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沈門︱左宗棠在西北的那些事兒(2)

為聘接班的船政大臣左宗棠三顧沈門
連日來,督府的幾個本地官員來見左宗棠,大膽進言,說:“有一個人合適,可是別人請他不來,總督大人能不能學學當年的劉備三顧茅廬呀?”
瞧這話,隻要能請出個諸葛亮,慢說三顧,六顧也在所不辭呀!左宗棠便問:“是誰?”官員們說:“沈葆楨!”
左宗棠想起來了,當初在江西當過巡撫,不假,是個英才,怎麼就沒想到呢!他頓時轉憂為喜。
沈葆楨(1820—1879),字幼丹,福建侯官人。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進士。既是林則徐的外甥,又是林則徐的女婿,從小受林則徐教誨和影響甚深。
沈葆楨出身寒微,家境清貧,靠46歲才中舉的父親沈廷楓在書館執教所得微薄收入和母親終日做女紅獲得的低廉酬金維持一家十余口人難以飽暖的生計。一年到頭多以稀飯加薯類充飢,餐桌上難得見幾次葷腥。日子雖然清苦,可一家人安貧樂道,夫妻恩愛,子女孝順,勤奮上進,日子過得和美,鄰裡稱羨不已。
沈葆楨的母親林蕙芳是林則徐的六妹,大家閨秀,品格高尚,知書達理,相夫教子,操持家務,孝敬公婆,堪稱東方女性的楷模。她一生為沈家生四子五女,長子早逝,次子沈葆楨實為弟妹之長兄。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這個貧寒卻很溫馨的家,把全部的愛都傾注給了夫君和子女,不圖回報。一位哲人說過一句富有哲理的話:民族間的較量,說到底是年輕女人的較量。把人世間最好的品格傳授給子女,是民族未來命運的希望。沈葆楨從母親身上繼承了民族的浩然正氣、錚錚鐵骨、拳拳慈心、兩袖清風、寵辱不驚的高尚品格。
沈葆楨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受到“開通的”儒家思想教育,他是舅父林則徐藏書樓上的常客,那楠木書架上擺滿的各類書籍像巨大的磁石吸引他,那飄浮在樓中沁人心脾的陣陣書香,對他充滿了難以抗拒的巨大誘惑,隻要他一走上樓,就會忘記時間,忘了吃飯,常常是表妹林普晴上樓喊他,逼他下樓,他才會放下手中的書,跟表妹去吃飯。
林則徐和沈葆楨,都是從小吸收儒家思想的精華,奠定了他們立身做人、當官做事的正直品格的基礎。從某個方面說,沈葆楨從小就是以舅父為榜樣增進學業,培養意志,而后循著舅父走過的路一步步走上政壇、創造業跡的。其后,他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時,也以林作為楷模。
沈葆楨與表妹林普晴,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他們都知道對方想的是“我心堅,你心堅,各自心堅石也穿”。
林府庭院雖小,綠竹滴翠,花木繁茂﹔曲徑雖短,不失其幽﹔回廊雖舊,不減其雅。這是一座官屬老宅,林公因陋就簡,不准修繕,雅人住茅屋,也是雅居。幼丹與舅母坐在院中石凳上閑話,普晴走過來站在母親身邊。母親握著女兒的手問她:“你七歲那年陪姑媽閑說話。姑媽問你,在你的幾個表哥中誰最好?你是怎麼回答的,當著你表哥的面,再說一遍。”普晴抽回手,在母親肩頭輕輕推了一下,臉騰地紅了,羞澀地丟下一句:“媽,看你!”轉身匆匆離開了。
《清史稿》中《列女一·林普晴傳》是這樣記載的:“林六七歲時,嘗侍諸姑坐,臧否戚黨諸子弟。戲以咨林,輒曰:‘無逾沈氏兄賢’。”
林普晴在林家受到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文學修養也很高,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她除了致力於教育子女外,在沈葆楨開始為官生涯后,便幫他准備文稿,處理機密文件。
咸豐六年(1856),沈葆楨經十余載宦海生涯的練歷,益顯其柔中有剛,靜中藏鋒,進退自如,游刃有余的秉性,既立匡時救世之大志,又知天樂命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贏得方方面面的好感。他安貧樂道,清廉自持,尤為同僚所稱道。是年,他被任命為浙江杭州知府,后改派江西廣信(今上饒)知府。廣信地處崇山峻嶺之間,地廣人稀,生活貧困,沈葆楨義無反顧攜夫人林普晴走馬上任,在同僚中頗獲嘉許。
話再說回來。左宗棠覺得沈葆楨確是接他辦船政的最佳人選,於是他迫不及待,往書案前一坐,就揮筆疾書,請沈兄出山。
專足來到文藻山沈寓,沈葆楨看了左的信,佩服左的文字無可挑剔,可是不稍猶豫便草就一紙復信煩專足奉上左公。原因是此時不少人視船政為畏途,“相顧瞠目,懼不克終事”,“咸有戒心”,何況,他又重禮儀,守節孝。左宗棠一看,是幾句婉言謝絕之詞,“以丁憂人員,不應與聞政事,具呈固辭”。
第二天,專足再持左大人書信求見,沈葆楨還是一個委婉推辭,要在家當孝子,遑論天下事。
那一天禮拜日,船政學堂按照洋教習的規矩,不上課,林泰曾上二姑媽家玩,沈葆楨知道他入了船政學堂,隨便問了問學些什麼。沒想到隨便問問把沈葆楨不肯出山的頑固勁動搖了許多。他意識到左宗棠在干實事,為國求才,人家已經三番兩次修書相邀,他卻左辭右謝,使人家難堪,有些內疚。
左宗棠見寫信不起作用,知道這種人不是可以招之即來的,更不是阿諛奉承、趨炎附勢的小人之輩,於是將虞紹南叫來,說“你去備兩匹馬,我們倆去辦件事。”
“去哪?”
“上茅廬。”
“茅廬?那在南陽臥龍崗呀!”
“茅廬嘛,到處都有的。你忘了,湘陰柳庄、青山白水洞不也曾經是茅廬嗎?”
此話說的是他自己的故園和戰亂避難地,卻有名人頻臨。他與虞紹南到了沈府后,沈夫人熱情接待兩位貴客,並親自去后院,把正在菜園裡尋菜的沈葆楨叫來。
左宗棠迫不及待地請沈出山為他主管船政。可沈葆楨卻為難地說:“左大人親自登門來請,本當前去效力,只是我未丁憂盡孝,實難應命。再說,官場我早已看破,不會再陷入其中,左大人在上,請容我違抗旨意了行不行呀?”
左宗棠左說右說,未能說服沈葆楨。他先后親自登門兩次仍然如此,這不得不使他深為失望和煩惱。
左宗棠突然想到:請將不如激將,他心頭已有了主意,決心再與虞紹南一起三赴沈門。臨行前,他挾著一包東西。
第三次登沈門時,沈葆楨說:“左大人屈駕,竟然三顧寒舍,令幼丹誠惶誠恐。”左宗棠再次耐心地向沈葆楨勸說:“總理船政究與服官不同,所履之地並非公署,所用之人亦非即官,無宴會事,不以素服為嫌,公事交接可用函牘往返,不以入公門為嫌。且在籍監造不為奪情,久司船政正可侍養嚴親,於忠孝之義究亦兩全無害。若以事非金革勿避非宜,則此局所關非徒一時一地之計,謂義同金革也可,謂更重於金革也亦可。”
虞紹南以為他挾著的那包東西是什麼禮物之類的,便一個眼色提醒他,送上點禮再說。這一提醒倒使左宗棠心領神會,便將那包東西一古腦遞在沈葆楨手裡。
沈也以為是禮物,拒不接受,說:“不要,不要,沈某從來不收這些東西,還望左大人海涵。”
“這不是禮物,也不是我的東西,是你們家的東西,我是完璧歸趙。”左宗棠面容嚴肅,一本正經地說。
沈葆楨接在手中,望望夫人。林普晴也莫名其妙,不知左大人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嗨,一點小意思,不成敬意,你收下吧。”虞紹南有點自作聰明,今番被聰明誤了。沈葆楨打開來看,原來只是一包舊得發黃的書稿、文牘之類的古董。
“這——”夫人一旁納悶著。
“夫人,這是令尊大人林文忠公在任陝甘總督、陝西巡撫和流放新疆時的一些耳聞目睹的政事要覽、輿地札記,是一個有心人的筆記。我在長沙見到他老人家時,他交代我西北國土之重要,要我為國操心,一旦有事就要確保邊防,以求西北一隅之長治久安。今番朝廷鑒於西北多事,無人派遣,聖旨下達,命我移督陝甘,怎奈馬尾船局方在草創,這也是一件大事,我丟下不管也不好,隻好回復聖上,不是我抗命不從,實在是福州的事丟它不下。所以今特將林大人的重托交還給他的子孫后代,他們怎麼處理,與我左宗棠無涉,葆楨兄看著辦好了。”左宗棠一席“激將”詞,沈葆楨聽了頓時目瞪口呆,沉默無語。
沈葆楨陷入沉思:聖上之命,誰敢不從?左去西北,正是岳丈林老大人生前之托,而今他如因船局之事,罔顧西北,上面見罪下來,左大人何詞可置?心想表明一己之看法,請左公遵旨辦事,陝甘該去則去,可是福州所留未完之業又交付何人?他望望夫人,夫人望望他,二人木然以對。
當沈葆楨夫婦沉吟思索,待至他們猛然驚醒時,不見了左大人二位,忙走出柴扉一看,兩匹馬已遠去了。
左宗棠三顧沈門,請沈葆楨出山主持福州船政,確有其事。同治五年(1866)九月十三日左宗棠上的奏折中說:“臣曾三次造廬商請,沈葆楨始終遜謝不遑。可否仰懇皇上天恩,俯念事關至要,局在垂成,溫諭沈葆楨勉以大義,特命總理船政,由部頒發關防,凡事涉船政,由其專奏請旨,以防牽制。”
那麼,左宗棠用激將法還沈葆楨這包“林大人重托”的“東西”,究竟有何來龍去脈?這要從位於長沙市岳麓書院右前方的“湘江夜晤”城市雕塑故事談起:
1849年10月,還在雲貴總督任上的林則徐,因為夫人鄭氏去世,哀痛欲絕,以致身體衰弱,每況愈下,疾病纏身,奏請開缺回鄉調治,經道光皇帝批准卸任,在兒子林汝舟的陪侍下,帶著夫人的棺柩離開昆明,從鎮遠買舟而下,已於1850年1月3日到達湖南長沙,停靠在湘江岸邊。當地文武官紳聞訊后,爭相前來拜訪,一時應接不暇。而此時,林則徐卻想起了一位神交已久卻從未謀面的人——左宗棠。他打聽到左宗棠目前尚在湖南湘陰的老家,便修書一封,派人請他來湘江的舟中相見。
在江風吹浪的湘江之夜,神交已久但素未謀面的兩代人,相逢暢飲,開懷傾談。左宗棠對這位六十五歲的前輩名臣,頌為“天人”,崇重逾常﹔林則徐對這位37歲的布衣,“一見傾倒,詫為絕世奇才”,期許良厚。共同的經世抱負和情趣,填補了他們年齡和身份懸殊的鴻溝,好似闊別多年的故人意外相逢,恨不得把心中的積愫傾吐!
“我聽陶公和胡林翼多次談到,你於地理山川、攻城略地之術多所探究,林某願得一聞。”
“宗棠數年無所用心,只是於輿地之學略有涉獵,愚見以為國家之大患不惟在東南沿海,也在西北邊陲。”
“對極了,與老夫之見,不謀而合。聽說你在21歲時就已關注新疆,還有一首詩,是怎麼寫的,讀來我聽聽。”
左宗棠於是吟道:“西域環兵不計年,當時立國重開邊。橐駝萬裡輸官稻,沙磧千秋此石田。置省尚煩他日策,興屯寧費度支錢?將軍莫更紓愁眼,生計中原亦可憐。”“好詩,好詩”,林則徐贊揚后又問:“許多人把新疆看作不毛之地,主張放棄塞防,左君為何對新疆尤為關注呢?”
“隻因西北邊界綿長,而多年經營不力,俄國人甚至英國人都已磨刀霍霍,待機而動。而俄國人對西北的威脅尤其不容小看。英、法、日、德,派軍犯我領土皆因地理位置相距遙遠而多有不便,隻有沙俄與我接壤長達近萬裡,便利調動兵源、糧餉,且西北諸地遠離中原,朝廷節制調度多有困難,一旦橫生變故,極難應付!”
“說得好啊……”林忠很少見到林則徐這樣在一個初次見面的人面前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林則徐兩頰微微泛紅,對左宗棠的欣賞與愛重毫無保留地寫在臉上,右手不停地撫摸著自己寬闊的額頭。
左宗棠繼續說:“我們國家大,海岸線長,船炮都不敵夷人,但可以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造船造炮,改進軍事裝備,加強沿海要塞的炮台建設,同時組織‘漁團’、‘練漁屯’以自衛身家,抵御外侮,有益無損,以戰為守,更有把握。另一方面,不可忽視敵人從西北、西南的入侵,尤其是西北的新疆,領土面積佔陸地的六分之一,英、俄都有跡象在那裡下手,新疆不固,則蒙古不安,蒙古不安,則京師難保。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因此,若論國防,宗棠以為,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缺一不可。”
“季高,我在西北幾年,局勢確如你剛才所言。讓人痛心的是,西北非不富庶肥沃,吐魯蕃、南八城,如經營得當,廣開農事,美利不下於東南,但西北屯政不修,官員不力,使根基浮動……我本有志於在新疆為國效命,但又蒙聖恩旨召入關,使事業未竟,至今想來,仍然是一大憾事……”
接著林則徐對在旁的長子林汝舟說:“將我在新疆整理的那包資料拿來。”
林汝舟遵命從箱櫃中捧出一個一尺見方的藍布書匣,放到林則徐面前。
林則徐深情地說:“季高先生,這就是我剛才所談在新疆考察天山南北路的種種記載,其中有繪制的西北形勢圖,山川、道路、城鎮、橋梁、水井等都是親身考察過的。本來,我願以有生之年經營西北,鞏固邊防。可惜已年邁體衰,又身不由己,無可奈何。據老夫多年考察,我與俄羅斯接界,由東北而西北,長達萬裡。早年我與龔定庵、魏默深先生討論過西北形勢,認為西北領地應移民實邊,開發西北,以衛邊疆。且料定新疆來日必然生事,急宜曲突徙薪,預為之計。”
林則徐一口氣說到這裡,突然起身激動地說:“西北與新疆乃是中華安定的屏障,與國運息息相關,吾數年來留心人才,欲將此重任托付。這幾卷文書有我在新疆的地理觀察數據、戰守計劃,以及俄國人在邊境的政治、軍事動態,以吾數年心血,交予足下,或許將來治疆用得著。”
左宗棠聽罷驀地站起,愧疚地說:“不才受林大人如此錯愛,賦予國事重托,不知何時能夠為國施展抱負,以慰林公?”
林則徐投以充滿信任的目光,又意味深長地說:“東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屬!”說完,用有力的右手在左宗棠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兩下,用雙手托起這個注滿他多年心血的書匣。
左宗棠深知林公托付之沉重和庄嚴,立即躬身,高舉雙手,顫抖著從林則徐手中接過了這個一尺見方的書匣,動情地說道:
“學生左宗棠,謹受教訓,永志不忘,有朝一日若能領受皇命,率軍西征,定會赴湯蹈火,披肝瀝膽,不敢辜負大人重托!”
林則徐挽著左宗棠的手走回到艙中的書案前。“季高,吾與足下神交已久,終有今夜秉燭之緣,林某大願足矣。臨別之時,有一副對聯相送,聊做紀念。”說完,展紙揮毫寫對聯: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邱。
上款是:季高仁兄先生大人法正﹔下款是:愚弟林則徐
寫完此聯,林公余興未盡,又揮筆寫了一幅: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落款是:愚弟則徐與季高仁兄先生共勉之
左宗棠激動地收下了兩聯后說:“敬領宮保大人明訓。”他也提寫下一聯:
是能養天地正氣,實乃法古今完人。
少穆宮保大人教正,后學左宗棠敬書
遠處更鼓聲聲,林忠輕聲叫了一聲“老爺”!捧著茶分別放在林則徐和左宗棠面前,這已經記不清是林忠第幾次上茶了。
林則徐和左宗棠這才注意到向東的窗紙已經發亮了。左宗棠回過神來:自己和林則徐暢談了一個通宵!這實在有失晚輩做客的禮數,趕緊起身告辭,而林公卻興致正濃。“季高,先不要走,你過來。”
說著,林則徐緩步走到船窗前,用力推開窗扇,一束猩紅的陽光立刻從窗口斜射進來,映得林則徐的臉上也全是朝霞的顏色。
左宗棠跟著林則徐來到窗前,一眼看見遠處樹尖上的朝陽。左宗棠隻覺得自己陡然年輕了10歲,一陣沖動讓他想要飛出窗口,拔邁九霄,俯瞰湖湘大地——不!湖湘遠遠不夠,還有西北,還有東南,還有大清朝堂堂中國的整塊版圖!
作者簡介
陳明福,1937年8月生,浙江寧波人。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傳記文學學會會員,遼寧傳記文學學會理事,大連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已出版36部作品,包括《“重慶”艦舉義紀實》《海疆英魂》等4部中華名艦系列、《滄桑旅順口》等5部紀實文學、《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蘇東坡大傳》等6部人物傳記、《杞憂集》等3部雜文集、《朱可夫兵法》等2部軍事謀略論著、《古今海戰》等7部海洋科普讀物等,逾1200萬字,還有多部待出。《晚清名將左宗棠全傳》獲第四屆中國優秀傳記文學作品獎,《古今海戰》獲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來源:東岳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山東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 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 搭建平台健全機制創新制度抓住項目 推動上合示范區高質量發展 8月6日上午,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一帶一路”建設、上合示范區建設的重要論述,聽取上合示范區建設和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省委書記、省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李干杰、劉強、汲斌昌、趙豪志和領導小組成員出席。…
- 山東省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
- 省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 從嚴從緊從實從細從快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劉家義講話 李干杰出席 8月4日下午,省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聽取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匯報,分析當前形勢,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會議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干杰出席。…
- 劉家義主持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
- 劉家義在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上強調 堅持科學防控精准防控陽光防控 從嚴從實從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李干杰出席 8月3日上午,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專題會議。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措施,科學防控、精准防控、陽光防控,從嚴從實從細做好各項工作,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底線。…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