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匯聚鄉村煙火氣 唱響富農幸福歌

2023年11月21日10:21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深秋的蔬菜之鄉,整個城市如詩境一般五彩斑斕,令人心曠神怡。沿著鄉間小道一路前行,進入壽光市洛城街道呂家堯河村的果蔬基地。遠遠眺望,一排排果樹長勢正旺,仿佛一簇簇紅色的雲團點綴在田野間。

近年來,山東濰坊壽光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主動融入鄉村振興大局,自2020年1月起結對幫扶呂家堯河村后,著重在產業、增收、基建上發力,細化幫扶舉措,選派扶貧干部1名任駐村第一書記,組建幫扶隊伍開展助農服務,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幸福樹”結出“致富果”

走進呂家堯河村的合欣農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景象,幾名村民穿梭於枝葉繁茂的蘋果林間,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馥郁的果香著實沁人心脾。

“現在正是蘋果的豐收季,每天採收能賺到100元,在農場裡幫忙,我每年能收入一萬五千元左右。以前,像我這種家庭婦女,就是田間灶台兩頭轉。自從魏書記帶領大家打造了研學旅游農場項目,村裡很多人都有了工作,收入增加了,干活也有勁了。”呂家堯河村58歲的村民張富強正熟練地剪切果梗。

張富強所說的魏書記是壽光市局(營銷部)駐呂家堯河村第一書記魏樂光。這幾天,呂家堯河村種植的蘋果、秋梨、山柿等逐漸成熟,魏樂光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和村民們一起採摘、裝箱、送貨。

自從來到呂家堯河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以后,以魏樂光為代表的駐村幫扶隊就協同村兩委大力發展農場種植產業。如今,全村已建成番茄冷棚23座、草莓暖棚17座,還有200多畝的有機果蔬採摘基地。

“幾個月前,我們剛把蜜桃採收完成。現在採摘的是露天富士蘋果,與大棚種植相比,露天的果實雖然生長周期受限,但是因為投入成本小且口感更好,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到了採收季,游客能來研學採摘,村民支起桌子就能賣農產品,發展產業不僅讓鄉村變漂亮了,還帶動村民增加了收入。”魏樂光高興地說。

幫扶隊員幫助村民採收果實

為了延長採摘觀光期,駐村幫扶隊協助村民栽植了櫻桃樹、火龍果樹、山楂樹,養殖了土雞、水鴨子和黑山羊,他們積極推進“農業+文旅”發展模式,協助村兩委加快“農家樂”、露營基地、度假民宿等項目建設,推動農業資源充分利用。僅這幾項,村民人均增收就達到了3.38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7個。村子發生的可喜變化,吸引了很多青年返鄉創業,投身到美麗農村建設中來。

“以前的呂家堯河村很少有人來,沒想到現在成了‘金山銀山’,來村裡考察交流的團隊也絡繹不絕。這幾年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作為幫扶隊的一員,我也感到特別滿足。”幫扶隊成員張曉麗對村裡的變化感觸頗深,“每一次到村開展幫扶工作,總想為村民多干些好事,無論是幫忙採收、搭建大棚還是開展線上直播,我們願意用‘辛勤指數’換取村民的‘幸福指數’。”多年來,看著村民們買了汽車,蓋起小樓,幫扶隊員們也感到由衷地高興和欣慰。

“小蝦米”打通“黃金路”

“張大叔,您在屋裡嗎?我們又來收你的蝦醬咯。”

“在呢在呢,下著雨你們還過來,路上可是很難走啊,先進屋喝點水,歇歇腳咱們再說。”

9月26日一大早,呂家堯河村的“農產品採收小隊”准時來到村民張同慶家裡,滿滿一箱子近70瓶的蝦醬和630元現金很快完成了“交接任務”。

這支“農產品採收小隊”是壽光市局(營銷部)為了解決村民農產品銷路難題,專門成立的志願幫扶組織。早在今年1月初,呂家堯河村駐村幫扶小隊在開展志願活動時發現,大部分村民以制作和銷售蝦醬為生,但大多習慣以“逢場趕集”的傳統方式售賣,經常會出現客源不穩定和產品滯銷的問題。在隊員們協商一致后,他們決定成立一支農產品採收小隊,幫村民把這些蝦醬銷售到更遠的地方。

開展社會調研、學習農產品銷售技巧、設計環保特色包裝、聯系集中銷售場所……那幾天,駐村幫扶小隊忙得團團轉。今年春節前后,第一批包裝精美的蝦醬正式向南三裡農貿市場發車,但令隊員們意想不到的是,在成熟的實體市場中,推廣方式和生意競爭異常激烈,三天過去了這批蝦醬依舊無人問津。

“不管怎麼樣,要讓村民們賺到錢,不能第一次就讓他們打了退堂鼓!”既然走線下銷售的方式碰了壁,那就讓蝦醬特產上“雲端”試試。隊員們決定轉變銷售思路,積極為小蝦米尋找更加廣闊的市場平台。

咨詢了壽光有經驗的帶貨主播后,隊員們也開啟了“網紅帶貨”之路。他們先是在朋友圈、團購群裡發布蝦醬銷售信息,又開通了視頻號和線上直播間,拍攝了蝦醬制作、村落文化、民俗傳統等微視頻,為了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他們嘗試在田間地頭直播帶貨,還為同城客戶提供了免費送貨到家的服務。

幫扶隊員開展民俗特產線上直播

很快,訂單如同雪花片一般襲來,滯銷的蝦醬在隊員們的努力下銷售一空,拿到盈利的村民們喜笑顏開,連連夸贊幫扶小隊幫他們解決了大問題。有了成功的經歷后,隊員們信心十足,便決定將這支臨時成立的隊伍保留下來。目前,“農產品採收小隊”已幫助村民銷售蝦醬700多箱,共1.7萬余瓶,幫助村民增收10.2萬多元。

“隊員們幫我賣蝦醬比我自己賣的銷路還好,我都不用起早貪黑去趕集,直接在家等著他們上門來收,今年我還打算多做點蝦油蘿卜哩。”79歲的村民張鳳蓮對這支“農產品採收小隊”贊不絕口。

銷量倍增,口味絕佳,增收喜人,這支“農產品採收小隊”的“業務”也更加繁忙起來。除了義務幫助村民代銷蝦醬以外,他們還把村裡的蝦油蘿卜、咸蟹子、醉蝦、扒谷等特色民俗特產推向市場,根據市場反響及時指導村民們調整和豐富產品口味。截至9月底,採收小隊已經累計幫助村民和村集體合作社代售民俗特產超過17萬余元。

“別看我們小隊隻有9個人,但是小隊伍能聚合大能量,隻要能真真切切幫助村民增加收入,再苦再累我們心裡也是甜的。”農產品採收小隊隊員梁琦說,“現在,我們有了非常穩定的合作企業和顧客群體,下一步,我們准備從拓展品類、打造品牌和文旅協同等方面繼續發力,幫大家把這些好產品都‘嫁’出去,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有保障。(李可馨)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