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噸糧田” 邁向“噸半糧”
農業農村部微藻資源農業利用重點實驗室在樂陵建站

人民網7月10日訊 6月28日,德州市“噸半糧”增產提質降碳增效項目暨農業農村部微藻資源農業利用重點實驗室山東站建站啟動儀式在樂陵舉行,新建的實驗室主要目標是基於優勢藻種創建德州“噸半糧”增產提質降碳增效技術集成,將為提高微藻生產質量,加大藻類肥使用率,提升“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2月1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首次提出“開展噸糧田創建”。所謂“噸糧田”,就是每畝年產1000公斤糧食的農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提“噸糧田”,意味著通過創建噸糧田,挖掘現有耕地潛力,繼續主攻糧食單產,將是今后實現糧食增產的重要途徑。
“噸半糧”的概念是在2021年,由山東德州在全國率先提出,“噸半糧”也就是指一畝地年產量超過1500公斤。經過國家和省知名專家多次論証,結合德州實際,認為創建“噸半糧”意義重大、切實可行,是實現德州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舉措。從今年秋季開始,德州市將利用5年時間,實現100萬畝核心區單產1500公斤以上(小麥650公斤、玉米850公斤)﹔300萬畝輻射區單產1200公斤以上(小麥550公斤、玉米650公斤)﹔600萬畝帶動區單產1100公斤以上(小麥500公斤、玉米600公斤),通過示范創建,帶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高產。
“‘噸半糧’建設離不開科技的加持。實驗室研究成果是農業農村部103項主推技術和10項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實用技術之一,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的《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已將微藻肥列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的關鍵技術之一。研究成果微藻肥符合國家‘雙減’政策的需求,可作為我國大力推廣的有機、綠色、環保、新型、高效的有機肥料。同時,因其特有的固氮固碳作用,可以用於發展作物碳匯經濟,在實現‘2030 年碳達峰、2060 年碳中和’方面具有重大戰略價值。目前的生產量和推廣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農業農村部微藻資源農業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譚宏偉介紹說。
2022年4月,農業農村部微藻資源農業利用重點實驗室團隊與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等12 家單位聯合完成的微藻生物科技成果經過科技成果評價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成功解決了一直以來包囊控釋技術被國外“卡脖子”的問題,並先后在糧食、蔬菜、水果等作物上進行實驗,取得有效成果,在作物上實現了降碳提質增產的目標,對保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實現雙減、雙碳國家戰略具有積極意義。
2022年11月,投資1.02億元的微藻資源農業利用中試基地項目第一批產品在德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孵化中心成功下線,600平方米的中試車間,可以生產覆蓋50萬畝的產品,並且整個生產過程達到0排放0污染,並在德州建成“噸半糧”應用微藻肥提質增產項目試驗示范區1.1萬畝。
今年6月16日,山東德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特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山東農業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樂陵科技小院專家,對德州“噸半糧”應用微藻肥提質增產項目示范區進行實收測產,與常規施肥的小麥相比,項目示范區畝均增產達10.25%。在助力德州“噸半糧”示范區創建上,今年計劃建成“噸半糧”應用微藻肥提質增產項目示范區10萬畝,把示范區打造成全國糧食綠色高質高產高效發展的樣板。(王欲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7月7日下午,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防汛救災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近期重要賀信精神,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林武講話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7月4日下午,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出席。…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