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以高水平平安護航高質量發展 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保駕護航

平安,是人民群眾朴素的期望﹔平安濟南建設,關系千萬泉城市民的民生福祉。
2023年7月7日夜,為提升群眾安全感,濟南市公安局啟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第一次集中統一行動。行動首日,歷城公安分局聯合山東廣播電視台,對轄區環聯夜市上公安巡查宣防、守護市民平安的行動在抖音、快手、視頻號進行直播,點擊收看量過10萬,得到群眾廣泛點贊。
2022年以來,濟南市聚焦平安濟南建設,全力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為建設“強新優富美高”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提供了政法保障。
濟南連續5年街面“兩搶”零發案300天以上,八類暴力案件破案率全省第一,成為全國唯一連續12年命案全破的省會城市和毒情最輕的重點城市,在全國公共安全滿意度測評中,連續5年獲評“全國最安全城市”。同時,濟南還獲評“全國首批法治城市創建先進市”等榮譽稱號,平安濟南成為省會泉城的一張亮麗名片。
守護人民安全,讓平安濟南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群眾看平安,首先看治安。
“歷下公安分局的民警們,不辭辛苦、忘我工作,為我們追回了損失,你們就是我們的保護神!”“我在濟南很安全,很滿意!”2022年10月30日,陳女士在歷下公安分局舉辦的“向人民報告”暨涉案財物返還儀式上,激動地說。
原來,陳女士在濟南做生意掙了些錢,投資一個項目被騙。就在身邊人告訴她錢追不回來的時候,歷下公安分局幫助她挽回了損失,讓她感受了在濟南的安全感。這也是高水平平安濟南建設的一個縮影。
濟南市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基點,以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為載體,打防管治、精准發力,突出解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據統計,2022年以來,濟南市打掉涉黑惡團伙10余個,破獲案件240余起,查扣涉案資產1700余萬元﹔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破案460余起,追贓4億多元。
2023年4月26日,濟南市掃黑辦聯合省掃黑辦主辦、歷下區委政法委和濟南廣播電視台承辦的“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在泉城廣場舉辦,全面展示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以來的典型案例,現場開展普法教育,耐心解答群眾問題,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安全感。
加強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是有效化解風險、促進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長清區在省級重點項目鄭濟高鐵工程前期穩評分析中,發現13處涉拆遷風險隱患,區委政法委牽頭文昌、平安、歸德3個街道成立專項工作組,登門入戶做好政策講解、疑惑答復、矛盾化解,僅用時30天就完成了拆遷任務,期間沒有發生上訪事件。
2022年以來,濟南市委政法委出台《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第三方機構管理辦法》等機制,推動各類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活動等“應評盡評”,完成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項目備案630余件,為從源頭減少社會風險、促進社會和諧打下扎實基礎。
主動服務大局,讓平安濟南發展更加安全可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濟南市政法系統貫徹統籌發展和安全要求,工作中既護經濟發展,又護生態安全。
2023年6月5日,濟南市中院召開環境資源審判新聞通報會,通報2022年度濟南法院十大環境資源典型案例,其中,某農業公司因在黃河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建筑物被行政處罰起訴區黃河河務局案入選。
在黃河河道管理范圍內搭建建筑物,不僅影響黃河行洪、泄洪,而且破壞河道生態環境。該案中,槐蔭區法院認定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支持區黃河河務局依法履職。同時,本著生態優先、兼顧公司經營原則,釋法明理、曉以利害,最終不僅實質化解了行政爭議,而且使該公司主動履行整改義務,恢復河道原貌,維護了黃河流域生態安全。
前不久,商河縣檢察院對張某某雇佣他人、砍伐林木398棵案,由檢察長出庭支持該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依法要求被告人承擔懲罰性賠償和生態修復費用,守護了綠水青山,維護了生態安全。
2022年以來,濟南市政法系統主動服務保障重大國家戰略,出台《關於進一步優化法治營商環境服務保障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建立了“1+4”護航體系,並圍繞全市“項目突破年”要求,統籌政法力量開展“一園區一團隊”“一項目一顧問”護航行動,組建產業園區法治服務團隊56個、成員261人,為重點項目配備法律顧問870人、項目警長347人。濟南市法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5200多件。市檢察院推行“河(湖、林)長+檢察長”協助機制,加大涉黃河生態保護案件辦理力度。市公安局實施“黃河安瀾·生態警務”,配齊222名生態警長。市司法局建設近10萬平米的黃河流域(濟南)中央法務區,持續唱響了新時代服務發展“黃河大合唱”。
建設數字社會,讓平安濟南治理更加智慧高效
濟南鐵路周邊綜治聯防新模式,有效提升了護路效率。
濟萊高鐵44公裡處雪野沿線,有耕牛進入鐵路防護區域來回奔跑,180度智能攝像頭對此敏銳感知,即時通過鐵路護路現場預警終端對耕牛的主人進行語音提示:“您已進入危險區域,請馬上離開。”同時,市、區、鎮、村四級指揮調度體系安排,雪野段護路隊員通過“數治融合”手機App收到警報,第一時間到位處置。這是濟南“雪亮工程+”的創新運用,也是數字社會建設不斷推進的一個體現。
今年3月份,全國縣域第一家數字社會輕應用賦能中心在章丘區成立,以輕代碼、短周期、低成本模式,為章丘社會治理領域搭建數字化應用場景20余個,有效解決了社會治理數據分散、部門協同力度弱等問題,實現基層治理“減負提質增效”,該做法成功入選2023政法智能化建設 “智慧治理創新案例”。
2022年以來,濟南市圍繞社會治理“人、地、物、事、情、組織”六大要素,推動數字社會建設應用系統資源一體、管理協同,優化調整基礎、專屬、直屬、經濟等網格2.23萬個,配備網格員2.3萬余名,完善1047萬實有人口、570萬統一地址、140萬建筑物、581萬房屋、153萬市場主體等5大基礎數據庫,實現社會治理節點貫通、精准智慧。
其間,雪亮工程提檔升級,獲“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新應用大賽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市中公安分局“衛民小微”警務微信平台等榮獲2023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技術設備及成果展創新案例獎。
2022年9月16日,濟南市“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解中心揭牌成立。中心多元調解區設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專調解等調解功能區域,引入12348熱線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室等品牌調解室,為當事人提供多元調解選擇。
近年來,濟南市打造社會治理ODR即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台,建成市、區縣、街鎮、社區四級多元矛調中心(工作站)6028個,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服務”,共調處矛盾糾紛7.2萬余件,成功率達到97%以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數字化實踐讓基層社會治理更智慧、更高效。
守護公平正義,讓平安濟南公正更有法治保障
“非常感謝檢察機關雪中送炭!”前不久,歷城區檢察院為張某等9名討薪農民工發放司法求助金,受到張某等人感謝。
2021年,張某等人為某公司項目工地提供綠化、硬化地面等勞務,工程結束后,該公司僅支付部分勞務費。張某等人向歷城區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判決,確認該公司應支付張某等人勞務費用33萬元,但因公司無可執行財產,欠薪問題一直未解決。
2023年4月,張某等9人向歷城區檢察院申請民事執行監督,經過釋法說理,9人自願撤回民事監督申請,歷城區檢察院同步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奔赴陽信縣實地核查9人生活狀況。經核查,張某等人年齡多在50歲以上,以外出打工、務農為生,收入低且不穩定,有的本人或家屬長期患病,因欠薪問題造成家庭困難,生活難以為繼。歷城區檢察院依法決定為張某等9人發放司法求助金,幫助當事人解決燃眉之急,彰顯了法律的溫度。
近年來,濟南市堅持有案必收、有困必助、有需必援,辦理司法救助案件410多件、發放救助金450多萬元。市司法局出台《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清單》,持續擦亮“溫暖法援”品牌,辦理法律援助事項2.4萬余件。
濟南還積極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4個區縣獲評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3個項目、2個單位獲評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先進典型。加快政法工作改革創新,構建執法司法監督“一個格局,三個機制”,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化解攻堅行動和專項整治,化解涉法涉訴案件900余件,確保了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向往更有保障。
來源:濟南市委政法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7月14日下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江蘇考察和視察東部戰區機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全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召開
- 7月14日上午,全省黨風廉政警示教育大會召開。省委書記林武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主題教育各項部署,聚焦淨化政治生態這一主題,教育引導全省黨員干部進一步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凝心鑄魂,堅定不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 新疆黨政代表團來山東考察
- 7月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率領黨政代表團來山東考察。上午,省委書記林武在山東大廈會見了代表團一行,省委副書記、省長周乃翔參加有關活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