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莒縣:打造優美宜居環境 繪就和美鄉村畫卷

2023年08月10日19:11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盛夏時節,萬物生發,漫步在莒縣的村庄田間、路邊水畔,目之所及皆是美景,潔淨平坦的道路,碧波微瀾的河湖,井然有序的院落,花草緊簇的街巷,生機勃勃的庄稼,悠閑納涼或辛勤勞作的村民......從臟亂差到潔淨美“蛻變”的背后究竟施了什麼魔法?今年以來,莒縣緊扣中央和省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要求,堅持從大處著眼,從細處人手,以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創建為引領,對標找差、補短強特、創新實干、全域整治,讓一個個小村庄變了模樣,也讓村民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

從“集中突擊”到“健全機制”,全域整治刷新鄉村顏值

鄉村振興,村庄環境是基礎,也是底色。基礎該如何提升,底色又該如何擦亮?

“以前都是有什麼事的時候,庄裡就找人突擊打掃打掃衛生,大面上能過得去,胡同旮旯裡清不了,還不除根,過不了幾天又變回了原樣,年底一算賬,錢還一點沒少花。”一位村干部如是說。

搞現場突擊,搞集中活動不是長久之計,謀定而后動。為徹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帶領相關部門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縣情實際,制定《莒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考核督導辦法》等文件,提出了以村庄清潔、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改廁、農村污水治理、農村河道清理、路域環境整治、養殖糞污整治、農業生產及包裝廢棄物清理、“美麗庭院”創建、鄉風文明引導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十大行動,探索建立了“黨建+”“考核+”“科技+“共享+”的“4+1”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督導推進模式,確保干有目標、干有方向、干有舉措。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建引領,高位推進。面對莒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面廣量大基礎差問題多的現實情況,莒縣不等不靠,把這項工作提升到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人民群眾健康、事關生態莒縣建設的政治高度,縣委、縣政府主動立下軍令狀,務必打贏翻身仗。為此,縣級層面先后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縣政府專項動員會、推進會、現場觀摩會,細化分解任務,明確時限要求,壓緊壓實縣鄉村三級責任。同時,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一線督戰、“四不兩直”督導檢查﹔8個縣直部門單位結合職能分工分類指導,牽頭包聯20個鄉鎮街道﹔鄉鎮街道充分發揮主體作用,鎮街干部包社區包村、村干部包網格、包戶,形成了黨委統領、政府主抓、部門牽頭、鄉鎮主體、村庄落實的網格化推進治理體系,實現村村有人抓、戶戶有人管。

揭短亮丑,對“臟亂差”現象零容忍。莒縣建立了“周督導、月測評、季觀摩、年考核”的督導考核機制,由縣委農辦每周到鄉鎮街道隨機抽查督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發現問題即時反饋,不定期開展“回頭看”﹔由住建、交通、環保、水利、婦聯、團委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三個專項聯合督導組,每月對鄉鎮街道開展分類聯合督導﹔每季度由縣領導帶隊分南北兩片對20個鄉鎮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集中觀摩評比,每個鄉鎮街道自選1個A類村庄觀摩,現場隨機抽查1個C類村庄,現場聽匯報、看變化、評高下。截至目前,全縣共開展部門聯合督導6次、分片現場觀摩評比1次、無人機航拍1次,累計督導村庄1050個,發現整改問題2.4萬余個。通過高密度的督導測評把問題找准、底數摸清,不“護短”、不“遮丑”,並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督促鄉鎮街道找差距、學經驗、補不足,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進一步落地、落實、落細,改出成效。

科技助力,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添翼”。在常規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督查中,對偏遠村庄、偏僻區域、河路沿線環境整治問題和資料獲取較為困難,存在人工檢查進度慢、不全面、不徹底,有漏查和死角盲區現象。莒縣經過近幾年實踐發現,在開展人工督導檢查的基礎上,引入科技化信息化手段,採用無人機航拍和人工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做到全覆蓋、無死角,快速、清晰地獲得全景影像資料,大幅度提升檢查整改效率。同時,將拍攝到的內容通過照片形式,上傳至整改平台,各鄉鎮街道分管負責同志和村庄有關人員通過辨別確認問題點,精准清除,提高了整改時效,加快了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步伐。

借勢發力,把村內空閑地“管”起來。針對村內零星空閑地、閑置宅基地、殘垣斷壁等長期無人管理,導致群眾堆放柴草、雜物甚至傾倒垃圾現象,莒縣結合實際,創新規劃,讓空閑地有了“新用處”。一方面,變空閑地為經濟林。對閑置宅基地進行清理后,村集體統一購置栽植了經濟苗木,交給原戶主或承包人管護,實現了人居環境與村民經濟的“雙收益”。另一方面,變空閑地為停車場。將空閑地清理之后,村集體融資鋪裝成停車場地,交給周邊群眾使用並負責管理維護,既改善了人居環境,又解決了車輛、農機具亂停亂放問題,真正實現了共享共管。陵陽街道張家葛湖村通過對“三清三拆”出的空地、邊角地進行充分利用,既栽種了綠植美化村庄環境,又對面積較大的空閑地墊鋪渣土平整,解決了拖拉機等農機具存放問題,發揮了資源最大效益。此外,變空閑地為小公園、游樂場。洛河鎮坊前村主動探索,把村內的老舊三堆、殘垣斷壁和空閑宅基地清理后,由村集體收回,結合和美鄉村建設,改建成兒童樂園、文化廣場、健身公園、公共綠地、景觀節點等,免費供村民共享使用,既提高了村庄環境檔次,杜絕了“三大堆”的產生,又通過村庄夜市帶動了經濟發展,可謂一舉多得。

從“注重抓點”到“連片推進”,示范創建提升鄉村氣質

突出特色,示范引領。和美鄉村建設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升級版,莒縣村庄眾多,打造和美鄉村,首先從培育示范村、示范片區起步。從2017年開始,全縣每年選擇6—8個風貌特色鮮明、具備一定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基礎的村庄,予以重點推進,整合縣直有關部門單位的政策、項目和資金向省市美麗鄉村示范村傾斜,從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入手,完善與群眾滿意度、便利度等密切相關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為美麗鄉村建設筑牢根基。創建中注重產業帶動,夯實發展基礎。堅持把和美鄉村建設與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結合起來,統籌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區、現代農業園區和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建設,帶動了農村特色種植、特色養殖、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發展壯大了一批契合當地資源稟賦、歷史特點、種養傳統和民俗技藝的富民產業,打造出了“湖畔田園”東丁果庄、“翰墨藥谷”大庫山村、風味熟食小嶺村、艾草飄香石井一村、茶旅情緣小窩疃村等一批產業融合、特色鮮明的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以及褚家坡村、趙家石河等鄉愁意蘊、詩情畫意的中國傳統村落。截至目前,全縣累計爭創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45個、省級和美鄉村26個、市級美麗鄉村530個。

連點成線,星火燎原。在工作思路上,莒縣積極由示范培育向連片打造轉變,結合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等項目,累計打造美麗鄉村片區7個,片區內村庄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明顯改善、村庄宜居水平顯著提升,群眾精神風貌和滿意度明顯提升。龍山鎮抓住建設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市級示范片區的機遇,立足片區內13個村庄的村情實際、堅持系統謀劃、整合資源、突出特色、創新機制,大力開展基礎設施提升、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等,採用青石板鋪設巷道、廢舊石料打造節點等方式,塑造了既有鄉鎮辨識度又飽含鄉土味、鄉愁味的鄉村風貌,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

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長效管護滋養文明新風

“丫丫,我們周末回老家去看爺爺奶奶吧”

“爸爸媽媽,我好想爺爺奶奶,但是我不想回老家。”

“為什麼不喜歡回去呢?”

“上次回老家,老家的村口池塘堆滿了垃圾,路邊的垃圾桶周圍蒼蠅亂飛,地上還有好多污漬,路上垃圾堆、廢棄柴草堆、糞堆隨意堆放,污水到處流,臭烘烘的,還時不時有小狗到處亂竄,家裡旱廁臭味飄散,真是太可怕了,我不想回去。”

“丫丫,那都是以前了,現在農村老家經過人居環境整治,環境好了,基礎設施也完善了,村裡池塘裡不僅有荷花、金魚,村裡也建起了文體廣場、健身器材、圖書室,還創建美麗庭院,每家每戶都收拾得可干淨了,我們還能和其他小朋友去放風箏,盡情玩耍。”

“爺爺奶奶,我好喜歡老家啊,下周我還要讓爸爸媽媽帶我回來玩”

............

3月15日,浮來山街道聯合大眾網莒縣制作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公益微視頻《爺爺奶奶我為什麼不想回老家》受到多方關注,在各平台點擊量近2萬人次、轉發超過1000人次。從群眾視角出發,講述群眾身邊的故事,這樣的宣傳引導,群眾愛瀏覽、能共鳴、願行動。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分在建,七分在管”。莒縣各鄉鎮街道也是使出“十八般武藝”,從群眾這個原點出發,採用“線上+線下”雙渠道強化宣傳引領,結合文明先進評選、積分超市兌換、“美麗庭院”創建、“小手拉大手”等活動,通過構建長效管護機制撬動支點,實現“常”管長效。

為了實現村庄美麗“顏值”常駐,嶠山鎮東徐家村出台了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積分制”管理辦法。通過“網格劃分、創比賽評、積分兌換”三措並舉,把“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有效結合起來,變“靜態考核”為“動態考核”,逐步探索出“網格劃分定職責、創比賽評爭先進、積分兌換促提升”的管理路子,通過“衛生文明示范戶”評定和積分兌換,有效調動村民參與的積極主動性,目前全村共劃分6個環境衛生網格,設置巷長10名、街長3名,評出衛生文明戶282個,衛生文明街巷68條,美麗庭院186戶。

寨裡河鎮創新實施創新實施“和美鄉村+志願服務”,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平安志願者”等志願隊伍作用,利用固定活動日時間開展“日小掃、周大掃”人居環境整治活動。截至目前,全鎮已開展志願活動169次,清理村內生活垃圾567處,治理生活污水15處,提升了村容村貌。志願服務隊通過入戶走訪發放明白紙7000張、懸挂橫幅15條、媒體宣傳制作宣傳片6個等形式進行宣傳,減少了用工成本,節約了村內開支,還提高了村內生態環境和村民的生活環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和美鄉村建設更加深入人心。

同樣,在其他鄉鎮街道、社區村街,一場旨在改善村庄人居環境和村民家庭衛生的“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縣婦聯探索實施美麗庭院創建“135”工作法,繼續深化“講、評、幫、挂、獎”美麗庭院創建五步工作法,對鄉鎮街道婦聯主席、社區婦女干部、廣大農村婦女等進行環境衛生習慣、家居美化淨化、垃圾分類投放、文明家風家教等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培訓活動,通過定期評比、張榜公布、表彰獎勵的形式,引導廣大農村婦女改變衛生習慣、改善居住環境、提高文明素養,樹立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設“莒家·優站”美麗庭院積分兌換超市158處,創建“美麗庭院”60786戶,創建率達51.1%,推出“美麗庭院·交流篇”“美麗庭院·雲課堂”等欄目14期,以小家之美助力鄉村大美。

從“政府主導”到“全面共建”,破解資金投入現實難題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受歷史條件制約和疫情影響,公共財政對農村投入相對不足,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欠賬較多。但等有錢再去開展工作,社會發展等不起,農民群眾也不願意。怎麼籌錢,是擺在工作面前的一個主要難題。

為此,縣委、縣政府建立健全了正向激勵機制和反向約束制度,每年設立120萬元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獎補基金,用於激勵先進,鞭策落后。縣委、縣政府將20個鄉鎮街道按照基礎情況分為城郊融合類、鞏固提升類、整治趕超類三類,每季度綜合日常督導、聯合督導、現場觀摩情況對各類鄉鎮街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進行綜合排名,每類第一名獎10萬元、第二名獎8萬元。同時對工作開展不力的鄉鎮街道進行處罰,每類倒數第一名罰5萬元,倒數第二名罰3萬元,連續兩次倒數第一的由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約談,獎罰分明、導向明確。

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和美鄉村建設,關鍵是發揮政府投入主導作用的同時,引導部門、村庄、企業、社會的資金和資源共同投入,產生聚合效應,增強持續發展能力。東莞鎮結合鄉鎮實際,探索實施了村企共建行動,創建了“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動”的新機制,搭建村企共建平台,由企業、村庄、政府三方按照4:4:2比例共同出資,作為村庄建設備用資金,主要用於村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根據各村實際,對村庄綠化、廣場、公園、道路等進行分類分步提升改造,破解了經濟薄弱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的難題。截至目前,全鎮共籌集資金560萬元,其中25家企業積極捐資225萬,村自籌223萬,政府補助112萬,重點建設了19個示范村,建設村志18處、街頭公園7處、排水溝修補5600米、瀝青罩面9個村6000米、綠化1.5萬平等工程,村庄面貌極大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下一步,莒縣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類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努力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賦能添力,讓更多的莒縣鄉村產業興旺有“產值”、村容村貌有“顏值”、鄉風文明有“氣質”、生活提升有“品質”、群眾自治有“價值”。(陳曉華)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林武周乃翔對德州平原地震救援工作提出要求 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8月6日2時33分59秒,德州市平原縣發生5.5級地震,造成多處房屋倒塌和部分人員受傷。得知消息后,省委書記林武第一時間調度了解震區情況,對救援工作迅疾作出安排,並根據救援進展進一步作出部署。…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8月4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在四川考察、八一前夕視察西部戰區空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給“模范空降兵連”全體官兵的回信和致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慶祝活動的賀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林武在濟南調研時強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8月2日,山東省委書記林武來到濟南市鋼城區、萊蕪區,深入企業、園區、項目現場等,調研工業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山東省第十四屆人大第一期新任代表學習班開班
  8月1日上午,山東省第十四屆人大第一期新任代表學習班在濟南開班。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武出席開班式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憲法和相關法律規定要求,進一步理解把握人大代表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切實履行好省人大代表職責,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山東省“八一”軍政座談會召開
  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7月31日,省領導在濰坊市集體參加“軍事日”活動並出席山東省“八一”軍政座談會。省委書記林武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和全省人民,向駐魯部隊全體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致以節日祝賀,向全省軍隊離退休干部、烈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致以誠摯慰問。…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