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高地效應顯現,山東職業院校每年輸送近80萬名人才

2021年04月14日09:32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職教高地效應顯現,山東職業院校每年輸送近80萬名人才

山東濰坊商業學校學生王曉偉一直深感慶幸,去年8月,自己放棄濰坊市一所普通高中入學資格,選擇濰坊商業學校信息技術專業。“我從小就喜歡自己動手‘研究’計算機。在中職我就能學習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操作,可以通過‘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教高考上大學,這正是我想要的學習方式呀!”王曉偉說。

“職校隻能招收低分生”難題正在破解,山東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渠道。2020年,全省中職招生有2.5萬人超過普高線,高職招生有2.4萬人達到本科線,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近年來,山東職業院校每年輸送近80萬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海洋強省等領域新增勞動力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

乘著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東風,我省按照“整體設計、協同推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總體要求,以等不得、慢不得、懈不得的力度和速度,自我加壓、協同共進,助推“職教高地”建設實現了“起步成勢、一年成式”。

企業、市場所需,就是職業院校所育重點。緊跟現代優勢產業、技術發展步伐,切實契合市場需要,山東深化產教融合,建立產教對話機制,認定首批142家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大型智能實習實訓基地,推動工廠建到校園裡、課堂搬到車間去、專業長在產業鏈上,全省職校培訓突破300萬人次。服務區域發展,我省啟動495個建設項目,中、高職校均合作企業分別達到14家、268家。

“學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從小規模養殖場、獸藥廠起步,到建立資產運營公司,再到校企合資成立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資本入股、固定資產入股、畜禽入股、無形資產或技術入股等方式,探索出了多形式混合所有制辦學的路子。”山東畜牧獸醫職業學院副院長李志奎說。多年來,學校對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機制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辦了許多過去沒有辦成的事情,學校與企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山東加快構建多元辦學格局,14部門聯合印發全國首個混合所有制辦學政策文件,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辦學,40余個混改項目拉動社會投資近百億元。多元辦學、多樣態合作、混合所有制等改革舉措,助推山東職業教育改革一步一步走進“深水區”。

職業教育發展的春風,撥動企業心弦,越來越多企業積極涌入職業教育建設隊伍。山東京博控股集團主動出擊,將企業生產場景及資源向職業院校開放,傳遞出“技能人才應具備哪些素養”的信號,有效解決了院校育人實訓不實、人才到崗不能上崗等問題。京博N1N商校常務副校長岳曉彤介紹,今年,繼續積極響應省“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關於實訓基地配套建設的要求,加大基地平台建設力度,重點推進省級精細化工實訓基地升為國家級,開展現代農業生態公共實訓基地等建設,提升基地服務支撐能力。

“去年,我們自主聘請了174 名優秀企業家、能工巧匠、技能大師和108 名專業拔尖人才到校擔任兼職教師和技術特派員。”淄博職業學院院長楊百梅告訴記者,學院採取一對一面談、談成即入職的方式,引進畢業於清華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且有工作經驗的專職教師56名,其中博士8名、碩士48名,為建設高水平專業群注入了新生力量。

賦予學校更多的自主權,全方位激發學校“青春活力”。山東堅持“學校的事,學校說了算”,將研發機構設置權、人才招聘權、職稱評審權、內部薪酬分配權、科技成果轉化收益處置權“五項權利”,全部下放給學校,支持學校自主設立內設機構,自主確定用人計劃、招考標准、內容和程序,實行負面清單和事后備案制度,極大釋放了學校辦學的內生動力。

“想要的老師進不來,怎麼辦?”省教育廳職教處處長王志剛告訴記者,山東改革職業院校教師招聘制度,對業界優秀人才採取直接考察方式,吸引更多能工巧匠、技能大師走進學校,全省職業院校“雙師”比例超過60%。

“企業發展迅速,對技能人才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前提,是教師技能素養能跟上企業發展速度。” 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工學校校長李新生透露,作為全國中高職院校教師企業實踐培訓基地,今年學校將突出引導教師教學更加貼近企業需求,深化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1+X”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應用評價,進一步提升教師技能素養。

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山東組建200個教師教學創新團隊,開發469個專業教學標准及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在全國率先發布1+X証書考核費用標准,按類型教育特點評價和引導“一校一特色”。

省教育廳廳長鄧雲鋒說,山東將繼續攻堅克難、快干實干,推動職業教育“長入”經濟、“匯入”生活、“融入”文化、“滲入”人心、“進入”議程,努力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建設技能型社會作出新的貢獻。(劉一穎)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推薦閱讀