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山東省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知識競賽現場決賽在聊城高唐舉辦

2023年11月18日13:18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11月17日,2023年山東省黃河流域鄉村振興知識競賽現場決賽在聊城市高唐縣舉辦。共有來自全省10個市的30名選手進行角逐。

大賽旨在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動員組織農業農村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和農民群眾,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獻計出力、建功立業,鄉村文化振興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次大賽由山東省省直機關工會工作委員會指導,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主辦,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具體承辦。大賽分為線上答題和現場決賽兩個階段。在線上答題階段,全省各市廣泛發動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職工、高素質農民參與,答題人數達到15429人。經過線上答題選拔,共有10支隊伍30名選手進入現場決賽。經過激烈角逐,共決出個人一等獎3 名、二等獎6 名、三等獎9 名及優秀獎12 名,集體一等獎1 名、二等獎2 名、三等獎3 名。

本次大賽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選題好,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主題。二是組織好,線上線下相結合,干部群眾都積極參與,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三是活動形式好,代表隊競答,高水平農民參與,農民書法家、企業家、高技能人才現場表演,觀眾現場互動等,氣氛緊張、活潑,熱鬧。四是選手素質好,參賽選手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規劃,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透徹,政策掌握熟練,回答問題全面、准確。五是參與熱情度好,無論是邀請的高水平農民的現場表演、場上互動,宣傳報道等,都熱情高漲,影響力大。六是主持人水平好,無論台風、風格、節目串聯等,表現都非常優秀,不亞於專業主持人。

賽前,全省農業農村系統開展了競賽題目征集活動,共征集題目一千余條,經專家審定錄用六百余條。這些題目反映了各地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以及鄉村文化振興的思路做法和模式典型,突出了各地黃河農耕文化的地域特點。

比賽期間,邀請丁氏傳統玻璃畫第四代非遺傳承人,火棍畫創始人丁春梅、高素質農民書畫家秦秉忠、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魯錦”代表性傳承人梁平、高素質農民大師代表牛慶花等人來到現場,向觀眾們展示了火棍畫、書法、魯錦、非遺手藝產品“花餑餑”等農民技藝和農耕優秀文化遺產,展現了山東省鄉村文化振興的部分成果,並分享了高素質農民是如何在農廣校的幫助下得到成長和發展的故事。

近年來,山東省有序推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農業綜合實力不斷攀升,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在全國率先突破萬億元,2022年達到1.2萬億元,一產增加值達到6298.6億元,均居全國首位,農產品出口額連續24年領跑全國。穩產保供能力不斷增強,糧食產量連續9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果菜菌、肉蛋奶、水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產業發展素質不斷提升,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近萬家、佔全國1/10,營業收入超過2萬億元,形成了7個千億級和一批五百億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品牌優勢不斷擴大,持續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叫響“好品山東”金字招牌,16個品牌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佔全國的11%。鄉村治理水平不斷提升,強化黨建引領,駐村幫扶機制不斷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縣鄉村全覆蓋。人才培養力度不斷加大,每年培育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近千名、村黨組織書記2000名、省級高素質農民4000名,全省農村實用人才總量穩定在270萬人以上,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王霞)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