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黃河入海處,繪就綠水青山新畫卷

——山東扎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筑牢生態屏障,守護黃河安瀾

2023年10月17日08:58 |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小字號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視察沿黃省區。2021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營市黃河入海口視察時指出,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保護是前提,要有始有終、鍥而不舍抓好黃河生態保護工作。

生態保護是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山東堅定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堅決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全省生態環境保護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特別是黃河流域主要環境指標連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優水平——2022年,黃河干流山東段連續7年實現國控斷面Ⅱ類水體比例100%,黃河流域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首次達到100%。

堅持“要在治理”

全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山美水美不如咱黃河美!”

眼下正是鄆城縣李集鎮大楊集村村民搶晒玉米的季節。干農活的間隙,村民徐長委總喜歡去黃河邊轉轉,風景秀麗的楊集險工是他最喜歡的去處:“這幾年沿黃省區攜手治理黃河,效果是真好。黃河灘空氣越來越清新,綠化面積更多了。山美水美不如咱黃河美!”

菏澤是黃河入魯第一站,見証著黃河水的變化:2022年,山東黃河干流6個國控斷面年均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Ⅱ類,全流域17個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歷史性達到100%。“今年1—9月,山東省黃河干流國控斷面水質保持全線Ⅱ類,流域內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穩定維持在100%。”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韓凱說。

“從‘魯豫有約’到省內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都給我們基層的治理工作打了樣。”菏澤市生態環境局鄆城分局水生態科科長戴建濤告訴記者,鄆城制訂了2條河流系統治理方案,開展了重點河流專項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和水源地保護區排查整治等系列行動。今年1—8月,鄆城水環境質量綜合指數改善率列全省第4位。

從菏澤順流而下,黃河大堤沿線的防浪林、行道林、適生林交織綿延,構成一條長長的生態長廊,不僅形成了天然的生態屏障,也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提供了理想場所。沿堤散步、騎行,更見黃河之美。“多年間,我們大力實施黃河堤防綠化美化,樹株存有量達到3500萬株,綠化面積超21萬畝。”山東黃河河務局水調處副處長彭程說。

作為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的生態治理牽一發而動全身。山東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十大行動”,黃河流域水環境質量優於全省平均水平。出台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

從水到大氣到土壤,山東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扎實推進碧水保衛戰、深入打好淨土保衛戰,守好黃河入海最后一道環境關。“全省PM2.5濃度連續三年以年均10.3%的幅度顯著改善,去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達到36微克/立方米,黃河流域、南四湖流域、小清河干流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均首次達到100%,群眾對生態環境的總體滿意度連續兩年超過93%。”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侯翠榮說。

堅持“重在保護”

不斷提升黃河流域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秋天,又到了黃河三角洲最熱鬧的季節。數以萬計的鳥兒在這裡停歇,“鳥類國際機場”分外忙碌。

“東方白鸛是最容易識別的鳥兒。它們體型大,白色的身體,黑色的嘴,腿是鮮紅色的。我們乘車穿過的地方看到的飛起的大鳥,多半就是它了。”從1993年進入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30年來朱書玉一直在跟鳥類打交道。

果然,一進入保護區,遠遠地就看到了東方白鸛。它們把巢筑在電線杆頂上,俯瞰著保護區景色。朱書玉是東方白鸛人工巢的發明人,從2008年保護區使用人工巢至今,陸續設置了133個筐形的人工巢。“東方白鸛挺喜歡我們的人工巢,百分之八九十的巢都被它們用了起來。”朱書玉介紹。去年,保護區內東方白鸛繁殖的種群達到了2748隻,今年則增加到了3198隻。

為了給鳥兒創造更適合的生境,保護區創新探索出“黃河口濕地修復模式”,形成了“一次修復、自然演替、長期穩定”的良好濕地修復效果,近年來共修復濕地188平方公裡,促進了“河—陸—灘—海”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保護區內植物種類由1995年的393種增加到現在的685種,鳥類也從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現在的373種。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當前,黃河口國家公園進入報批設立階段,長島國家公園進入創建階段,黃河口、南四湖、膠州灣等地候鳥翔集、棲息越冬。山東打造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25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9個,數量居全國第一方陣。

黃河奔流,生生不息。齊魯大地上,集生態屏障、文化弘揚、休閑觀光、生態農業於一體的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正在加速形成。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

加快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確保大河安瀾

平穩度過今年的汛期,齊河黃河河務局陰河管理段工程員張國華高度緊張的神經終於能舒緩一下。“說是閑暇,其實絲毫不敢懈怠。河勢是在時時刻刻變化的,從波瀾不驚到桀驁不馴的轉變很可能就是轉眼間的事。”從2007年踏上工作崗位起,張國華就與黃河打交道,深知黃河的秉性。

黃河安瀾,是沿黃兒女的千年期盼。要治理黃河,了解黃河就成了必修課。壩頂、壩坡、根石、連壩、排水設施、觀測設施等是否正常,要一一檢查,悉數上報。

10月13日,齊河黃河小八裡管理段防汛作戰室裡,工作人員劉洋通過視頻監控開展工程巡查。隨著鏡頭拉近,大到河勢全貌、小至水尺刻度都清楚地呈現在屏幕上。“在灘唇出水觀測點,通過放大拉近觀察水面,觀測水尺的高度並進行記錄。原來人工徒步觀測需要1小時,現在僅需5分鐘。”劉洋說。

劉洋緊盯視頻監控的同時,鄆城縣黃河岸邊,鄆城黃河河務局蘇閣管理段工程巡查無人機操作員閆昭坤熟練地將一架多旋翼無人機送入百米高空。通過攝像頭和平板電腦的配合,能夠快速觀察河道水情。

積攢數據,智能化、數字化轉型,這是當前黃河治理的重要方向。2022年,山東黃河河務局將基層段(所)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巡查、視頻會商系統“三個全覆蓋”投入使用作為重點工作,過去靠個性化經驗治理黃河的方式正在改變。

滔滔的黃河山東段,蘊藏著治水的智慧。在黃河流域山東段的628公裡河道上,98個管理段劃段巡護。一道道堤岸、一個個險工,“人防”與“技防”相結合,共同守護著大堤后面的家園。今年汛期,山東成功防御了台風“杜蘇芮”和多次暴雨洪水過程,連續4年實現全省大中型水庫、骨干河道、重要湖泊無一出險。(陳曉婉 蔣鑫 張雙雙 李明 蘇亞 付小璇 )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10月13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對婦女兒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第七次全國婦女兒童工作會議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堅決擁護黨中央對孫述濤的處分決定 堅定不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近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關於給予孫述濤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的決定。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
  9月26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和返京途中在山東棗庄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9月25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辦公廳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的重要指示和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訪問烏茲別克斯坦
  9月4日至7日,省委書記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在烏茲別克斯坦訪問。代表團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認真落實中烏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厚植合作優勢,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譜寫“一帶一路”地方合作新篇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