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科協做好三篇文章 譜寫創新驅動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山東省泰安市科協聚焦全市“441X”現代產業體系和13條產業鏈建設,以服務企業創新為導向,圍繞供需匹配精准發力,對上招才引智、完善政策清單、精准匹配創新資源,對下深入企業挖掘需求、強化科技供給,有效打通高層次人才專家、高端技術與企業之間的壁壘,破解企業難以快捷精准對接高端資源的痛點、堵點問題,取得一系列實績實效,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作出積極貢獻。
供需匹配 精准對接解決企業技術難題
泰安市科協立足全市產業基礎,發揮平台優勢,系統梳理、對接中國科協所屬學會創新資源,建立科技服務資源清單﹔收集和整理企業技術需求信息,建立技術需求庫,為科技創新研發提供准確的需求導向。通過深入了解企業和社會的科技需求,動態收集、整理、發布科技資源信息,搭建科技資源和需求的橋梁,促進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系統收集、整理、吸納企業850余家、專家1500多名,發布產業技術服務需求350余項,挖掘技術成果100多項,通過組織開展系統對接,幫助解決企業技術難題400余項。例如,山東泰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在研發生產中,遇到了“提高鋼、鋁常壓罐體對接焊縫無損檢測過片率”的技術難題。在泰安市科協協調幫助下,企業對接到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專家服務團,並牽頭組織專家服務團與泰開汽車公司開展了關於鋁合金焊接及碳鋼焊接焊接缺陷線上對接會。專家指出鋁合金罐車焊接存在的氣孔、未焊透等問題,公司從工藝方面進行了改進,通過對焊接環境及焊材的有效控制,焊縫中的氫氣孔得到了控制,提高了焊縫質量,焊縫射線探傷過片率提高了15%。2022年,企業再次找到科協,提出“電動底盤磁屏蔽技術研究及應用”的技術需求。市科協對接相關專家科技服務團,組織召開線上分析交流會,專家組給出的建議和思路幫助企業電動底盤磁屏蔽技術提供了理論支持。目前泰開汽車已成為首家解決電動底盤在660KA電解車間強磁場環境中能夠正常運行的生產企業,並以此設計了以電動底盤為載體的抬包專用車,提高了客戶運輸的環保性、經濟性及運輸效率。山東巴富洛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集生態種植、農業觀光、田園採摘、農耕體驗等於一體的農業休閑基地。企業成立初期,曾高薪聘請了2位技術人員負責園區管理,但公司種植的蘋果、葡萄等在種植種類、產量、品質方面一直不能得到提升,遠遠不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尤其是公司種植的釀酒葡萄釀酒后出現單寧含量低、香氣不足等問題,葡萄酒銷售不出去,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企業負責人創業信心受到嚴重打擊,陷入彷徨和猶豫,甚至一度打算放棄自己熱愛的蘋果和釀酒葡萄種植事業。在市科協的幫助下,為公司成功聯系對接到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教授、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段長青教授,並在巴富洛建立教授工作站。通過專家指導,改進了生產管理模式,實現節省人工成本約70%,綜合效益增加20倍。該公司目前發展種植高端優質鮮食葡萄100畝、釀酒葡萄600畝,軟棗獼猴桃200畝,黃金維納斯、瑞香紅蘋果200余畝,還延伸打造了葡萄酒產業鏈。如今,“蘋果論個賣、葡萄論穗賣”已成為企業負責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科技賦能 產學研鏈接轉化助力產業做大做強
產業做大做強離不開科技的支撐。為引聚科創資源,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實現資源互補、產學研協同創新,泰安市科協以產業需求為立足點,主動對接相關全國學會,策劃高層次學術交流會、產業對接會等多種形式的產學融合會議,吸引全國學會高層次人才資源向泰安集聚,堅持把地方元素、企業需求融入會議全過程,會前征集技術需求,會中組織專家與企業對接,幫助企業尋找適合自己的合作對象並建立產學研合作渠道,會后安排專人盯住靠上提供服務,確保會議取得實效。深化校會企合作,搭建起高校、學會、企業三方合作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泰安市已與73家全國學會、35家省級學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一大批省內外高校院所、學會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先后舉辦了2023新型建材產業綠色創新發展論壇等40余場高端科技論壇。專注於泰山靈芝種植、生產和深加工的山東芝人堂藥業有限公司,在靈芝生產和種植之初,種植地比較分散,缺少適合靈芝有機種植和生產的較為集中的基地。企業謀劃打造高端有機靈芝基地,在遇到選址難題時結緣科協。科協有關領導同志與企業負責人在炎熱的夏天爬過了一座又一座的山頭,最后對接到岱岳區道朗鎮政府和豐山村——現在的芝人堂靈芝種植基地,當地原多種植四大名藥,基本不使用農藥化肥,而且土地自上而下傾斜,不用擔心防澇災害的問題,為企業打造成有機靈芝種植地節約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幫助企業補齊了有機種植的這一短板。在市科協的協調對接及幫扶支持下,芝人堂先后協辦、承辦了兩屆“科創中國”——“泰山論菌”高端論壇。先后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郭良棟、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譚琦、國際靈芝研究會主席北京大學醫學部林志斌教授團隊等院士專家指導產業發展,成功引進先進種植栽培技術1項。專家指導幫助企業實現了把傳統靈芝和科技創新進行了完美融合。目前,企業已掌握了從靈芝種植、採集到加工的全部技術,靈芝孢子粉破壁技術獲國家授權專利。芝人堂與雲南白藥簽署了“共建泰山靈芝基地、產品研發生產深度合作協議”﹔與國科優選簽署了“靈芝仙草 福澤萬家”項目,計劃三年內在全國共建3000家“靈芝小屋”。
以賽促用 科技信息“寶庫”助企打破技術封鎖
企業的創新離不開信息服務的支持。作為上下溝通的重要紐帶,市科協不斷完善工作體系,引導基層科協、市級學會、科協委員多方配合,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宏觀上立足泰安產業體系,微觀上滿足企業需求,深入挖掘創新資源,推動人才、技術、信息等創新要素向產業、企業有效聚集。用好中國科協“專利信息系統”,通過組建科技信息應用服務隊,深入企業開展一對一指導,舉辦專利信息創新應用大賽等,多措並舉加大科技信息服務平台推介力度,賦能企業創新發展。山東魯普科技有限公司在進行深海氣候觀測浮標系泊纜繩國產化技術研究與產品開發之前,國內未發現與深海浮標系留纖維纜繩有關的技術和產品專利,沒有檢索到有關深海浮標系留纜繩制造技術的論文、有關深海浮標系留繩的產品標准和檢測標准,這一度制約了項目研究的進展。通過使用中國科協企業科技信息平台,最終掌握了深海觀測浮標的關鍵技術,該技術產品已在我國“白龍”浮標試用。此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技術研究的空白,有效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解決了深海觀測浮標一個重要部件的“卡脖子”問題,實現了深海浮標系留纜繩國產化,大大降低了此類產品的生產及使用成本。中國科協“專利信息系統”的深度應用,對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助力推動作用,企業發明專利通過率由原來的30%提升到現在的60%。目前該公司有發明專利授權59項,僅2023年上半年就申請通過15項。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借鑒專利信息庫相關資料得到啟發,經過多次試驗,形成了“新型土壤調理劑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的技術創新成果,改善了傳統土壤調理劑生產能耗高、污染大的高溫高壓煅燒工藝,節約生產成本90%。經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以此為基礎,先后申請專利16項,授權11項。制定行業標准2項,地方標准4項,新增銷售收入22.7億元,新增利潤3.5億元。
目前,泰安市專利信息系統推廣應用已服務企業1140余家,培訓專利應用工程師4000余人次,形成了一批高價值專利成果。今年6月,2023年“科創中國”專利信息創新應用大賽(山東專場)在泰安舉辦,80個創新團隊、200余名企業代表相聚泰安,展示交流服務企業技術創新成果和先進經驗做法,為進一步促進科技信息資源推廣應用、助力企業技術創新搭建了新平台,為科協服務科技經濟融合發展打造了新模式。
來源:泰安市科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8月25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金磚+”領導人對話會上的重要講話,在2023年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閉幕式上的致辭和在中非領導人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組織工作會議召開
- 8月17日,全省組織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按照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部署,結合山東實際,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任務。…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