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喇叭”直播村例會,人民日報聚焦陽信縣基層議事模式探索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山東省陽信縣翟王鎮西朱村——
“大喇叭”直播村例會
本報記者 李 蕊
晚霞滿天,山東省陽信縣翟王鎮西朱村的村民們結束了一天的勞作,搬著馬扎,坐在家門口納涼。
“今兒個例會,商量啥事?”村民姚希榮扇著蒲扇,逢人便問。
“你咋沒自個兒去會場聽聽嘞?”大伙打趣道。
“我丈夫去了,他能出出主意,我在這兒聽就行。”姚希榮指了指頭頂的大喇叭。
在西朱村黨群服務中心,會議桌前,人們圍坐一圈,擠得滿滿當當,其中既有村兩委干部,也有不少村民。
“鄉親們,今天咱們召開本月的村例會。”會議室內的聲音,通過村裡的“大喇叭”傳遍整個村庄。
西朱村黨支部書記朱洪岩起身發言:“鎮政府准備在咱村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改造,簡單說,就是政府出錢,把污水管道鋪到每家每戶,以后處理污水更方便、更衛生。大家有什麼想法都說說,不在會場的,有問題可以給我打電話,我開免提,大伙一塊兒討論。”
“我有個想法,咱村的自來水管道因為老化總是壞,一維修,全村都停水。要鋪的污水管道正好通到每家每戶,能不能借這次挖溝,把自來水管網改造一下?”姚希榮的丈夫朱寶山當場拋出一個想法。
“對,自來水管網該改改了。我聽說別的村最近剛改造完,水表統一安裝到過道,不用每家每戶敲門抄表了。以后再想單獨改,還得專門挖溝,要是這次順便改了,能省下不少成本。”村民朱玉柱說。
“自來水管網這事,村兩委之前也考慮過,這次一起改,確實能省下挖溝和填埋的錢。那買自來水管道的錢,是村集體出,還是各家平攤?”朱洪岩問道。
話音剛落,全場議論紛紛。這時,朱洪岩的手機響了。
“挖溝得用挖掘機,咱干不了,但要說填埋,咱能干。能不能和施工隊商量商量,咱自個兒填埋,省下的錢可以用來買管子、鋪管道。”電話那頭,村民朱剛令提議。
“這個辦法行!”“同意!”大家都很贊同。
朱洪岩接著說:“那就這麼決定了,施工隊負責挖溝和鋪設污水管網、自來水管網,大家負責填埋自家院子,村兩委和黨員帶頭,把公共路段填埋好。我馬上形成方案報給鎮上,請他們和施工隊協商,重新規劃錢款使用和施工方案。這是咱集體討論的決策,施工的時候,大伙得全力配合吶!”
“兩件事一起辦,一舉兩得。”會議散場,村民稱贊。在自家門口通過“大喇叭”參會的村民們也都滿意。
過去,“大喇叭”是用來給村民播發通知的,有了微信群等載體后,“大喇叭”的使用場景減少﹔2016年開始,西朱村創新組織方式,每月通過“大喇叭”直播村例會,村民坐在家裡,就能把會議內容聽得清清楚楚,還能同步參與討論。7年時間裡,西朱村已通過這種方式召開村例會109次。
2021年,陽信縣將西朱村的經驗在全縣推廣,各村在具體實踐中又接連探索出了“百姓夜話”“當面鑼對面鼓”“陽光議事”等基層議事模式。“村裡的事公開晒一晒、議一議,讓村民一起來決策,才能真正實現聚民心、匯民智、解民憂。”陽信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尹暉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8日 第 0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林武講話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7月4日下午,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出席。…
- 林武參加所在黨支部主題教育“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近日,省委書記林武參加他所在的省委常委會辦公室黨支部主題教育“七一”主題黨日活動,與支部黨員一起,共慶黨的生日。 林武與支部黨員來到省檔案館,參觀“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凝心聚力建功新時代”專題檔案文獻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