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大愛超越親情
——記龍口市龍港街道圓璧張新村村民李興煥

“她心眼好,不管對誰都真心實意,總是把委屈往肚子裡咽。她把干媽視如親媽,對養女視如己出,沒有血緣關系的一家三代人,確實讓人羨慕。”和李興煥同住在龍口市龍港街道圓璧張新村A區8號樓四棟的仲桂英老人直爽地說,“一般人做不到李興煥這樣,連親閨女也做不到,全村人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李興煥,龍口市第八屆道德模范,龍港街道圓璧張新村村民。這本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非親非故一家三代人竟然用大愛超越了親情,凝結成一家人。如今,55歲的李興煥依然肩負著生活的重擔,將108歲的干媽凌世賢視如親媽,將養女撫育成人,譜寫了一曲尊老愛幼的孝賢美德之歌。
李興煥老家濱州,年輕時在親戚的介紹下來到龍口,在圓璧張家村的一家企業上班。她心眼好,為人厚道,做事實誠,很快在村裡有了好口碑。
1987年,經人介紹,李興煥與丈夫結婚成家。后來,夫妻倆領養一個女兒,給家庭帶來了歡樂。夫妻倆外出打工,丈夫的干媽凌世賢就經常給干兒干媳婦看孩子。
干爹之前不待見小孩子,但唯獨對這個孫女格外上心。“老人省吃儉用,兩個月隻用一度電,交一塊錢的電費都心疼。”李興煥回憶說,干爹拿孩子和親的一樣。當時孩子經常給爺爺要一塊錢零花錢,他二話不說,趕快就給。
干爹干媽對孩子的慷慨付出,細心的李興煥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她說,人心都是肉長的,老人對孩子真心好,咱當小的,要知恩感恩,報答他們。干爹干媽年歲大,膝下無兒無女。李興煥和丈夫就三天兩頭地到二老家裡收拾衛生、挑水,做了好飯也送去。后來,干爹去世,李興煥跑得更勤快,經常趕集給老人買東西。
干爹干媽親戚中有的在本地住,可年紀都不小﹔有的不在本地住,使不上勁兒。對本地親戚,李興煥總是搶頭兒干,不讓親戚為難。2009年一家人搬到一起住后,90多歲的干媽大病一場。前期連續住了10多天的院,李興煥沒睡過一個囫圇覺,身體嚴重透支。
眼見病沒有好轉,李興煥實在沒了辦法,就給在本地的干媽的兩個外甥打了電話,商議給老人轉院。轉到另一家醫院時,李興煥一看老人的兩個外甥年紀都70多歲,她毅然踉踉蹌蹌地背起干媽去做檢查,在醫院治療10多天后才回家休養。
2009年,趁村裡搞規劃拆遷,夫妻倆干脆將干媽搬到自己躲遷的二層樓一塊住。考慮到老人年紀大,夫妻倆商議著要了個一樓,方便老人行動。就這樣,2010年,一家四口人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樓,開啟了幸福的小日子。
一樓院裡的繩子上,挂著剛洗的三件衣服。仲桂英說,這是興煥給干媽換洗的衣服。原來,這幾天,凌世賢大便干燥,七八天才能排便一次。2021年4月8日,干媽吃了通便藥,結果拉了一天一宿,被褥、床上和地上弄得到處都是。李興煥上上下下換洗一遍,陪著干媽一起睡,一兩個小時就跑一次衛生間。干媽嫌褲襠裡有衣物不利索,竟然發了脾氣。李興煥從不還口,隻顧忙著收拾。
第二天早上,仲佳英找李興煥,要搭伴到村裡趕集。開了門,她看到李興煥正點上香煙熏攆家裡的氣味。在仲佳英的記憶裡,凌世賢愛干淨,是個講究人。李興煥總是把家裡打理得干干淨淨,規規整整,讓干媽心滿意足。由於一天一夜沒睡,李興煥沒了精神頭兒,趁干媽休息,她也趕緊在沙發上瞇會兒。
像這樣的光景,李興煥早已習以為常,她從不嫌棄,從不抱怨。而在干媽飲食上,她比對親媽還用心。經常和李興煥搭伴買菜的仲桂英對她知根知底,“興煥老上心了,考慮給老人補充營養,利於通便,一年四季吃什麼,她總是有計劃有打算,香蕉、芒果、火龍果、獼猴桃……吃什麼都提前打好譜。”
李興煥心裡的這個“譜”相當精細。除了換花樣,在購買時掂量水果的大小,適合一頓吃完。比如火龍果,她買的大小合適,回到家削皮、拔出、切成一頁一頁的小塊,然后守在邊上,用牙簽挑起喂到干媽嘴裡。
盡管這樣細心照顧,但這幾年干媽經常犯糊涂,覺得不對口味,就會吐一地東西。有時候,覺得不對心思,吃一點就甩臉不吃了。李興煥不舍得倒掉,總是把剩下的吃完。
不僅對干媽盡心侍候,李興煥對村裡人也是熱情幫忙。與李興煥同住8號樓的霍金美說,鄰裡誰家有事兒,她不會袖手旁觀,從不會躲得遠遠的,總是靠上去搭把手出把力。前些年的一個秋天,村裡一位婦女要到濟南治病,正趕上秋后儲藏大白菜,沒辦法,就把這事兒托付給了李興煥。李興煥來到集上精挑細選,買下了質量好價格合適的菜。
像這樣的事兒,李興煥經常做。用霍金美的話說,“興煥是個實誠人,辦事兒盡心盡力,值得信任,大家都放心。”這個外地人在村裡人緣好,口碑更好。
日子過得平平安安。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2013年,李興煥的丈夫患重病不幸去世。家裡失去了頂梁柱,看著女兒和年近百歲的干媽,李興煥心裡翻江倒海般復雜,思想反復斗爭,也犯過愁:這以后的日子可怎麼過?
回憶起往事,李興煥止住了淚水,打足了底氣,堅決把干媽照顧好、把女兒教育成人。為了照顧干媽,李興煥不能再外出打工,她就在村裡小區打掃衛生。“既方便照顧老人,我也能掙些零花錢。”李興煥說,老人是五保戶,生活有保障,在外地的親戚也給她寄錢,但她的錢我不能亂花,都要用在她身上。”
同住一個樓棟,80歲的仲桂英對李興煥這個鄰居的一舉一動和處事為人拿捏得精准透徹,“興煥人好,心地寬,包容心強,對老太太沒有二心。”
李興煥丈夫去世的第二年,一次,仲桂英到鄰村理發店理發。女店主托仲桂英,想給李興煥做媒介紹對象。回來后,仲桂英就和李興煥閑拉呱說這個事兒。李興煥對仲桂英說,“家裡上有老人,下有孩子,我哪能有這個心思,得給老人養老送終,把孩子教育成人。”打那時起,再有說媒的,仲桂英就直接給否決了。但從這件事兒上,仲桂英感受到,“興煥真是一心扑在這個家上,有人爭相說媒,這說明她人品好,在周圍十裡八村都有影響力。”
早些年,遠在哈爾濱和貴陽的外甥和侄子要把二位老人接到家裡照料。去住了半年,二老非得回老家。李興煥干爹去世后,遠在貴陽的侄子張乃功兩次打電話給李興煥,要將大伯母接去照顧。凌世賢一聽,舍不得離開,“在大城市住不適應,再說家裡兒媳賢惠、孫女孝順,照顧得非常好,我就知足嘍!”
老人不願意離開故土,張乃功也不能強行,於是將照顧老人的事情托付給李興煥。年近70的張乃功在電話中激動地說,他們離著老家遠,沒辦法照顧,“興煥這麼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地照顧兩個老人,很不容易,我們打心裡感謝她。”
在女兒的記憶裡,媽媽對奶奶的照顧很周全,很用心。李興煥用言傳身教熏陶著女兒。懂事的女兒也將沒有血緣關系的爺爺奶奶放在了心上。
“奶奶,我回來了。”“我的心肝寶貝。”無論是放學還是下班,祖孫倆見了面,總是說說話唱唱歌,熱鬧一番。
父母孝敬爺爺奶奶,女兒打小就看在眼裡。成年后的女兒更理解了媽媽的辛勞,更加孝敬奶奶。除了給奶奶買東西,每到奶奶生日,女兒還開上車,拉上奶奶,買來生日蛋糕,到飯店熱鬧一番。老人歡喜地摟著孫女不撒手,高興地唱紅歌。
這邊日子過得順順當當,沒成想,2018年11月,李興煥的娘家媽媽突患重病,需要她回家靠上照顧。女兒看著媽媽左右為難,不能分身照顧兩個老人,就主動辭去工作,回家照顧奶奶。“媽媽是個孝順的好人,她太不容易了,我得給她分擔些壓力。”
對媽媽,成家后的女兒更是牽挂在心,經常開車拉著媽媽到超市購物,每逢回家總是大包小包地帶東西。女兒給媽媽買的一件長羽絨服,李興煥不舍得,至今還沒上過身。女兒常說,人健在時晚輩的必須要盡孝,將來不后悔。
俗話說,不行春風,哪得秋雨。非親非故的三代人用真情付出,換來彼此間的真愛,譜寫出一曲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之歌。
來源:龍口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 研究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工作 11月25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採取更為堅決果斷措施 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 李干杰在濟南聊城調研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 採取更為堅決果斷措施 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11月22日,省委書記李干杰到濟南市、聊城市調研疫情防控工作,強調要完整准確全面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充分認識當前抗疫斗爭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堅持以快制快,採取更為堅決果斷措施,堅決打贏常態化疫情防控攻堅戰。 李干杰來到濟南市歷下區舜興東方小區,認真聽取高風險區管控情況匯報﹔在冠縣疫情防控社區治理聯動指揮中心,通過雪亮工程網格化平台了解重點區域管控情況﹔在濟南市歷城區泉城驛站集中隔離點、冠縣冠芝國際酒店集中隔離點,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了解隔離點管理使用情況。…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 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審議《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 11月18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七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同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向“雜交水稻援外與世界糧食安全”國際論壇發表的書面致辭、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書面演講,研究審議有關工作事項。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