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有“溫度”,五蓮縣“花樣”娛樂為群眾幸福加碼

初秋的夜晚,戶部鄉黃崖川村村民文化廣場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村民們在此欣賞由五蓮縣文化和旅游局“戲曲進鄉村活動”帶來的精彩節目,75歲的秦大爺是五蓮茂腔的鐵杆粉絲,說起看戲,他打開了話匣子:“我打小就愛看戲,以前村裡沒有劇團來演出,我跟幾個伙計經常步行十幾裡,就為了去鄰村看一場戲,現在,不用出村就能看到專業的戲劇演出,真好!”秦大爺的一番話正是五蓮縣注重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並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五蓮縣緊緊圍繞建設文化強縣的戰略目標,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為著力點,以文化重點項目為抓手,以文化基礎設施為載體,以文化服務為核心,強化工作舉措,狠抓任務落實,加強基礎文化設施建設,不斷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各類文化惠民項目精准落地,各種文化惠民活動精彩紛呈,人民群眾的文化滿意度明顯提高。
文化服務設施逐步完善
9月21日,全市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提升培訓班在五蓮縣召開並現場觀摩,嵐山區文化和旅游局邱彥博表示:“前幾年我來過五蓮參觀公共文化設施,今天可以說是故地重游,我沒想到五蓮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發展得這麼迅速,真是日新月異。”
據悉,五蓮縣以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為目標,累計投資500余萬元對全縣12處鄉鎮綜合文化站進行提檔升級,均達到三級以上標准﹔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率100%,配套建成歷史文化展室55個、鄉村大舞台25個、鄉村記憶館6處﹔圖書館新館投入使用。
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多彩
9月27日,第9期“文博公益課堂”在縣博物館舉辦,來自市區、東港區、五蓮縣的100余名中小學生在這裡了解五蓮悠久歷史,接觸五蓮傳統文化,並親手體驗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活字印刷的獨特魅力。
“文博公益課堂”是五蓮縣文化惠民活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全縣累計開展聲樂、表演、詩詞鑒賞、古琴古箏等公益培訓100余場,培訓學員2000余人次,舉辦美術、書法、攝影線上線下展覽20余場,組織全縣群眾合唱藝術節、廣場舞比賽等群眾文化活動10余次,啟動非遺月線上活動,線上展示布老虎、剪紙、五蓮皮影等非遺產品﹔圍繞世界讀書日、“七一”等重要節日,舉辦主題系列閱讀活動100余場次,配套購買電子書25萬冊,利用微信公眾號等閱讀載體,為群眾提供數字閱讀視聽服務。
文化創新品牌內涵凸顯
“戲曲進鄉村活動”是五蓮縣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的有力措施,也是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的重要抓手,今年已完成359場演出。除此之外,五蓮縣高標准舉辦了第二十五屆“山城之夏·晚風市集”暨首屆“樂滿山城”全民藝術嘉年華活動,將原有的單一惠民演出形式變為“文藝演出+文創市集+特色美食+書虫市集+休閑娛樂”,打造五蓮縣全新夜間消費新場景,推動“文化+”服務業態深入融合發展﹔創作、排演反映廉政題材的茂腔小戲《公儀休拒魚》1部,創作《錦繡五蓮》等茂腔對唱10余部,戲曲進校園活動已開展24場次﹔舉辦“藝心向黨·光影同行”主題影片展映活動、“軍民共建·紅色家園”主題影片展映活動,啟動“公益電影·藝心向黨”主題放映活動10余次,累計放映影片6000余場次。
一件件民生實事,一張張民生清單,將文化和旅游惠民政策送進千家萬戶,成為群眾心中最真切、最生動、最溫暖的印記。(苗寶雲 徐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
- 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 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 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李干杰講話 周乃翔主持 陸治原出席 10月26日下午,山東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推進會舉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對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進行再強調、再部署、再推進,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動力,開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山東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
- 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 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 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 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10月24日上午,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全會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省委書記李干杰主持會議並講話。…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