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濟南高素質農民培育“333”模式:打造鄉村振興人才“新引擎”

2023年11月20日11:02 |
小字號

11月19日,濟南市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市級示范性培訓蔬菜產業帶頭人專題培訓班,在歷城區港溝街道蘆南鄉創基地開班。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趙冰,濟南市農業農村局正處級領導干部劉振偉,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處副處長王付強,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濟南市分校校長田相旭參加開班儀式,部分區縣管理人員及蔬菜產業帶頭人共100余人,在這裡參加為期6天的培訓。

本次培訓是蔬菜產業帶頭人專題班,蔬菜產業是濟南市農業支柱產業,佔到一產總量的34%,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菜籃子工程建設,2021年來,累計投資9.5億元,支持菜籃子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22年,全市蔬菜播種面積148.9萬畝,產量高達712.6萬噸。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濟南市堅持“需求導向、產業主線、分層實施、全程培育”工作思路,以“培訓一批學員、帶動一方農民、助推一項產業”為培育目標,2013年以來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2.3萬人次,今年計劃培訓3600人,其中,省級示范性培訓242人,市級示范性培訓965人,區縣級培訓2393人,分層分類分專題開展培訓,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三個精准”打牢培訓基礎

農民需求是培訓的導向,精准摸清農民需求、精准遴選班次學員、精准設置培訓課程,這是每年培訓准備工作的必修課,也是讓培訓更“接地氣”的基本功。

今年3月份,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科教處組織開展農民培訓需求專題調研,通過網絡問卷調查、進村入戶摸底、調研座談走訪等多種形式,發放紙質版、電子版調查問卷1000余份,充分掌握了農民培訓意向對象和培訓需求,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培訓對象庫,分析歸納不同年齡、不同產業和農時節令的共同需求,確定了今年培訓的目標、內容和形式,做實抓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時施教”,為培訓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更好遴選符合條件學員,特別注重青年從業者遴選,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共青團、婦聯、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推薦鄉村好青年、退役軍人、返鄉創業大學生等新農人參加專題培訓班次,設置農村創新創業者培養、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培育等內容,培訓一批經營管理型人才,提升學員創新創業能力、產業發展能力、鄉村建設服務能力。

針對種植農戶、家庭農場主、生產服務組織等經營主體的生產人員,聚焦十大特色產業集群等重點工作,設置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和種養加能手技能提升培訓,實施分區域靈活組織、分品種專題組班、分技術專家授課、分階段針對培訓,促進農民生產技術技能、產業發展能力、農民素質素養協同提升。

“三個注重”提高培訓質量

始終把提高培訓質量作為主攻方向,注重理論課程針對性、注重實習實訓實效性和注重培訓方式創新性,讓農民學員一聽就懂、一學即會、一用就靈,不斷提高培訓吸引力。

“在培訓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在‘講什麼’上找重點、‘誰來講’上下功夫、‘怎麼學’上動腦筋,緊貼農民需求開‘菜單’,提前發布培訓方案,征求學員意見並進行調整完善”,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正處級領導干部劉振偉說道。

據悉,濟南市高素質農民培訓課程設置兼顧“綜合素養課 +專業技能課 +能力拓展課”模塊,師資陣容注重“院校專家 + 政策講師 + 農技專家 + 土專家”組合,課堂教學融合“專題講座 + 案例教學 + 討論交流”方式,現場教學採取“觀摩交流 + 實地體驗 + 實踐操作”形式,為更加貼近農業生產發展需要,今年提高了實習實訓的比重,在田間地頭、溫室大棚、農民田間學校、專業合作社、觀摩點進行授課,邀請各實訓基地技術、服務、管理骨干進行現場指導,培養學員現場操作與實踐能力。

“實習實訓是農民最容易接受的授課方式,‘田秀才’‘土專家’現場解答疑惑,學員更好地把技術應用於實踐”,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科技教育處處長孫春華說,“平陰芳蕾玫瑰和長清龍鳳庄園是國家級田間學校,萊蕪明利蔬菜合作社等9家單位是省級田間學校,我們要利用好這些金字招牌,給濟南和其他地市打造精品培訓觀摩點。”

除此之外,濟南市按照省廳要求試點“師傅帶徒”培訓模式,按照“自願申請、逐級推薦、擇優聘用”的方式進行申報,7名優秀學員被省廳評為高素質農民大師,通過“師傅點、學員幫、個人悟、擂台比”的方式,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確保培訓學員“學得會、用得上、發展好”。 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校長趙冰介紹:“高素質農民‘師傅帶徒’創新試點,錨定農民培育工作‘走在前、開新局’,充分發揮優秀農村實用人才在高素質農民培育、鄉村人才振興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提升農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內生動力。”章丘區高素質農民培育優秀學員宋晨晨是首批高素質農民大師之一,今年招收了15名徒弟進行“一對一” “手把手”教學,不遺余力地出主意、傳技術、做示范,他自己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成為“高素質農民”,如今升級為“高素質農民大師”進一步傳承,切實做到了培育一人、帶動一片、致富一方。

“三個強化”提升訓后服務

高素質農民培育,基礎在培,重點在育。培訓結束后,后續必須強化跟蹤服務監測、強化配套政策扶持、強化宣傳推介典型,持續關注學員發展,不斷線的指導與服務,鞏固培訓質量與成效。

據悉,濟南市農民培訓每年跟蹤服務監測率不低於30%,培訓結束后堅持做好后半篇文章。通過微信交流平台對學員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持續跟蹤指導,組織專家團隊對學員的產業和產品進行實地調研,根據學員的經營情況及存在的困難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及解決方法,實現學員的持續成長和進步,同時還結合“大豆玉米推技術提單產”、“專業農機手”等專題月活動,組織市縣兩級農技專家開展巡回課堂,適時為當地農民提出實用的生產管理技術,現場解決農戶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有效解決種好管好、增產增收的重點難點問題。

“通過參加教育培訓與學歷提升培訓班,高素質農民培訓學時與成人高等繼續教育學分互認,讓我實現了技能和學歷雙提升”,平陰縣優秀學員李青說道。平陰縣今年作為全省10個農民學歷教育創新試點之一,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與職業教育貫通銜接,遴選50名學員參加省級示范性培訓,參加高素質農民培訓的同時還能提升學歷層次,逐步形成了一體化人才培養格局。

關注學員產業發展,更關心學員自身發展,近年來,濟南市以“學得好、干得好、帶得好”為標准,選樹一批優秀高素質農民代表,引導高素質農民發揮示范引領、扶貧帶富的作用,在農民中倡導爭學比優的新風尚,在社會中營造愛農助農的良好氛圍。 其中,曲來國被評為農業農村部農民教育培訓“百優保供先鋒”,付清晨被評為中央電視台鄉村振興觀察員,孟秀清等30余名學員被評為齊魯鄉村之星,200余名學員榮獲省市級榮譽,900余人獲評高級、中級、初級農民職稱,今年在人民網、大眾網等各級媒體發表信息報道100余篇,發揮優秀學員典型模范作用,擴大高素質農民培育社會影響力。

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濟南市高素質農民隊伍不斷壯大,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活躍在鄉村振興一線,切切實實為助力鄉村振興貢獻著力量。(韓研科 王洪濱)

來源:濟南市委宣傳部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