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棗:果中珍品,“中華奇果”

沾化冬棗是沾化縣特有的珍貴資源,是果中珍品,被譽為“中華奇果”“世界第一果品”,因成熟期晚(9月底至10月中旬)而得名。2006年,沾化冬棗園發展到50萬畝,產量達5億斤,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
沾化冬棗外形近圓形或扁圓形,狀似蘋果,有“蘋果棗”之稱。成熟時果皮大部呈赭紅色,小部乳白含綠,紅綠相襯,顏色鮮艷,使人賞心悅目﹔單果平均重12.6g,最大單果重60.8g。沾化冬棗因其成熟晚而得名,又名凍棗。沾化冬棗風格獨特,具有誘人的獨特芳香。沾化冬棗口感極好,甜酸適口,食之醇厚甘鮮,回味無窮﹔沾化冬棗的果實肉質飽滿,細嫩多汁,皮薄欲脹,從樹上落下,即可“粉身碎骨”。這些就構成了沾化冬棗與眾不同、引人入勝、食之難忘的獨特風格。
沾化冬棗被譽為“果王”,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名副其實。1997年,在山東省經濟林名特優果品鑒評會上,沾化冬棗獲得金獎。1999年,建立集科研、生產、貯藏保鮮、營銷於一體的沾化冬棗實業總公司,注冊了“黃河三角洲”商標。1999年8月1日,《沾化冬棗綜合標准》正式發布實施,使沾化冬棗在各個環節上達到了標准化操作。2001年,沾化冬棗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在“2000年中國百姓最喜愛的果王菜王暨植保名品選評大賽”中,沾化冬棗被評為“中國果王”,列“十大果王”之首。同年,沾化縣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冬棗之鄉”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2002年3月,《無公害沾化冬棗標准化生產技術規程》出台,國家質檢總局批准沾化冬棗實施原產地域保護,並制定了強制性的沾化冬棗國家標准。2003年,《沾化冬棗原產地域保護管理辦法(試行)》實施。國家工商總局批准“沾化冬棗証明商標”。2005年,中國果品行業協會、山東省名牌推進委員會分別授予沾化冬棗“中華名果”和“山東省名牌農產品”稱號。2006年,沾化冬棗被國家農業部評選為 “中國名牌農產品”。2005年,沾化冬棗生態旅游區被核准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2006年,沾化冬棗下窪旅游區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
來源:沾化區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