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 企業創新成果成科技獎勵舞台“主角”

2021年04月17日08:43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
 
原標題:聚焦山東省科技創新大會 企業創新成果成科技獎勵舞台“主角”

李華軍:為海洋工程加道“安全鎖”

從理論探索到應用實踐,用創新破解海洋工程領域“卡脖子”難題

李華軍簡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長期從事海洋工程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解決了海洋工程設計理論、安全施工與運維中的系列技術難題,發展了海洋工程安全與防災技術體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均排名1)、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6項(均排名1)、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授權發明專利30余項,成果納入5部國家行業規范標准。

“這一獎項,名為‘最高’,但我們的工作還遠未達到最高,不僅距離山東省需求、國家期待、世界頂尖還有不少差距,就是對照心中目標和追求,也有很多未竟之處。”在海洋工程領域躬耕創新近40年,從理論探索到應用實踐、不斷破解“卡脖子”難題,但在今天獲頒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仍深感誠惶誠恐。在他看來,人類正在加快邁向海洋這一充滿未知又豐饒敏感的領域,認識海洋、開發海洋、利用海洋,都亟須海洋工程技術的支撐。獲獎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用創新響應實踐急需

嚴酷復雜的環境和海洋環保的紅線是海洋工程領域的兩大挑戰。

李華軍在海工領域嶄露頭角的第一個項目,是在1999年,他得知我國淺海區域投入開發的第一個年產量超過200萬噸的大油田——埕島油田中心二號平台存在過度振動現象,由於一直找不到原因,管理方甚至考慮要拆除這一價值數億元的平台。

李華軍根據自己的理論研究進行推導,認為數據有問題,他說服了埕島油田負責人,允許他帶著團隊成員登台檢測。測得數據后,李華軍帶領團隊分析、建模、試驗,成功找到了平台過度振動的原因,給出治理方案,最終隻花費1000萬元左右就解決了這一難題,避免了數億元的損失。

在此基礎上,歷經10余年的攻關,李華軍團隊研發形成了新型海洋工程結構設計、安裝、檢測及修復加固成套技術,大幅提升了海洋資源開發的技術水平。相關成果被納入3項國家標准及行業規范,獲得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此后,李華軍帶領團隊完成的“海洋工程安全與防災若干關鍵技術及應用”“近淺海新型構筑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又先后獲得2010年度、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為“一帶一路”建設助力添彩

在以色列南部,矗立著該國第二大港口——毗鄰地中海的阿什多德港。當時,中方企業在這一港口的防波堤建設中遭遇到挑戰,原設計採用基礎大開挖換填方案,但這一方案面臨施工周期長、工作量大、成本高昂,以及破壞環境等不利因素。

怎麼辦?李華軍團隊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海域狀況,與項目組合作研發了“海上碎石樁復合地基處理技術與裝備”,解決了這一工程難題,項目提前7個月完成,項目方獎勵中方1億元!

面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李華軍團隊以“近淺海新型構筑物設計、施工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應用為抓手,積極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海洋工程建設出謀劃策,提供戰略咨詢。

胡布燃煤電廠屬於“一帶一路”及“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的重要能源項目,該工程直接面向阿拉伯海,施工條件十分惡劣。李華軍團隊參與項目組,採用“樁頂支撐移動平台樁基施工技術與裝備”,消除了惡劣海況對樁基施工進度和精度的影響。

為向海圖強打造后備軍

向海圖強,建設海洋強國,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努力。李華軍一直堅守著一名教授的本分:培養學生,建設團隊。

截至目前,李華軍已培養碩博研究生及博士后100余人,有3人成長為國家杰出青年,1人成長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成長為青年長江學者,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輸送了一大批領軍人才和骨干力量。同時,還培養鍛煉了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青年師資隊伍。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才創設海洋工程學科,短短十幾年,該學科已位列軟科全球高校學科排名第16位。

不久前,李華軍牽頭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多場多體多尺度耦合及其對海工裝備性能與安全的影響機制”(簡稱海工裝備基礎科學中心)正式獲批實施,據介紹,這是我國海洋工程領域首個、也是山東省唯一一個基礎科學中心。李華軍希望能團結全國海洋工程界的力量,攻克技術難關,突破產業瓶頸,“放眼中國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領域,還有許多難題亟待解決,還有更多的科技高峰等待我們去攀登。”

譚旭光:讓發動機動力更加澎湃

不做單純的企業管理者,做企業的科技型戰略管理者

譚旭光簡介 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長期從事柴油機及動力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工作,提出重型商用車動力系統一體化方案,主持開發出我國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高速柴油機,率先攻克本體熱效率50%國際難題。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3項、一等獎2項。

“一流的技術、核心的技術隻能靠自己,要不來、買不來!”4月16日,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內燃機可靠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譚旭光在濟南獲頒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

譚旭光是一名企業家,更是一名產業科學家。他認為,制造業,特別是高端裝備制造業要耐得住寂寞,隻有用創新創造價值,才能真正贏得全球行業的認可和尊敬。同時,凡是成功的企業,領頭人一定要是科技型的戰略管理者,而不是一個單純的企業管理者。

全球首創實現50%熱效率

去年9月,濰柴發布了全球首款本體熱效率突破50%的商業化柴油機,震動了全行業。譚旭光非常自豪,“我們50%的熱效率前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定語,叫‘本體機熱效率’,即不靠任何外圍技術的加持。”

熱效率提高意味著什麼?就是與競品相比,一輛標載49噸級的重卡,裝上濰柴50%熱效率發動機后,每行駛1萬公裡可節省燃油成本1500元﹔按每年高速行駛30萬公裡計算,可節油4萬-5萬元,也就是行駛6年節省的成本,就可以再買一輛新車。

創新無止境。2020年,濰柴產銷發動機突破100萬台,同比增長33%,首登全球第一,並成為全球最大的柴油機產業集群。在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響的情況下,集團全年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達15%。

20多年來,濰柴心無旁騖攻主業,創造了銷售收入增長520倍、復合增長率33%,利潤增長1995倍、復合增長41%的“濰柴奇跡”。這背后,正是“科技引領、創新驅動”迸發出來的磅礡力量。據悉,濰柴的目標是要在“十四五”期間力爭熱效率突破55%。

“不爭第一就是在混”

“不爭第一就是在混”——這句話已內化為企業最核心的氣質。

“產品出了問題,表面是質量問題,實際是技術問題,是系統和體系的問題。”譚旭光說。1998年,譚旭光走上濰柴主要領導崗位,開的第一刀就是整治產品質量,砸掉了100多台有質量瑕疵的發動機,並寫下“用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后來又改為“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成為濰柴的核心價值觀。

“濰柴一定要走自己的創新之路!”譚旭光說。2002年,濰柴走出困境,此時老一代斯太爾產品開始供不應求、形勢一片大好,譚旭光立即啟動了重型商用車發動機的研究,著手啟動儲備新一代產品。

2004年,一家國際巨頭看准了濰柴的發展,決定收購濰柴,幾十輪的談判,終究未果。“從那個時候起,我就明白一流的技術隻能靠自己,要是要不來的。”譚旭光說。后來,譚旭光帶領濰柴把重型高速發動機銷量做到了全球第一,后又延伸到“黃金動力總成”。

創新要舍得花錢,人才不是成本

4月14日晚8時,譚旭光在濰柴集團本部主持召開集團全球CEO大會,出人意料的是,當晚,他主旨講話的題目是:未來十年,我們會被顛覆淘汰嗎?!

事實上,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濰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67%,發動機產銷同比增長82.4%,成績亮眼。而就在4月16日,繼上午捧得2020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后,下午,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也正式揭牌,落戶山東濰柴動力,這是我國對重要行業部署的重量級創新平台,旨在突破涉及國家長遠發展和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搶佔全球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

一直以來,譚旭光對創新有股“瘋勁兒”。每年,他都花大量時間滿世界去看最新技術,把對創新戰略的思考和把控視為企業的生命線。

創新要舍得真金白銀的投入。從十年前開始,譚旭光就要求研發部門要大膽花錢,思考未來。近十年,濰柴的研發費用佔到年銷售收入的5%,並且其中20%用於基礎研究和前沿研究。濰柴甚至成立了一個專門“亂燒錢”的未來技術研究院,做從0到1的研究。

譚旭光說,很多企業一說創新就說缺人才,缺人才的本質就是“不舍得花錢”。“大家把引進人才當成一種成本,這是個理念問題。引進人才是投資,投資是有回報的,而不是成本。”

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數量首次超過高校、科研院所

企業創新成果成科技獎勵舞台“主角”

制圖:馬立瑩

2020年度山東省人民政府共授予273個項目(人選)省科學技術獎勵,其中省科學技術最高獎2人﹔省自然科學獎一、二、三等獎39項﹔省技術發明獎一、二、三等獎15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215項﹔山東省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其中,省自然科學獎、省技術發明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中一、二、三等獎分別為31項、117項、121項。

綜觀今年的授獎項目,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成果“多點開花”。授獎的31項一等獎成果,既有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封鎖,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業集群,也有面向山東省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大突破的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多項成果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彰顯山東科技創新硬實力,為沖擊國家科技獎做好了成果儲備。如萬華集團打破了國外對我國長達70年的技術封鎖,建成了世界上品種最齊全、產業鏈最完整、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ADI特色產業集群,已實現銷售收入125億元、利稅54億元,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位、全球第二位。

高質量發展需要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從今年的授獎項目看,產業技術創新不斷突破。超七成項目與“十強”產業密切相關,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現代高效農業、高端化工、生物醫藥六大領域表現出較強的創新實力,獲獎成果持續保持領先,總佔比達到61%,為山東省產業升級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企業創新成果成為科技獎勵舞台“主角”。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與高校院所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在推動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鏈精准對接等方面作用顯著,創新能力明顯提高,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98項,首次超過高校、科研院所。高校、科研院所在新思想、新技術、新發明的孕育和涌現中扮演著主要策源角色,牽頭獲獎90項。

濟青煙“三核”科技引領作用顯著,與省外合作創新表現突出。60%以上獲獎成果來自濟南、青島和煙台,“三核”創新引領作用顯著。獲得省科學技術獎的670家完成單位中,有202家省外單位參與,佔比達到30%,其中山東省與北京、上海、江蘇三地的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合作最多。

科研團隊老中青結合,兼具經驗傳承和創新活力。獲獎成果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齡42歲,科研主力以40-45歲居多,佔全部獲獎人的70%以上。2020年度共有58個獲獎項目的第一完成人為“80后”,其中最年輕的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是山東天岳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高超,年僅33歲,是歷年所有第一完成人中最年輕的。(王亞楠)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