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
山東:創新提升營商環境,培育企業成長沃土

123個項目總投資2698億元,涵蓋新能源、智能制造、農業等十余個領域……9月11日至13日,在濟南舉行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上,一批高質量項目簽約落地山東。
紛至沓來的高質量項目,是民營企業對山東營商環境投下的信任票。“我們與濟南市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建綠色循環經濟系統。目前,山東時代新能源產業集群、漁光互補國家級大型光伏發電機組、濟寧首座重卡發電等項目都順利推進,我們深切感受到了齊魯大地的高效和好客。”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寧德時代董事長兼總經理曾毓群說。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水和空氣,須臾不能缺少。山東從企業切身需要出發,制定務實管用的措施辦法,自2020年以來連續發布4個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接續實施營商環境創新突破、創新提升行動,營商環境建設邁出新步伐、實現新提升,整體水平處於全國第一方陣。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調查結果顯示,山東連續三年入選營商環境最好十個省份。
“沒有辦公室也能開公司,節省了一大筆房租,集群注冊政策真是創業者的福音。”近日,在淄博市張店區市民中心,拿到營業執照的山東淄高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瑞說。淄博市積極探索制定新業態新模式准入准營標准,實行“集群注冊”登記,深化“一址多照”改革,有效解決了初創企業暫不具備經營場所條件的問題,助力創業企業快速成長壯大。
釋放企業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是關鍵。山東推出放權、減証、清單管理、便民服務等一攬子計劃,著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的政務環境,“一業一証”改革、企業簡易注銷改革等走在全國前列。開展“無証明之省”建設,重點推動使用頻率最高的前100項以上電子証照証明在政務服務、行政執法、社會生活領域全面應用。持續開展証明事項清理,自2018年以來共取消各類實體証明1560余類,涉及4330余個事項,累計減少証明材料2160余萬次。一系列措施極大提升了企業投資生產經營的便利度。
在煙台高新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這些企業大都重研發輕資產,需要大量投入但又很難獲得銀行貸款,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煙台高新區多措並舉打通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最后一公裡,推動無形資產變現,自2022年以來已幫助26家企業成功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從事人用創新疫苗產品研發生產的煙台派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我們通過專利權質押貸款,獲批了4億元授信額度,極大地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公司財務總監張曉玫說。
優化營商環境,要以滿足企業需要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山東聚焦企業發展中的堵點、痛點,做好“加減法”——在提升全要素保障和服務上做“加法”,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實行省級統籌和分級配置相結合,對優質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切實讓“好馬吃到好料”,強化督導服務,組織省“四進”工作隊深入一線、直達基層,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在降低企業負擔上做“減法”,在全面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出台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地方減負政策,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兩稅”政策,就累計為全省經營主體減負近200億元。
最近,國家統計局山東省調查總隊對16市727家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95.6%的受訪企業對山東法治環境表示滿意。這背后,是山東著力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努力。山東持續加大法規制度供給,出台《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東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條例》《山東省社會信用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法治保障。不斷加大執法力度,依法嚴懲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的各類犯罪。深入推進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實行“有事必查、無事不擾”,率先在全省范圍內推行“兩書同達”,優化信用修復服務,截至目前已為3萬多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促進市場活力迸發,今年上半年,山東民營經濟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419.6萬家,同比增長6.9%,經濟呈現加快恢復、回升向好的總體態勢。(王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9月10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向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重要致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訪問烏茲別克斯坦
- 9月4日至7日,省委書記林武率山東省代表團在烏茲別克斯坦訪問。代表團深入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認真落實中烏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厚植合作優勢,提升合作水平,共同譜寫“一帶一路”地方合作新篇章。…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