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 東營區建強產業黨建聯盟:特色產業煥發新活力

山東東營市東營區建強產業黨建聯盟
特色產業煥發新活力
本報記者 王 沛
這兩天,在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六戶鎮武王村的“西紅柿谷”,村民們忙著採摘、包裝,干得熱火朝天。“我們種植的草莓西紅柿通過合作社銷售,每公斤賣到了20多元,干活都帶勁。”種植戶張小素說。
在“西紅柿谷”試驗大棚,22個新品種西紅柿種苗郁郁蔥蔥。武王村黨支部書記宋金亮正在指導村民掐側芽、纏蔓,“今年年底前,174棟大棚的西紅柿就能完成品種升級,到收獲時村集體和種植戶的收入都能漲一大截。”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武王村種植西紅柿已有30多年歷史,戶均西紅柿大棚超過兩個。為讓西紅柿成為鄉親們的“致富果”,今年武王村黨支部領辦了東營潤王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150萬元實施西紅柿冷儲檢驗及農資服務項目,依托省農科院的優良品種和專家資源,為種植戶提供農資供應、病虫害防控、鮮果儲存、市場銷售等全鏈條服務。“各村通過建強產業黨建聯盟,開展政校企合作、村企聯姻等聯建工作,促進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六戶鎮黨委書記劉國強說。
發展產業是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東營區堅持把抓好基層黨建引領產業發展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實施了總投資32.1億元的12個現代高效農業項目,培育智慧農業應用主體20家以上,打造綠色有機農產品品牌21個,一個個“土特產”煥發新活力,鼓起鄉親們的腰包。
“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要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注重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東營區委副書記、區長燕雪英說,下一步要通過建組織、補鏈條、興業態、強服務、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打造沿黃鹽鹼地特色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區。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4日 第 1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審計委員會召開會議
- 7月13日下午,十二屆省委審計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審計委員會關於推進新時代審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委審計委員會主任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周乃翔、楊東奇、夏紅民、張海波、宋軍繼和委員會委員出席。…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7月7日下午,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近期重要賀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