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城陽:果滿夏庄,“杏”運隨行 少山紅杏採摘季圓滿落幕

人民網青島7月7日電(記者 劉穎婕)仲夏時節正是少山紅杏成熟之季,一抹胭脂紅挂滿枝頭,3000余畝杏樹香飄遍野,引人垂涎。7月7日,為期一個多月的少山紅杏採摘季圓滿落幕,青島市城陽夏庄街道依靠“農業+文旅+藝術”的多維賦能,將“美味”與“文化”完美融合,打造了一場集採摘、旅游、展覽、文創等於一體的文化盛宴,吸引更多年輕游客的同時,也極大促進了當地農民的增收。
一枚紅杏擦亮農業特色品牌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風物,一方風物致富一方水土。
城陽區夏庄街道東靠嶗山西麓,白沙河穿流而過,光照充足,溫度適宜,孕育了眾多農副產品,形成了春季滿山花海、夏秋瓜果飄香的盛景。
陽光下,村民忙著打理紅杏,滿面春光。慕名而來的游客穿行於林間,品嘗了紅杏、收獲了喜悅,感受了鄉間文化,也為農民們帶來了增收的喜悅。在少山社區,一個個百姓增收的故事正在上演、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在徐徐展開。這都是“少山紅杏採摘季”為當地帶來的新變化。
今年,夏庄街道依托少山紅杏金黃紅燦、酸甜可口的特點,深挖產品附加值,打造了“夏小杏”這一IP,這個熱情率真、善良可愛的IP形象,讓少山紅杏這一百年風物增添了可愛靈氣的個性,讓農民們手中的杏“活”了起來,大家都有了歸屬感,也讓田野採摘多了樂趣。
截至少山紅杏採摘季基本結束,節會期間夏庄街道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2萬人,經營總收入累計約2350萬元。其中,紅杏的銷售額達到了1845萬元, 5家農家宴經營收入約400萬元,農副產品銷售收入約105萬元。
IP聯盟凸顯資源稟賦優勢
聚焦優勢謀發展,“土特產”可以做出大文章。
夏庄街道不僅有“夏小杏”這一個IP,在此之前,還根據草莓和櫻桃這兩大特產,推出草莓公主“夏小莓”和粉發國風卡通少女“夏小櫻”。將三個IP形成合力,推出特色文旅IP“逍夏游”,旨在平衡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以新業態、新動能持續激活鄉村生活的活力與潛力。
今年,夏庄街道在探索“農業+文旅+藝術”的多維賦能思路的基礎上,由街道辦統籌、專業機構策劃包裝,打造出全新的“夏庄生活節”概念。
“夏庄生活節”概念的推出,打破了過去夏庄瓜果採摘的節會經濟各自為戰、缺乏統一品牌形象、難以產生規模效應的局限性。這次的少山紅杏採摘季是繼山色(音shui)峪櫻桃花季、山色峪櫻桃生活節之后,夏庄生活節系列的第三場大型活動,通過延伸鏈條融合發展,擦亮“土特產”品牌,將農業觀光、文化旅游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機融合,用藝術為鄉村賦能,讓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夏庄街道的山嵐河系間徐徐展開。
同時,融入體驗打卡、達人直播等活動,吸引網絡流量和年輕群體,守住少山社區鄉土文化本色的同時,融入時代朝氣,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共富模式聚勢賦能鄉村振興
夏庄街道擺脫傳統的在地“採摘模式”,打破時空和季節的限制,試水“鄉村公共資源+共富公司”的發展模式,在城陽區率先成立地方風物官方展銷平台——青島逍夏游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通過逍夏游公司,推出統一標識“夏怡味”,通過統一策劃、統一包裝,將“夏庄出品”升級為“夏庄優品”,鏈接線下線上兩個渠道:線下可採摘、線上可消費,本地可體驗、全國可品嘗。永不落幕的“逍夏游”將成為現實,已經形成了具有“共富”特色的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
目前,夏庄街道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再到創新“產業+農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同時,做強文化旅游產業鏈,探索規劃當地特色IP、拓展旅游線路和業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將文旅與生活方式深度結合,已經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接下來,城陽區夏庄街道將持續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將鄉村“顏值”轉化成富民“產值”,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 山東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 林武講話 葛慧君陸治原出席 7月4日下午,省委召開省級黨員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林武主持會議並講話,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楊東奇出席。…
- 林武參加所在黨支部主題教育“七一”主題黨日活動
- 近日,省委書記林武參加他所在的省委常委會辦公室黨支部主題教育“七一”主題黨日活動,與支部黨員一起,共慶黨的生日。 林武與支部黨員來到省檔案館,參觀“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凝心聚力建功新時代”專題檔案文獻展。…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