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聚才引智,書寫城市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高素質人才不僅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資源,更是城市活力之源。
在人才引育方面,日照市蹄疾步穩,不斷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以數據為例——。
截至目前,日照市累計招引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709支、創新人才5500余人﹔近三年新引進青年人才6 . 75萬人,年均增幅10%以上。
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為城市發展蓄勢賦能。日照先后三次上榜全國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強城市,成功獲批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城市創新能力連續兩年躋身全國百強。
成果如此豐碩,得益於日照市始終把人才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扎實推進“創新興市”戰略,一體推進機制、平台、生態建設,不斷深化“日照英才”工程,著力打造“政策引才+平台聚才+生態留才”創新創業陽光生態體系,努力讓日照成為八方英才的逐夢之地、圓夢之城。
用心謀劃 栽種“政策”梧桐樹,吸引人才“鳳凰”來
日照市人才工作在“謀篇布局”上富有深意,聚焦戰略謀劃、制度構建、機制運行,以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聚才的良方,推動形成天下英才“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
在戰略謀劃上,日照市召開市委人才工作會議,出台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日照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在體制機制改革、人才隊伍建設、高端平台布局等方面作出部署。這其中,黨管人才、政治引領等關鍵詞力透紙背。
為了夯實人才工作的制度構建,日照市出台“人才興市”改革實施意見、“英才工程”支持新舊動能轉換意見、人才制度改革攻堅行動、新時代日照人才工作實施意見等4個引領性政策,配套40余個具體文件,構建科學高效的“4 + X”政策體系……系列人才舉措“組合拳”,厚植人才培育的沃土。
2022年9月2日上午,一個全新的人才交流互動平台——日照“人才會客廳”正式啟動。“人才會客廳”機制的建立,為日照市進一步凝聚人才合力、匯聚發展動能搭建了全新的載體。
“人才會客廳”是日照市在體制運行上創新黨委聯系服務專家模式的生動寫照。此外,日照市升格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配置,修訂黨管人才責任清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定期研究推進人才工作﹔出台完善黨管人才工作體系和推進機制的若干措施,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方齊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
栽種“政策”梧桐樹,方能引得“鳳凰”來。日照市艾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文是留美博士,他坦言,2020年剛帶領團隊來日照創業時,內心是有點疑慮的,“現在,那些顧慮早已消失了。政府部門對企業提供著全力支持,我們遇到的各類問題都得到了順利解決,讓我們看到了日照市真心服務企業的態度。而這種態度也給了廣大人才一個信號——日照是敞開懷抱歡迎你們的!”
更多的人才近悅遠來,激活人才隊伍“一池春水”。據統計,目前全市人才資源總量52.15萬人,比“十三五”末新增6.77萬人﹔累計培育入選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335人。
服務大局 加速集聚一流人才隊伍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個高素質人才向往、聚集的城市,才會有新鮮的血液、蓬勃的活力、發展的后勁。
今年5月27日至28日,第二屆“筑夢日照·創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決賽舉行。
據介紹,本次大賽緊扣日照市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專項和市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分創業企業類和創業團隊類兩類,先后吸引了200余個項目報名參賽,共有21家創業企業、32個創業團隊躋身決賽,涉及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
近年來,聚焦全市重點產業和關鍵行業,日照市深入實施產業領軍人才匯聚計劃,連續開展兩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持續舉辦專家服務日照行、產城人才對接交流等品牌活動。截至目前,評選日照產業領軍人才127名,發放各類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扶持資金1.41億元。
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到日照創新創業?日照市聚焦人才有好平台、高待遇、真尊重、全保障、優環境,加快青年發展友好型城市建設,大力實施“陽光聚才”行動,打好人才引、育、用“組合拳”,以人才帶動創新,以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人才引進不僅要開門“引進來”,還要邁步“走出去”。今年以來,日照市分別在北京、西安、濟南等地舉辦了“逐日追夢·照亮未來”招才引智城市行活動,以惜才愛才、求賢若渴的誠意,邀請八方英才選擇日照、創業日照。
“聽了現場推介之后,日照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良好的人才政策深深吸引了我,這次招聘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在濟南高校專場招聘會上,來自山東理工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牟國婷說。
為搭建起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的平台,日照市還先后舉辦“逐日而行·照亮未來”青年人才招聘專場暨十大重點產業鏈招才引智雲聘月、“智匯港城”優選計劃、青年“人才月”等引才聚才活動上百場,近3年新引進青年人才年均增幅超過10%。
此外,日照市立足產業發展需要,連續兩年發布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有針對性地開展緊缺人才引育,重點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有企業經營管理人才8.4萬人,專業技術人才24.18萬人,高技能人才8.9萬人,農村實用人才9.12萬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0.4萬人。這些人才活躍在各行各業,有力推動了日照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平台賦能 搭建創新創業實踐載體為城市發展積蓄新動能
人才引得來,更要留得住,為“聚才引智”搭建平台顯得尤為重要。
園區平台是推動人才引聚的重要“載體”之一。日照市圍繞先進鋼鐵制造、汽車、生命健康等特色優勢產業,依托園區布局,著力構建“一廊、兩園”臨港涉海產業人才集聚帶,做強園區平台,以開放、創新、高效的發展環境吸引創新團隊、創新載體、創新平台入駐。
高校平台是推動產教協同創新的主要載體。基於此,日照市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根據產業發展打造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依托重點產業鏈建立產教融合聯盟10個,校企共建產業學院17個,推動重點企業與高校“訂單式”培養技能人才2.1萬人。
今年6月16日,山東大學與日照市人民政府舉行共建“山東大學日照研究院”簽約活動。
據了解,山東大學日照研究院是校地雙方共同設立的產教融合平台,前身為成立於2018年的山東大學日照智能制造研究院。研究院自啟用以來,緊盯日照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大健康等重點發展產業急需,陸續組建了高端裝備、特種機器人、微納儀器、柔性電子、新能源汽車等服務團隊和研發平台,面向“真問題”開展科研攻關,榮獲多項省級研發平台稱號,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搭建和優化人才集聚平台的過程中,日照市多措並舉,進一步激發人才創新創業的活力——
推進日照人才發展集團與省人才發展集團開展深度合作,聯系服務重點企業60余家,對接高層次海外人才30余名,共建日照數字運營平台,為全市人才工作賦能增效﹔
圍繞優勢特色產業,強化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布局,推進“一企一平台”建設,市級以上重點人才平台累計920余個。
平台建設的風生水起,讓日照成為各類人才近悅遠來的新高地。創新創業的澎湃活力,正在加速城市蝶變的步伐。
改革創新 優化人才軟環境,千方百計“拴心留人”
為了讓人才真正能在日照安心、安身、安業,日照市致力於打造特色人才發展生態,通過改革評價激勵方式、加速人才服務流程再造、統籌解決各類人才實際需求,不斷優化人才軟環境,千方百計“拴心留人”。
日照市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職稱評審機制,使評價標准不斷完善,評價方式更加豐富,此舉不僅增強了用人單位自主權,也提升了專業技術人才的獲得感、成就感,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日益凸顯。
要想讓日照真正成為各類人才的安居“棲息地”,就要貼心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由此,日照市加速人才服務流程再造,推行人才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和創新創業“一件事”集成辦理,實現人才服務需求“一鍵直達”。
具體而言,將配偶隨遷、子女入學等23項事項,通過綠色服務通道集成辦理﹔為117名高層次人才申領省“山東惠才卡”,為399名人才發放市“陽光惠才卡”,配備高層次人才服務專員近500名……一項項暖心貼心的舉措,彰顯了日照惜才、留才的滿滿誠意。
日照市用改革創新的思路,統籌解決各類人才在創業貸款、住房等方面的難點、痛點——
聚焦海外人才需求,成立“海外人才服務站”,出台外國人來日照工作便利化服務措施,在全省率先推行外國專家服務“一窗聯辦”模式﹔
聚焦創新創業需求,創設人才創業投資基金,設立“人才保”,升級“人才貸”,落實“創業貸”,構建人才創新創業“全生命周期”金融保障,累計發放“人才貸”3 . 4億元,開展人才保業務2284萬元,發放創業貸款7700萬元﹔
聚焦青年住房需求,建立購房補貼+公積金+租房補貼+人才公寓+青年驛站“五位一體”的安居保障模式,讓各類創業人才在日照市能安居樂業。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日照市打出人才引育用留“真功夫”,讓日照成為更多青年人才向往的活力之城。(宋慶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9月15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向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的視頻致辭和在視察78集團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訪問烏茲別克斯坦
- 9月4日至7日,省委書記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在烏茲別克斯坦訪問。代表團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認真落實中烏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厚植合作優勢,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譜寫“一帶一路”地方合作新篇章。…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