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東港:一顆桃釀出鄉村振興“蜜”滋味

“一定要輕放,別弄壞了桃皮。”“這棵樹上的黃桃真大,來拍個照。”……7月27日,東港區三庄鎮戰家溝村的黃桃基地裡繁忙又熱鬧,採摘、分裝、裝車運輸,一筐筐新鮮黃桃從這裡發出,銷往青州、莒南的生產廠家。
“天氣熱,開工早,早上五六點鐘開始,150多名工人昨天一天摘了130噸左右。”日照坤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厲復強告訴記者,今年氣溫低,黃桃採摘較往年晚了10多天,從7月20日開始,基地才陸續採摘,大約要持續到8月中旬。
黃桃是三庄鎮的特色農產業,既充實了群眾的“錢袋子”,又豐富了市民的“果盤子”。目前,該鎮的黃桃種植區域面積達到8000畝,是鄉村振興名副其實的“金名片”。
與黃桃結緣,要從該鎮的戰家溝村說起。戰家溝村以丘陵地為主,村民世代耕種的農作物產量低、收益低,大量的外出務工造成了土地閑置,撂荒地日益增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啃”下撂荒地,“耕”出致富田?2016年,戰家溝村迎來發展轉機。
東港區供銷合作社與戰家溝村結為幫扶共建單位,派出專職工作人員來到村庄,同日照坤豐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一起,為戰家溝村擘畫未來的發展藍圖。
“剛來時,村裡連個像樣的辦公場所都沒有,村集體、村民收入都很微薄。在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我們決定通過‘合作發展、產業幫扶’的方式發展黃桃產業。”東港區供銷合作社專職工作人員李業榮說。
思路一變天地寬。在三庄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戰家溝村將土地“組織起來”,成立土地合作社,號召村民積極流轉土地,將土地連小片成大片,破解產業發展的用地問題。
土地盤活了,545戶村民加入土地合作社,流轉土地2760畝,但是發展產業還需要大量的資金,錢從哪裡來?
經村“兩委”研究商討后,再辟新徑———將周邊的村庄一起拉到產業發展的“大盤子”裡,打破單個村庄發展壁壘,凝聚黨支部力量,融合發展、共同致富。
就這樣,從一個村的“獨角戲”到11個村的“大合唱”,黃桃產業奏響了“致富曲”。
戰家溝村與各村黨支部聯合,通過召開黨員會、村民代表會等形式,細算經濟賬、社會賬、生態賬,動員在外及留村能人積極參與黃桃產業發展。其中,廣發黃桃產業合作社組建時有207人報名參與,出資額420余萬元。
建起了桃園,村“兩委”又牽頭成立勞務合作社,將村內閑置勞動力吸納起來統一培訓、管理,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地盡其力、財盡其用、人盡其能”,連片的土地上栽滿了桃樹,三庄鎮黃桃產業發展迎來曙光。然而,黃桃產業既要有發展前景,又有市場“錢景”,就得走標准化、市場化、品牌化的路子。
東港區供銷合作社聘請專業人員,免費為種植戶測土配肥,並進行統管、統防、統治,不讓一個種植戶“掉隊”。同時,通過技術服務指導、外出學習等方式,“手把手”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
如今,黃桃基地被山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山東省無公害產品產地”,種植的“黃金冠”黃桃被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
“桃子甜了,我們心裡就甜了。”綠樹紅果上寄托著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希望。據不完全統計,三庄鎮今年黃桃產量3萬多噸,價格比去年同期每公斤增長4至6角錢,市場銷路廣,供不應求。
以桃為媒,“黃桃+”產業路也越走越寬。桃瓣、桃干、罐頭等優質產品應運而生,並遠銷海內外,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桃花灼灼時節,漫山遍野的桃花怒放,繪就出“山青花欲燃”的詩意美景。從2018年開始,三庄鎮一年一度的桃花節,已成為市民游客賞花的不二之選。“賞花、採摘、美食、鄉村游”,深挖“桃經濟”,東港區三庄鎮走出了農旅融合的新路子。
一顆桃撬動一方經濟,三庄鎮正從不斷發展壯大的桃產業中嘗到“蜜”滋味,百姓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姚彩虹 李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林武周乃翔對德州平原地震救援工作提出要求 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 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 8月6日2時33分59秒,德州市平原縣發生5.5級地震,造成多處房屋倒塌和部分人員受傷。得知消息后,省委書記林武第一時間調度了解震區情況,對救援工作迅疾作出安排,並根據救援進展進一步作出部署。…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8月4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在四川考察、八一前夕視察西部戰區空軍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成都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給“模范空降兵連”全體官兵的回信和致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慶祝活動的賀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林武在濟南調研時強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定不移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 8月2日,山東省委書記林武來到濟南市鋼城區、萊蕪區,深入企業、園區、項目現場等,調研工業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