了“燒烤油煙一張圖”,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與其有了投訴再管,不如發揮數字化優勢,從源頭抓起。”張店區大數據中心副主任魏冠林說,沿著這個思路,區大數據中心、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對接重點燒烤店鋪油煙監測傳感器數據,制作“燒烤油煙一張圖”。油煙指數一旦在一段時間頻繁超過閾值,平台會立即報警將案件推送至管轄鎮辦,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取証處理,問題迎刃而解。

數字賦能難點在於去除“數據煙囪”,讓數據資源標准統一、互聯互通。“過去,政府各部門獨立採集數據,數據不僅分散,而且標准不一,導致海量數據長期處於‘條塊分割’和休眠狀態。”張店區委政法委書記邢樂崢說,以地名地址為例,由於標准不統一,同一地址在不同部門的表述五花八門,公安延誤出警、市場主體虛假注冊的事時有發生。

家住車站街道城南社區的王曉發現,自家單元樓下多了一塊“智慧門牌”。她掏出手機掃一掃門牌上的二維碼,樓棟行政區劃、所屬街道社區、門牌號信息一應俱全,還可以一鍵連線社區書記、網格員、社區民警。

張店在全省率先探索編制“統一標准地址”。新冠疫情期間,張店花了一年時間,組織基層網格員為全區149個社區(村)、24428個樓棟全部編碼,讓每棟建筑有了統一標准的“身份証”,用地址串聯起社會治理要素,實現了空間地理和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標准地址就像一個吸鐵石,放到每一個數據庫裡,能夠精准吸附與樓棟相關的所有信息。”邢樂崢舉了一個例子:借助標准地址,張店供電中心將2萬余條不規范或錯誤地址數據進行匹配更新,節省了大量運行成本。

標准地址只是張店區數據資產的一部分。張店構建區智慧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綜合指揮平台,打通各級各類平台24個,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人口底庫、標准地址、企業信息、公共信用4個基礎庫,以及3個主題庫、7個專題庫,歸集各部門業務事項792個,接入視頻數據3萬余個,應急、交通等城市運行重點領域覆蓋率達到95%。治理服務數字化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市民訴求中心‘一站式’接收群眾訴求,綜合指揮平台‘一張網’統攬大街小巷,我們努力讓每一個人的呼聲訴求都能得到迅速回應,讓精准治理覆蓋城市每一個角落。”郭慶說。

事在“格”中分 資源“格”中沉

矛盾糾紛90%在村居和鎮辦實現化解

以數字化手段一網兜起大小事,只是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步。以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才能繡出城市的品質品牌。發揮網格作用,推動資源下沉,是張店精細化社會治理的又一招。

記者在湖田街道新華街社區了解到這樣一起糾紛:一位老人在老伴去世后,在子女不知情的情況下再婚,導致子女對房屋產權歸屬存在質疑和不滿,雙方產生矛盾沖突。

談起兩年前的這件事,新華街社區黨總支書記褚靜記憶猶新:“網格員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沒有懂法的人參與化解糾紛,一戶處理不好,可能帶來連鎖反應。”

一籌莫展之時,褚靜微信聯系了張店區人民法院湖田法庭法官賈磊。通過視頻連線,賈磊解答了部分疑惑。雙方約定時間,在網格員、社區工作者、法官等多方力量參與下,妥善解決了糾紛。這種法官實時在線、矛盾不出社區的“E+智慧法庭”模式,在張店得到推廣。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裡”,是黨委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隨著基層治理任務越來越重,社區載重過多,需要添加更多動力。”邢樂崢說。

張店區車站街道王舍社區網格員及時解決巡查中發現的問題。

配備1466名專職網格員,專職下派253名科級干部和工作人員,統籌公安、司法、城管力量充實網格,廣泛征集志願者……張店堅持事在“格”中分、資源“格”中沉,構建起“一網八員”多元糾紛工作體系:“一網”即全區1466個網格,“八員”包括專職網格員、樓長、單元長、社區民警、物業負責人、法律顧問、醫務工作者和下派社區干部。

這麼多資源下沉到網格,會不會造成資源浪費、效率低下?和平街道推進“警網融合”的做法值得思考。

非警務事項多一直是困擾基層民警的頭疼事,如何讓民警從繁重的非警務事項中抽身?和平街道建立警網聯動指揮中心,下設110派警平台、網格派警平台。接警后,民警與網格員同時到現場,遇到非警務事項,民警可先行離開,由網格員作后續處理。出警完畢后,雙方向各自平台反饋情況。“推進‘警網融合’后,民警出警時間下降41%,居民反映問題數下降63%,處結率提升28%。”和平派出所所長徐東升說,合理分工、優化配置,讓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

在張店,基層不僅有資源可用,還有調動上級資源的“發號令”。張店區委副書記於壽磊說,張店把很多地方探索的“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有效做法,進一步提升為“村居發令、部門執行”新機制:遇到社區難以解決的問題,社區書記可以以“平安張店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名義,調動責任部門現場解決糾紛。

淄博“出圈”考驗網格化治理效能。車站街道工盛社區因為緊鄰火車站,陸續有居民拿空置房屋開辦民宿,接待外地游客,最多時共有30余戶業主經營民宿。沒過多久,噪音擾民、佔用公共資源、破壞小區環境等舉報投訴,就不斷擺到社區黨委書記李沖的辦公桌上。

“那段時間,我和網格員、樓長每天都在各個民宿間穿梭,化解了一些矛盾,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李沖一邊摸底,一邊琢磨,何不利用社區每周舉行“民情懇談日”的機會,把大伙召集起來,一起議一議,商量解決方案?

“沒想到,議事會一開就是三次。”全程參加會議的錦園小區2號樓樓長王化生說,會議一開始有些火藥味,觀點針鋒相對,但大家的目的都是解決問題,道越論越清,理越辯越明。

最后由李沖提議,大家協商通過了《民宿入住小公約》。雖然隻有短短的6條,但執行效果很好,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社區民宿沒發生一起投訴。

“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諧穩定創建在基層,借助外來資源和激發內生動力‘兩手’都要硬。”於壽磊說,截至目前,張店已實現矛盾糾紛60%在村居解決、30%在鎮辦解決、10%在區級解決,實現了把矛盾糾紛發現在基層、吸附在基層、化解在基層的目標。

管理就是服務 服務就是管理

非常時期的社會治理成為干部作風能力的“試金石”

“一斤六兩,一共48塊,您拿好。”送走從河北慕名而來的“老饕”后,白冰長舒一口氣,終於清閑下來。

今年是白冰經營的白老三汆丸子食鋪扎根八大局便民市場的第22個年頭。時至今日,聊起上半年八大局的火熱場面,白冰仍感覺不可思議。

八大局街道不長,商家不少。隨著淄博“出圈”,最多時達到478戶。“五一”假期,進出八大局的人每天都在20萬以上,車水馬龍、摩肩接踵。

張店公安分局賈庄派出所組織警力在轄區夜市燒烤攤進行巡邏、安全檢查。

淄博不是旅游城市,今年卻經歷比旅游城市更大的考驗。非常時期的社會治理成為干部作風能力的“試金石”。“那段時間,沒睡過一個囫圇覺,處理的都是最棘手的事務。”張店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譚延聆說,為疏導八大局交通,他們組織力量,晝夜不停施工,40小時修好了一條750米長的道路。

沒有停車位,張店用10天左右時間,將澇淄河西岸空地改造成停車場,400個車位免費開放﹔車輛秩序亂,有關部門連夜從濟南購買升降樁,邊查圖紙邊施工,一夜時間,八大局南北路口各增加6個升降樁﹔行李沒處放,就搭建移動板房,拉來快遞櫃,組織志願者免費看管行李,還提供快遞服務……

老百姓對社會治理的意見和怨言,多數表現在管理和服務方面。“我們要讓服務走在監管前,普法走在執法前。”張店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劉華說,以消費維權為例,張店實行“先行賠付”機制——隻要消費者投訴問題屬實,政府先賠付再追究商戶責任,讓消費者不出市場就能得到暖心的維權服務。

社會治理讓市場主體、人民群眾滿意,既考驗黨員干部的執行力,又倒逼專業能力提升。今年淄博燒烤火了以后,住宿的游客呈幾何倍數增長,但現實是:淄博全市僅6萬張床位,主城區張店也隻有2.4萬張,供需嚴重不平衡。

一房難求,商家自然有漲價的沖動。如何讓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張店市場監管部門深研有關政策,選定淄博燒烤火爆前的一段時間,准確統計轄區內所有賓館及房型在該時間段內的真實價格。“得到上級部門批准后,我們採取了價格臨時干預措施,允許假期價格在我們測算價格基礎上上浮50%,並告知商家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劉華說,這一舉措公開公平、合理合規,贏得市場主體認可。

管理就是服務,服務就是管理。理念一變天地寬。今年以來,從讓路讓景的市民,到溫情執法的交警和城管,從絕不短斤少兩的商戶,到隨處可見的志願者,從呼聲訴求及時回應到城市管理智慧化,張店不僅給外地游客留下美好印象,更讓廣大市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細“治”入微,繡花功裡夯基礎,張店正努力讓“網紅”變“長紅”!(李子路 於新悅 劉磊)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