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碩果豐收又一年,和美鄉村新畫卷。九月的齊魯大地,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9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后返京途中,專門來到棗庄市,考察石榴種植、農民收入等情況。這是時隔2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山東這片熱土,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第五次親臨山東視察,充分體現了對山東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山東人民的深情厚愛。總書記的厚望重托,讓億萬山東人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
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考察時的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一致表示,要牢記囑托、不負厚望,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不斷強化措施、勇探新路,持續在農業強省建設上蹚路子、作示范,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不斷塑造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新優勢,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山東力量。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金秋時節,五谷豐登,各地唱響豐收歡歌。
“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穩住農業基本盤”“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生活越來越美好,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9月22日,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的節日寄語欣喜而至。
糧食安全和“三農”工作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挂的“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春耕到秋收、從育種環節到種植階段,總書記時常走進田間地頭、關心民生冷暖、心系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
此次,總書記在浙江、山東棗庄考察,“三農”依然是他深深的牽挂:在浙江,他深情勉勵“再接再厲,在推動鄉村振興上取得更大成績”,“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在山東棗庄,他親切鼓勵石榴產業特色發展,“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
聲聲入耳,句句暖心,飽含著總書記愛農為農、重農強農、興農惠農的深厚情懷。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和山東棗庄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鼓舞人心,激勵擔當,為我們的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張紅旗表示,山東農業基礎雄厚、優勢突出,近年來不斷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大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農業總產值率先突破萬億元、去年達到1.2萬億元,居全國首位。
從柞水木耳到大同黃花,從延安蘋果到棗庄石榴,總書記到地方考察,總會看看當地的“土特產”。總書記指出,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3個字琢磨透。“我們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扛牢農業大省責任,引導各地選准路子,做好‘土特產’文章,打造鄉村富民產業,千方百計促進農民增收。做大做強農業全產業鏈,讓農民群眾分享到更多的產業發展紅利。抓農村電商、抓鄉村旅游,進一步拓展農業農村增值增效空間。擦亮‘好品山東’農產品這個金字招牌,鞏固好拓展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張紅旗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們生活水平在提高,優質特產市場需求在增長”。近年來,山東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煙台蘋果、章丘大蔥、黃島藍莓、乳山牡蠣等一大批質量上佳、口碑過硬的“土特產”叫響全國。在濱州市沾化區,一棵冬棗樹既能結出鮮果,還能“炒”出茶葉、“釀”出蜂蜜、“刻”出木雕……濱州市沾化區政協副主席,沾化冬棗產業發展中心黨組書記、主任劉登枝表示,要繼續做好沾化冬棗品牌,延長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走進聊城冠縣靈芝科技示范園恆溫恆濕大棚,一人高的立體網格菌房依次排開。“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堅定了我們發展現代農業新業態的信心。”冠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鄉村振興局局長申延龍表示,當地不僅摸索出了在平原地區種植靈芝的成功經驗,更闖出了依靠優質土特產增收的富民產業路徑。下一步要一體化推進生產標准化、加工精細化、產業融合化,推動冠縣靈芝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漸知秋實美,田野玉米香。在臨邑縣“噸半糧”核心區,秋糧豐收在望。“今年增加了玉米種植密度,首次使用上新研發的水肥一體化設備,預計畝產較去年可增加200—300斤。”承包著2000畝地的種糧大戶、臨邑縣富民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魏德東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將更加堅定地走高質高效這條農業發展道路,把飯碗端得牢牢的。”
把特色優勢種質資源保護好利用好
一場秋雨過后,棗庄市嶧城區冠世榴園內滿野碧翠,火紅的石榴挂滿枝頭。9月24日下午,總書記來到冠世榴園石榴種質資源庫,察看石榴樹種,了解當地石榴種植歷史、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產業發展情況。
得知這一消息,嶧城區石榴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郝兆祥的心情久久難以平復。“很受鼓舞!我研究石榴30多年了,今后我和同事們將鼓足干勁,充分發揮嶧城天然育種場資源優勢,牢牢抓住石榴種質發展關鍵環節,尤其精心呵護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雜交幼苗等,進一步擦亮棗庄石榴金字招牌。”郝兆祥說。
種質資源是農業的寶貴財富,是推動農業科技原始創新和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種源安全和種業振興,叮囑“用中國種子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裡”。
“總書記關心關注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令我們倍感振奮。”省林草種質資源中心主任解孝滿說,目前全省建有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7處,省級林草種質資源庫35處,異地保存林草種質資源1.26萬份,建有國家林草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山東分庫,實現全省原地保存、異地保存和設施保存“三位一體”。“下一步我們將立足山東,面向華東,加快種質資源收集,建立完善的全省野生植物種質資源共享服務平台,向社會提供更優良的可利用的種質資源,為豐富群眾的糧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油瓶子打下堅實基礎。”解孝滿說。
小小一粒種子,一頭系著人民飯碗,一頭系著國家戰略。在山東,濟麥系列、山農系列、煙農系列、登海系列等,對糧食增產發揮著重要作用。“十年前總書記考察省農科院作出重要指示,這次考察棗庄,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業,更堅定了我們干好工作的信心。”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梁金光表示,十年來,省農科院始終將“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作為重要遵循,研發推廣了一大批重大品種技術,31項品種、117項技術被列為國家或省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凝心聚力搞科研,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腳踏實地抓推廣,讓更多成果加速轉變為生產力。”
總書記察看石榴樹種、關心石榴種植,讓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陳學森深受鼓舞。40余年如一日,他埋頭科研、躬耕田野,成功選出17個果樹新品種,並把新品種、新技術免費送給果農,已在山東、陝西等地累計推廣800余萬畝。“總書記的考察足跡,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他濃濃的為民情懷,也真切感受到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的意義。我們將繼續開展育種攻關,努力培育出更多優質品種,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動能。”
在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豆組培室內,高油酸大豆幼苗正在培養皿裡快速生長。這種高油酸大豆榨出的大豆油,油酸含量是普通大豆的4倍。通過採用基因編輯技術加速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培育,公司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了一流的植物基因編輯技術平台。“我們將結合政策、技術、產品、資本全面發力,加快基因編輯技術產業化推廣,實現產業增效,助力產業升級。”公司總經理張輝表示。
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鄉村振興是實現共同富裕必經之路,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當年6月,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再次強調,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此次總書記考察浙江、山東棗庄期間,對群眾生產生活十分關心,詳細詢問群眾收獲和收入情況,對帶動鄉親共同致富提出殷切期望:“鄉村振興潛力無限、大有可為,鄉親們要努力奮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祝鄉親們生活像石榴果一樣紅紅火火”……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遵循。”菏澤市委書記張倫說,近年來,菏澤堅定踐行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堅定不移做好糧食安全、特色培育“兩篇文章”,加快推動由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緊緊扭住牡丹這一最大特色,持續推動從單一種植觀賞到“接二連三”融合發展,菏澤牡丹對全國種植苗木支持率達85%。“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積極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奮力寫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菏澤答卷。”
金秋時節,濟南市章丘區三澗溪村的田園綜合體,游人如織。近日,“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村村有好戲”整體宣推活動在三澗溪村啟動,又給這裡帶來一撥流量。“總書記這麼重視鄉村振興、關心老百姓,我們心裡暖暖的!”三澗溪村黨委書記高淑貞說。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五年來,三澗溪村牢記總書記來考察時的殷殷囑托,盯緊提高農民收入,向改革要活力,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高淑貞說,下一步要繼續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來越紅火。
地道海鮮讓人垂涎,優美風景引人入勝。長島作為山東唯一的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漁家樂·民宿”成為響當當的“金名片”。“總書記的話,說到咱心坎裡了!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好日子。”長島孫家村千潯嶼民宿老板傅艷麗忙著打理海邊小院,中秋國慶假期的客房,兩周前就被訂滿了。這些年,當地通過資金政策扶持、服務技能提升等方式,推動民宿轉型發展,目前已累計為漁民提供了1億余元的貼息貸款,助力產業提檔升級,讓漁民捧上旅游“金飯碗”。“我們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信心,要繼續踏踏實實干,帶領老鄉吃上‘旅游飯’,為鄉村振興助力添彩。”傅艷麗說。
鄉村振興為年輕人提供了展現才華的用武之地,“無人農場”“智慧農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在山東,“歸雁”成陣,年輕人為鄉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總書記的話語讓我們底氣更足、干勁更足!”“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廣饒縣張守鳳家庭農場負責人劉超,8年前返鄉創業,發展現代農業。她表示,“要當好‘新農人’,影響和帶動更多年輕人返回家鄉、走進田野,帶領鄉親們一起奮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9月25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辦公廳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的重要指示和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訪問烏茲別克斯坦
- 9月4日至7日,省委書記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在烏茲別克斯坦訪問。代表團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認真落實中烏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厚植合作優勢,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譜寫“一帶一路”地方合作新篇章。…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