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專題>>山東省科技工作者之家

濱州市科協:構筑“四鏈融合”機制 搭建“五位一體”格局

2023年08月21日10:51 |
小字號

近年來,濱州市科協積極構筑“四鏈融合”機制,搭建“五位一體”格局,構建現代科技館體系,推動科普公共服務公平普惠,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具體經驗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濱州市科協深入踐行創新與科學普及“兩翼理論”,以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為重要抓手,推進科普組織鏈、創新鏈、資源鏈、價值鏈“四鏈融合”,構建實體科技館、社會科普館、流動科技館、校園科技館和數字科技館“五位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體系網狀發展格局,助力推動濱州“科創品質更強”。

二、顯著成效

一是榮譽連連喜報頻傳。濱州市“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活躍度在全國地級市實現“兩連冠”﹔市科協榮獲全國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集體﹔市科技館獲評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

二是科普服務提質增效。探索國家省市縣鄉村六級聯動模式,開展科普巡展活動236場,惠及基層群眾17.5萬人次。5個縣市區建成或在建縣級科技館,數量列全省第1梯隊。成立校園科普館32家,“330”平台注冊實現中小學全覆蓋。

三是優質資源連接共享。促成中國科技館、山東省科協與濱州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兼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對濱州市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給予高度評價。2023年中國科協科普雲論壇(第二期)、全省科普工作推進會在濱州召開。

三、經驗做法

(一)推進“四鏈融合”,構筑“大聯動”工作機制。發揮市科技館高質量科普核心主陣地作用,已接待公眾120萬人次。一是夯實組織鏈,隊伍建設有力有為。建立23人的展教人才梯隊,10名同志獲國家級科普宣講賽事獎項﹔19人通過全國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中級以上認証,列全省第一。市老科協吸納會員300余人,連續7年出版《身邊的科學》27萬冊。市青輔協培訓科技輔導員、機器人教練近300人。二是完善創新鏈,科普展演常展常新。對標中小學課標,完成元素周期大廈等40余件展品改造﹔對203項展項合理劃分,規劃6套參觀路線。2022年以來舉辦航空、天文等臨展20余場,受眾10萬人次。建立科普文藝作品展演節目庫,收錄科普相聲、科普劇等活動方案176個。三是暢通資源鏈,科普服務有“知”有味。完善“一體一圖一表一碼”載體,實現科普服務智慧共享,市科技館開展科普義診、兒童閱讀科普講座等科普活動260場,受眾12.3萬人次。四是提升價值鏈,科普引領走深走實。每年平均承辦“科技周”等重要節事開幕活動10余場。實施“科普紅色基因工程”,促進科普教育與孫子文化、老渤海精神相結合,開展活動90余場,受眾2萬人次。打造濱州優品冠軍榜主題展,立體展出濱州37項“冠軍產品”實物模型和科創優勢。

(二)堅持“五位一體”,搭建“大聯合”場館格局。深化科普資源供給側改革,構建“五位一體”的現代科技館體系網狀發展格局。一是建強實體館。推進縣級科普場館建設,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建有縣科技館並被納入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范圍,濱城區、博興縣科技館正分別籌建,納入和總體數量均列全省第1梯隊。二是統籌社會館。發揮217家科普教育基地資源集散與服務平台作用,累計接待公眾370萬人次。引導130家企業科技館發揮功能,推動科普與科研雙提升。中裕小麥產業館獲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三是做優流動館。擴大科普大篷車“科普輕騎兵”優勢,開發流動主題展9個﹔探索“六級聯動”“軍地聯動”工作模式,組織隨車科普展覽、科普講座、科普義診等活動236場。四是培育校園館。以博興一小為樣本,培育校園科普館建設標准化樣板。指導濱州實驗學校等5家單位,探索特色校園科普設施建設。與市教育局聯合推進學校科普組織建設,已成立校園科普館32家,“330”平台注冊實現中小學全覆蓋。五是用好數字館。開設“雲展廳”,開通10項3D全息投影展廳資源,瀏覽量突破45萬。打造“雲平台”,建立一體化信息傳播矩陣,資源總量達1TB,訪問量突破1730萬。實現“雲科普”,“科普濱州”等公眾號每日更新,關注量達19.1萬﹔發布“跟我學科學”等科普視頻165期,最高瀏覽量1500萬。

(三)建設“三基一台”,夯實“大科普”賦能體系。以“連接·共享·服務”為理念,建設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體驗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學教育資源匯集平台。一是加強資源連接。成功推動中國科技館與市政府的館地合作。組織4批青少年赴中國科技館參觀,遴選3名業務骨干赴中國科技館挂職交流。引進中國科協“黨領導下的科學家精神”主題展,增設濱州特色板塊,已接待團體355個,公眾1.55萬人次。二是開展活動連接。廣泛動員全市科普場館和科技工作者聯合開展活動,2022年動員1210家機構單位,開展活動7076項,線上瀏覽量突破1100萬﹔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躍度在全國地級市實現“兩連冠”。獲選“‘科創筑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優秀單位,累計評選青少年大賽市級獎項3641項,推選省級以上獎項505項。三是實現創意連接。創新開展全市科普文藝大賽等,收集原創科普作品321項。舉辦“渤海學術沙龍”,依托21個市級學會開展科普健康講座66場。建立“匯智建濱州創新爭先”主題微站,聚焦弘揚科學家精神,用科言科語,講好濱州科技工作者奮斗故事,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凝聚科技力量。

2022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艾力更·依明巴海參觀“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主題展

2023年3月,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兼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山東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鄒廣德一行到濱州市科技館考察調研

2022年7月,濱州市科技館舉辦慶七一青少年航空展(臨展)

來源:濱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山東省組織工作會議召開
  8月17日,全省組織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按照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部署,結合山東實際,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任務。…
山東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
  8月15日上午,山東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集體學習,按照中央關於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中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的部署要求,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講話等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和黨內法規,聚焦專題民主生活會主題,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增強深化自我革命的政治自覺,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化認識,為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打牢思想和理論基礎。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學習並講話,主題教育中央第九指導組組長胡澤君及指導組成員到會指導,周乃翔、葛慧君、陸治原、楊東奇和中心組成員等參加。…
林武周乃翔對德州平原地震救援工作提出要求 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8月6日2時33分59秒,德州市平原縣發生5.5級地震,造成多處房屋倒塌和部分人員受傷。得知消息后,省委書記林武第一時間調度了解震區情況,對救援工作迅疾作出安排,並根據救援進展進一步作出部署。…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8月4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在四川考察、八一前夕視察西部戰區空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給“模范空降兵連”全體官兵的回信和致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慶祝活動的賀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林武在濟南調研時強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8月2日,山東省委書記林武來到濟南市鋼城區、萊蕪區,深入企業、園區、項目現場等,調研工業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